《挑山女人》:大男人为何流了三次泪

2013年03月29日16:11  新民晚报

  □ 周平  去年10月我看了《挑山女人》的首演,当时就被震撼。进剧场时看见观众席上放着面巾纸,还觉得好笑,是不是过分了,看完后面巾纸全用完,我一个大男人流了三次泪。当晚回家我就在沪剧网的个人博客上发了个帖子:《挑山女人》,一出催人数度泪下的煽情戏,一个令人由衷敬佩的“美丽女人”。认认真真考虑了三天后,我又发了一篇剧评。

  作为沪剧观众,我感受到《挑山女人》的三点成功。

  一是成功在选材上,一个家庭故事,一个女性主角,一段坎坷经历。家庭故事历来是沪剧的成功法宝之一,滩簧时期的《卖红菱》《陆雅臣》;西装旗袍戏时期的《叛逆女性》《大雷雨》《碧落黄泉》;解放后的《罗汉钱》《红灯记》,都无不把视角投在家庭上,写家庭的悲欢离合,写家庭成员的喜怒哀乐。《挑山女人》定位在一个破碎家庭,剧情不复杂,但感动人;人物不高大,但可信;唱段留得下,听得出流派韵味。

  女性作为绝对主角可以说也是沪剧的特色,因而成就了众多的女沪剧名家。近年来,华雯演的金兰云、王瑛、江姐等女干部、女英雄角色,个个都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塑造的全新普通母亲形象,一定会更铭刻在观众心中。 

  二是成功在戏剧结构上,一条悲剧主线上,恰如其分地排列着几个泪点。沪剧擅演悲剧,编剧李莉很懂得观众的看戏路数及悲剧欣赏心理,波浪式地安排情节,设置泪点,让观众在刚擦拭眼泪不久,以为能舒口气的时候,又让你再一次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直到一个个哭红了眼圈,走出剧场心里却感叹:“今天真是看了一出好戏!” 

  三是成功在舞美、音乐等综合艺术,或有突破或保持特色。在《挑山女人》中,我再次感受到区级沪剧团对新戏中保留、运用沪剧传统唱腔做得比较好,老观众能在新戏中听到熟悉、喜爱、痴迷的流派唱腔。如戏中弟郎在母亲面前埋怨奶奶的唱段,用了人们熟悉的邵派唱腔,显得更为亲近;华雯最后那段赋子板也来得正是时候,真所谓“不吐不快”。戏迷很渴求听到那些怀念的流派,说实话现在很多新戏里没有流派。在舞美、灯光处理上,《挑山女人》比宝山沪剧团以前的《红叶魂》《红梅颂》也有了一个跳跃。

  百姓欢迎沪剧,欢迎《挑山女人》这样的好沪剧。希望专业沪剧院团多多复演传统经典剧目,多多创排新戏。

(责编: sunny)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