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台湾屏风表演班艺术总监李国修先生因大肠癌,于7月2日凌晨3点34分,在位于台湾台中的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安详辞世,享年58岁。在获知他过世的消息后,包括蔡康永、戴立忍、吴念真、刘若英、林奕华、杨丞琳等人都在网络上发文悼念,不少人称他的过世是台湾戏剧界的大损失。
2007年,李国修作客新浪时曾这样向网友介绍自己:
“我是李国修,你大概不知道我是谁,我在1984年的时候跟李立群发表了一个舞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所以我是曾经跟李立群同台的相声演员。另外最近各位可能看过流星花园,那里面大S妈,戏外她是我的太太,这样大家就认识我了(笑)。”
那一年,他的剧团——屏风表演班在北京戏剧演出季中上演了剧团的知名作品《莎姆雷特》。这部让观众在剧场哈哈大笑的喜剧,却能在某一刻击中观者柔软的内心,涌出一阵悲凉。李国修曾说过,他是积极的悲观者,而他的人生也恰恰与他的作品一样,笑中有泪,泪中带笑。
80年代的著名谐星
祖籍山东莱阳的李国修,1955年12月30日生于台北市中华路铁道旁的违章建筑,成长于西门町的中华商场,毕业于世界新专广播电视科。80年代因参与“综艺教母”张小燕担当导演的电视节目《综艺100》短剧演出,并在1982年荣获“第十七届金钟奖最具潜力戏剧演员奖”,进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当时台湾的《电视周刊》曾经以“突然冒出来的一块宝”,来形容李国修在电视和电影圈走红的程度,并评价他的表演“不按牌理出牌”,所产生的“笑果”经常“令人防不胜防”。此后,李国修还自己制作、编剧、演出了一个九点半档的喜剧节目“消遣剧场”。
台湾剧场导演李立亨曾写过一本关于李国修的书《OH?李国修》(1998年由时报文化出版),书中他曾这样描述“消遣剧场”,“这个节目创造了台湾电视史上的一个新记录:这是第一个完全以喜剧来支撑完一个半钟头时间的节目;同时,它的演出是既叫好又叫座。”
主演台湾小剧场首作
虽然在影视圈走红,李国修也有着自己的担心,他担心艺人不过是一管牙膏,挤完了就丢。他曾说过,“电视台是速食文化,我则是一个被榨干了的牙膏管。江郎才尽,那时的我总不由自主的想起这四个字,恨不得刻在匾额上,天天背着游街。”
就这样,李国修为自己找了另一条路,一条戏剧之路。
其实在成为电视谐星的同时,李国修还一直在参加兰陵剧坊的表演训练。被后人誉为台湾戏剧“黄埔军校”的兰陵剧坊,当时汇集了金士杰、李立群等一批年轻人。1980年,金士杰的新戏《荷珠新配》招募演员,李国修陪同学应试。结果应考的没考上,陪考的被录取。《荷珠新配》当年作为台湾“第一届实验剧展”开幕戏演出,李国修饰演男主角。文人蒋勋在看过戏后说,“无论如何,沉闷了三十年的剧运,终于让人又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这部戏就如同北京人艺的《绝对信号》至于内地剧坛的地位,被很多戏剧人认定是台湾小剧场运动滥觞的源头。
曾是《暗恋》灵感来源
正是因为兰陵剧坊,让李国修与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导演赖声川有了合作机会,在1984年,李国修主演了赖声川导演的《摘星》。之后,他们更是合作出一部让很多人至今热爱的剧目《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而因兰陵剧坊的经理不同意他们以“借牌”发布这部作品,几个人才组建了新的团体,并起名为“表演艺术剧团”(即表演工作坊的前身)。
在《那一夜》之后,表坊在1985年推出了《暗恋桃花源》。这部戏的原始灵感来自李国修的一次经历。有一次,李国修在艺术馆看到某剧团的排戏时间和某幼儿园毕业典礼搞混了。双方原本是互相忍让,后来两造开始互不相让,最后就各做各的事,现场乱成一团……。
《暗恋桃花源》最终所呈现的是两个剧团在同一个舞台上,分别排练《暗恋》和《桃花源》一悲剧、一喜剧的过程。不过当这出戏上演时,曾是重要参与者的李国修却没在舞台上。那时已经30岁的他,拿着两万美金,跑去纽约、日本游学半年。这是他生命转折的时刻,他曾说,“这六个月,改变了我后来的路。我看了很多音乐剧,一次又一次的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我决定去做一些不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被誉“台湾莫里哀”
