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江青为《智取威虎山》调中央警卫团

2014年12月16日13:22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

  作者:刘一凡 江沂

  原标题:《智取威虎山》北影派系林立 江青没辙向毛主席求援

  将样板戏搬上银幕,江青首先选中的是《智取威虎山》。

  1958年,文化部召开全国现代戏座谈会,提出戏曲艺术要进行革新。上海京剧院一团的几位演员非常兴奋,他们在观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此时正在上海公演的根据曲波同志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林海雪原》后,自发地决定将其中杨子荣打人“威虎山”的一段故事改编成京剧,并改名为《智取威虎山》,于 1958年9月17日在上海中国大戏院正式公演。这部戏初稿的结构和剧情,基本是按照原著的故事脉络展开的。在这之后,为迎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剧团又对该剧进行了再加工,压缩了部分反面人物的戏,加强了杨子荣和少剑波的戏。

  1963年1月中旬,江青到上海参加华东地区话剧观摩演出,时任上海市委文教书记的张春桥特地把江青请到京剧《智取威虎山》剧组进行现场“ 指导”。在1969年第11期《红旗》杂志上,刊登了剧组撰写的“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一文,专门提到江青对这出戏的关注:

  她“看出它在内容上有相当大一部分糟粕,同时又看到它在某种意义上提供了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可能,因此便决定把它拿过来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从那时起,这个戏及其代表的剧种,便逐步走上了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的革命道路。”

  打这以后,这部戏由于有了“江青同志”的“指导”,顿时身价百倍。1964年,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智取威虎山》由于艺术上还比较粗糙被安排在第三轮上演,但开幕式后突然就被提到了首轮上演的剧目中,并在“江青同志”的亲自“关怀”下,率先被搬上了银幕。

  《智取威虎山》是上海的戏,按照逻辑应该交给上影厂拍摄,但是这家电影厂的大部分老艺术家都是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影坛走过来的,知道江青底细的人太多,他们早就被清出了厂,此时这家人才济济的老牌电影厂竟然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境地。除了上影,当时国内实力雄厚的电影厂还有长影、八一和北影。但是这些电影厂也有许多艺术家被打人了冷宫。1968年9月,江青在接见一些 文艺团体的代表时正式宣布,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要把一些犯过错误的同志从文艺黑线中保出来,重新工作。在她宣布的名单里有北影厂导演谢铁骊和摄影钱江,看来江青是相中北影了。

  1968年初秋,全国第一家样板戏影片筹拍组——京剧《智取威虎山》摄制组在北影成立。谢铁骊、钱江和李文化(后被调走筹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负责筹备工作。1968年11月,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来到北京“报到”,万事似乎已经具备,只等开机了。

  拍摄的命令是下来了,但是样板戏影片如何拍,拍出来应该是个啥样子,谁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于是江青就领着大家观摩、探讨,在一些中外影片中寻找创作灵感。这一观摩半年就过去了,影片还没有一点眉目。大家都有些着急,特别是那些从上海来京的剧团成员,离家半年多了,谁不想早点完成任务回上海和家人团聚。拍摄工作之所以进行不下去,最大的障碍是摄制组人员配不齐。尽管这第一部样板戏影片的主创人员是江青“钦定”的,但摄制组除了导演、摄影和演员之外,还有录音、美术、化妆、照明、灯光、剪辑等多个工种,这些成员迟迟难以确定。

  当时北影和全国一样,派系林立、斗争激烈,对立的派系之间互相攻击、拆台,再加上好几年都没有拍片了,好不容易等到成立摄制组的机会,谁不想挤进来?可斗来斗去,谁又能挤进来呢?这一回江青也没辙了,她找到毛主席,结果是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进驻到北影厂。

  1969年5月,摄制组终于完成了人员调配。进入夏天,根据毛主席“五七”指示精神,北影厂除了摄制组的成员之外,大部分职工都被派往北京郊区大兴县的五七干校,厂里的喧嚣结束了,摄制组也终于能够安静下来分镜头,进入实拍阶段。

  尽管大家对成型的样板戏影片缺乏足够的想象,但拍摄的总原则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整个拍摄过程要自始至终贯彻“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江青为此还专门到摄制组宣布,要用最好的色彩、角度和光线来塑造英雄人物。只要有利于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什么都可以改。不仅要“还原舞台”,更要“高于舞台”。摄制组曾在1971年第3期《红旗》杂志上撰文,大谈“还原舞台,高于舞台 ”的经验:

  “所谓还原舞台,主要是忠实地还原样板戏的革命精神,还原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还原舞台演出的革命气氛,还原样板戏在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成就;所谓高于舞台,就是运用电影艺术手段进一步塑造和突出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弥补在舞台演出条件下受到限制的不足部分,进行再创作。”

  这一条经验也成为后来样板戏影片拍摄的一条原则被广泛运用。

  1970年夏天,拍摄历时两年之久的第一部样板戏影片终于完成了。这部影片拍摄积累的各种经验,成为后来者的示范。

  1970年10月1日,样板戏影片《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公映,它所带来的轰动效果是主创人员意想不到的。

(责编: pp)

文章关键词: 智取威虎山江青影片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