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拍片:香港电影新去向?!
在去年发行的香港电影当中,有一部分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合拍片,如《霍元甲》、《宝贝计划》、《墨攻》、《我要成名》、《天行者》、《伤城》、《龙虎门》等,且大多数都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特别是在年度票房前十名当中占据了前四名的位置。
《墨攻》算得上一部较为成功的合拍片
合拍片并非这几年的香港电影的首创,早在六十年代,就出现由内地的珠江、还演、北京、天马等电影制片厂与香港的长城、凤凰和新联等爱国进步的影业机构联合而拍摄出一系列的戏曲艺术片,如《告亲夫》、《红楼梦》、《红叶题诗》等。八十年代开始这种合作拍片的更多,如李翰祥的《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等。1983年1月11日出版的香港《文汇报》当中就说到,“在去年,港产片中另一个最大特点是北上拍片所带来的热闹景象。除了影片予人新鲜及亲切感外,尚使影片的质素获得提高。这包括了《少林寺》、《塞外夺宝》、《四川搜秘录》、《云南奇趣录》等。此外,本港另一部分取景于中国内地,并获得中国内地协助拍摄的影片,如《投奔怒海》、《荒漠人》更带来一定的突破,展示了过往港片从未有过的状景。香港电影的现代电影技巧和中国内地雄厚的人力、物力和广袤的山川景色结合,毕竟别具魅力,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是港产片其中比过往更广阔及更有深度的开拓”。
香港在1997年回归以后,跟内地电影人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交往以及合作,而这也客观上要求有规范的管理等指导与加强香港与内地的电影合作。于是,2004年元旦开始实施的CEPA协议(即“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协议),其中就包括了四条涉及香港与内地的电影合作的条约,即:“(1)香港拍摄的华语影片经内地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不受进口配额限制在内地发行。(2)香港拍摄的华语影片是指根据香港条例设立或建立的制片单位所拍摄的,拥有75%以上的影片著作权的华语影片;主要工作人员组别中香港居民应占整体员工数目的50%以上。 (3)香港与内地合拍的影片视为国产影片在内地发行。 (4)香港与内地合拍的影片,港方主创人员所占比例不受限制,但内地主要演员的比例不得少于影片主要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对故事发生地无限制,但故事情节或主要人物应与内地有关。”
中国内地是一个广泛的电影市场,如果单纯的依靠香港的本土电影市场有时难以收回成本,而以合拍片的方式进入内地电影市场也就成为很多香港电影人的选择,于是,黄精甫的《阿嫂传奇》被删改一些而进入内地市场,刘伟强的《伤城》中所有人物都以中文名字命名并邀请徐静蕾(blog)担任女主角……
但是,由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文化的差异,如此的规定让香港电影人有点无所适从,而合拍片很多时候使得丧失了香港的本土味道,甚至不是合拍片,而要进入内地市场也遭遇被删改的命运,如杜琪峰的《放·逐》,在内地发行DVD时添加了开头跟结尾时的字幕,使得一部原本是展现一种古典主义的男人之间的情义的作品变成一部卧底电影。如果跟九十年代中期以前的香港合拍片相比可以发现,尽管那时候有一部分电影是由香港投资而内地导演创作的合拍片(如张艺谋的《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但在绝大部分的合拍片当中,都是由香港电影人处于主导地位(如徐克的《新龙门客栈》等),且保持着一定的香港的本土电影的特色与水准,但近年的合拍片越来越找不到香港的本土的感觉,甚至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如《伤城》,女主角徐静蕾在影片中表现的并不入戏,尽管这个角色在影片中很重要。
2004年是CEPA协议实施的第一年,香港与内地合拍的电影一共32部,大约是当年电影产量的一半;2005年,合拍片当中基本上没有了当年的香港电影中的主流电影,即喜剧片和黑帮片;而2006年,合拍片则只有18部,且以大投资的动作片为主。而2006年9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赵实表示,为了落实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的安排,文化部在内地与香港电影和电视交流合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香港电影进入内地发行不再受进口影片比例的限制。
2007年,仍有不少的合拍片上映,如周星驰的《长江七号》、叶伟信的《导火线》、陈木胜的《男儿本色》、吴宇森的《赤壁》等,期待着,这一年的香港,能有新的发展。阿木(blog)/文
[上一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