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
北京电影学院恢复招生
北京电影学院当时在北京郊外的朱辛庄恢复招生,是从1965年以来第一次重新正式招收本科生。招生广告一出,全国轰动,申请报名者逾万。原定是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五个系总共招收100多人,每个专业只招收15-20人,但考生太多,不得不扩大录取名额,仅仅是表演系的报名者就有近万人。本届毕业生在1982年毕业之后,迅速成名。他们后来被称为“第五代电影人”,有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张丰毅、冯小宁、顾长卫等人。
日本电影《望乡》引起极大反响
文化大革命对于思想的禁锢刚刚被解冻,日本电影《望乡》即被引进,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成了极为重要的社会性话题,这部原名《山打根八号妓院》的电影,有一些镜头引发人道主义和被压迫者的反抗等多向度的讨论,最后北京电视台竟转播市民座谈会,可以想象当时的热度。电影正面反映慰安妇问题,其正视历史问题引起中国人的强烈回应,唤起了东亚地区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尘封记忆。
《阿诗玛》终于公映
本片于1964年完成拍摄,1978年公映。在一个叫做阿着底的地方,美丽的撒尼姑娘阿诗玛与青年阿黑相爱。但头人之子阿支看上了阿诗玛,他先是调戏阿诗玛,继之又让人前去逼婚,阿诗玛不答应,他便在阿黑到远方牧羊之时将阿诗玛劫到家中。在被劫途中,阿诗玛将与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掷入小溪,溪水倒流,阿黑得信。阿黑急忙赶回来救阿诗玛。大山阻道,他用神箭射穿大山夺路而走,终于在危急关头赶到。阿支要和阿黑赛歌,结果歌赛三天,阿支告输。阿支又想用暗箭杀害阿黑,结果阿黑用他的神箭射穿寨门和大厅的柱子,射中了神主的牌位。头人无奈,只得放了阿诗玛。阿诗玛与阿黑愉快地骑马回家。他们路经溪边,伺机报复的阿支带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水淹死了阿诗玛。阿黑在水边悲痛地呼唤着阿诗玛,渐渐地水中现出了阿诗玛的化石像。 影片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故事片,它以优美抒情的格调描述了男女主人公纯洁而坚贞的爱情,并围绕这个动人的故事,展现了云南石林的美丽风光,以及火把节里富有浓郁撒尼族民族特色的风俗画面,加之片中颇具诗意的歌曲,传奇性的情节,使影片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该片曾于1982年在西班牙的第3届桑但德国际音乐舞蹈电影节上获得最佳舞蹈片奖。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
![]() |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