1986年,回到台湾的他终于创立了自己的剧团“屏风表演班”。如今,屏风表演班已成为与表演工作坊、果陀剧场并称的三大民营剧团。在台湾的演出票房极佳。不过在创立“屏风”之初,李国修却是重实验而轻商业的,1986年他的创团作是以小剧场形式发表的第一部作品《1812与某种演出》,是部没什么剧情的肢体实验剧。“我确定没有一个人看懂这出戏,我必须承认我很沮丧。我问自己:为什么要做戏?为什么要做一出让观众看不懂的戏?看着观众摇头叹息走出剧场,我的心情是低落、不安、自责的。”1988年李国修请香港前卫剧团“进念·二十面体”来台联合演出《十月十日谭》,遭遇极大亏损,4个月后才扭亏为盈。从此定下“以戏养戏”策略——以制作适合大众口味的戏码来吸引观众,争取票房来填补艺术性高、但可能不合乎市场机制的实验作品所带来的损失。
90年代,李国修创作了此后剧团经演不衰的“风屏三部曲”系列《半里长城》、《莎姆雷特》、《京戏启示录》,在《暗恋桃花源》中采用的经典“戏中戏”结构也延续到了这几部戏中。而他创作的讲述台湾老兵故事的《西出阳关》,更被《中国时报》给出“最接近卓别林高度”的高调评价。这些让观众在剧场哈哈大笑的喜剧,总能在某一刻击中观者柔软的内心,涌出一阵悲凉。这种举重若轻、在谈笑与不经意间,道出人生诸多无奈的剧作,在收获票房的同时也让李国修获得了“台湾莫里哀”的美誉。
马季在台唯一弟子
1989年,李国修在广州与相声名家马季和马季的徒弟姜昆、赵炎、王金宝、刘全刚五人合录“李国修的私房带”相声专辑。录制过程很愉快,李国修也抓紧时间拜马季为师。刚刚结婚的他把自己和太太王月的结婚戒指包成小红包献给马季做拜师礼。
就这样,李国修成为了马季在台湾唯一的弟子,然而在拜师后,两人却断了联系,李国修并未得授技艺。李国修曾说拜师没学艺,很亏欠马老师,“我无时无刻不想着他,想着相声语言的技巧,相声语言的方法,我的喜剧养分都是从相声来的,比如先捧后贬,我常常用相声语言指导演员的喜剧表演。”2002年,马季70岁大寿时,李国修曾亲自来北京为师父拜寿。李国修曾说,“马老师有一个心愿,他知道我从事现代戏剧的工作,就跟几个师兄弟讲国修这个相声有意思,有他的才华,看哪天国修可以组织一下马家军,我们来演出。”然后,这个愿望,随着他的逝世,也成为永远的遗憾。
虽然“马家军”未能成军,但李国修还是在近些年把不少作品带到内地巡演。《莎姆雷特》《三人行不行》《京剧启示录》等都曾亮相北京、上海等地。而频频出现在内地媒体前的他,也给众人留下了非常感性、爱感动、爱掉泪、说话又急切又真诚的可爱形象。
曾与马英九同台表演
在导演、编剧、演员的角色之外,李国修还是一位曾指导众多演艺明星的表演课老师。在屏风表演班的官网上,有一段文字是这样介绍李国修的——深感于影视生态对培育表演工作者的困境,因此李国修对于提携演员,不遗余力。曾接受过李国修表演训练的曾国城、樊光耀、万芳、黄嘉千等人都获得过金钟奖,这不仅使李国修成为金钟奖颁奖典礼上,最多得奖者感谢的对象外,更让“屏风表演班”获得“屏风镀金班”的名号。
其实,又何止这些影视明星。在李国修去世的消息曝出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也撰文悼念,并提及曾与其一起演出,收到表演指导的陈年旧事。2001年马英九任台北市长时,为了倡导交通新法,曾与李国修在大安森林公园同台演出,并获得李国修的亲自指导。他写道,“当下我就明白,国修老师之所以能长期在剧坛屹立不摇,除了他愿意尝试各种题材的演出,还有他愿意传承、培养人才的大爱。回首十几年来,屏风表演班走过世代交替与经济不景气,戏迷不但没有流失,还持续广受年轻世代喜爱,追根究柢应该就是国修老师力行父亲庭训‘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圆满’的精神,感动了你我。”
追思会成人生最后一出戏
李国修曾说,自己导的虽然是喜剧,却最喜欢悲剧。在一篇自述里,他这样写道,“我是A型血的人,神经质、优柔寡断、多愁善感,有些时候也比较悲观。但我是一个积极的悲观者。消极的悲观者对任何事情就会怨天尤人、怨声载道、逢事就抱怨,停滞不前。可是积极的悲观者不一样,他看到了环境上对他有伤害,或者是困难,可是他积极的往前走,继续为他自己的理想而继续做。我就是积极的悲观者。我做的喜悲剧也是这样,八个字—笑中有泪,泪中带笑。”
的确,即便是在罹患癌症的日子里,他也像自己写的剧中人那样,积极面对。在医院里,他自我解嘲:“虽然待在病房里,但是看着对面中国医药大学的教室楼,我像在一艘豪华的邮轮上,正待起航。”他甚至指定和他有三十年师生情谊的“屏风二师兄”曾国城来担任自己的告别式的主持人,还特别交代他:“你在告别式上讲什么我不管,我只有一个要求──把大家逗笑就对了!”李国修还说:“屏风的代表颜色是红色,告别式当天,会场服务的屏风同仁和义工照旧穿红色制服,我没有任何的忌讳,来参加的朋友们,想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就穿什么。请当作来看一出戏。” (徐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