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的故事》:扬导演之长避歌剧之短

2013年02月06日10:16  京华时报

  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霍夫曼的故事》上一次在国内舞台出现还是2005年的“中法文化年”,同时这也是继2010年的《卡门》之后国家大剧院[微博]自制的第二部法语歌剧,姗姗来迟,但未负期待。

  用三段体讲故事的方式在今天虽然屡见不鲜,但在1881年该剧上演的年代却颇为稀奇,而这恰恰是《霍夫曼的故事》引人入胜之处。主人公的三个梦境带来三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浮夸而美艳的奥林匹亚、纯美而令人怜悯的安东尼娅以及充满情欲诱惑的朱丽叶塔,就像《潜伏》中左蓝、翠平和晚秋一样,到底谁是理想伴侣这道难题不仅令男主人公烦恼,也同样刺激着观众的想象力。

  能够成功地在这部人物、场景、元素繁多的歌剧中整合出清晰的舞台线索,实属赞贝罗功力所在。三角形的墙面布局搭配错落有致的窗格、门廊和旋梯,在第一时间便将舞台立体式地呈献给观众,让身处不同位置的观众没有错过舞台上的任何细节。赞贝罗不断为观众提供着鲜活的场面,大大抵消了这部歌剧情节“清淡”的短处,绚丽的色彩和丰沛的戏剧表演则令人目不暇接。

  场面宏大但并不空洞,视觉丰满但焦点明确。光怪陆离的第二幕让人不禁想起好莱坞导演蒂姆·伯顿玄幻瑰丽的电影画面,舞台上方由齿轮机械组成的巨大心形颇具创意。第三幕安东尼娅的场景则被竖琴、钢琴、小提琴环绕,而随着一轮皓月从洁白的罗马柱间升起,载着朱丽叶塔的小舟缓缓驶出,观众又被带入了第四幕极尽华美的威尼斯水城。

  如果不是剧目本身的分量有限,赞贝罗执导的《霍夫曼的故事》将绝对是大剧院有史以来最值得赞誉的歌剧制作,甚至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声乐在这部歌剧中的核心地位。而演出过程也确实如此,歌唱家的表现退居其次,大部分主要角色中规中矩:法国男高音让-弗朗西斯-蒙沃辛的霍夫曼难称精彩,嗓音既无亮度也无弹性,法语唱腔成为其仅有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四位中国组女主角的表现明显优于外国组歌手,王宏尧演唱缪斯和尼克劳斯则彰显出她优质的嗓音资源,李晶晶饰演的奥林匹亚唱腔轻巧圆润,表演亦是可圈可点。    (许渌洋)

(责编: 北极星)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