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峡——《三峡好人》的启示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四十多年前,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如此写道,三峡大坝的建成,规划了几十年,施工十余年,最终创造了一出最伟大的人类工程之一。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2003年5月21日,国务院同意三峡工程6月1日下闸蓄水,实施永久船闸试通航。 三峡大坝的宏大叙事,不仅给予人的是遐想神思,更多的是如何开发利用能源。三峡既宣示了国力,展示了科技进步,也带来了移民问题。
歌曲《纤夫的爱》唱的就是三峡,逆水行舟的艰难和美好爱情的美好,千百年来以三峡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而三峡人物的命运变迁,从拉纤工到船员再到科学家新移民,多少人的生活围绕着这一世纪工程发生了改变。在《等到满山红叶时》里,不时出现航标站的位置,青春与爱情在这里上演。《三峡情思》、《漩涡里的歌》、《巴山夜雨》 有爱情、有迷惘、有控诉,而三峡总是神秘而曼妙的。
《大江东去》和《世纪之梦》都是主旋律电影,讲述有关知识分子对于三峡的研究和长江截流,爱国知识分子对于足够的满腔热血的奉献。在《巫山云雨》中,电视机里播放三峡开工的新闻,巫山县城街道上有三峡水位线的标志。同样,《秘语17小时》也有许多三峡风光尤其是巫山县城全貌。在纪录片《淹没》中,那些即将被淹没的城区被农民工一锤头一锤头的砸开,粉尘将镜头都吞没。
《三峡好人》是关于三峡的电影影响力最大的一部
《三峡好人》2006年获得第4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是关于三峡的电影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三峡好人》以三峡大迁移背景下的小人物悲欢离合的故事,煤矿工人韩三明从汾阳来到奉节,寻找他十六年未见的前妻。两人在长江边相会,彼此相望,决定复婚。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未归的丈夫,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一只舞后黯然分手,决定离婚。在奉节新旧县城的对比中,告诉观众思考更多,而壮观的夔门、魔幻似的三峡移民纪念碑等都充满着隐喻。《三峡好人》延续人文思考,在即将消失的奉节古城里,几个小人物在寻找、确认和分离,纯粹而真实,折射出中国正在经历的历史,贾樟柯的电影背负现实主义纪录和审视的期许。社会在进步,普通人的生活承受深刻的影响。三峡是人类历史最大的水利工程,一部分人付出代价。《三峡好人》是贾樟柯再出发,从山西到三峡,然而情感和乡愁不变。三峡工程是中国人的梦想,也切实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对于感情,有人追寻,有人放弃。选择放下,还是背负,是个体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