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于一百多年前的《天鹅湖》、《胡桃夹子》每到一处必有势如破竹的演出之势,但人们似乎忘了他还有另一部古典芭蕾巨制《睡美人》。10月2日至3日,具有一类演出资质的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将携《睡美人》于东方艺术中心连演两场。
《睡美人》取材于法国作家夏尔·佩罗1697年创作的童话故事《沉睡森林里的美女》。早在1829年,法国巴黎歌剧院便以此为题材上演过一部芭蕾舞剧,却未流传下来。直到1890年,《睡美人》才被年过七旬的俄罗斯编导大师马里尤斯·彼季帕,以及作曲大师柴可夫斯基复苏。在舞剧配乐和架构上,《睡美人》皆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些典范。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1999年首演于俄罗斯国家克里姆林宫剧院的《睡美人》,便是以彼季帕的版本为蓝本。
柴可夫斯基一向对谱写舞剧音乐情有独钟,他说,“舞剧同样也是交响乐。只有在交响化结构起来的音乐作品中,才可能有情节舞蹈的基础——真正的戏剧结构。”柴可夫斯基在芭蕾舞剧音乐中使用的交响乐手法,把芭蕾舞剧音乐提高到了可与歌剧、交响乐媲美的高度,使舞剧从浪漫芭蕾时期的“舞蹈戏剧结构”,进化至古典芭蕾时期的“音乐舞蹈戏剧结构”。
有评论称,《睡美人》中大型古典双人舞规则的确立,是彼季帕对俄罗斯芭蕾做出的最重要贡献之一。彼季帕在剧中创设的用来渲染气氛的性格舞,也在此后的芭蕾舞剧中固定下来,比如小红帽、蓝鸟、穿长靴的猫、灰姑娘等童话角色在该剧中的性格舞表演,打破了古典芭蕾“外八字”和“绷脚”的原则,而是以模仿生活里的动作为主,叠加了舞剧的好看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