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剧照
8月,作为《茉莉花开》的投资方之一,保利华亿正式买下了该片在国内的发行权,将于2005年2月在国内各大院线全面公映。最近,该片导演侯咏接受了《新京报》记者冯睿的专访。冯睿在文中写道:
在陈凯歌张艺谋等第五代核心人物逐渐选择了变化的时候,曾经跟这些导演合作的摄影师如侯咏、顾长卫、吕乐等人也纷纷开始了导演创作。
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好事,尽管这个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宣传和上映等导演工作之外的环节。《茉莉花开》的演员阵容可谓强大,这是已经占有一定资源的第五代导演的优势,希望这样的优势能让我们看到更好的效果,毕竟《十面埋伏》的模式并非惟一可能。
故事:我最喜欢30年代那一段
新京报:《茉莉花开》中描写的茉、莉、花三位主人公分别是上世纪30、50、80年代的人物,当时拍摄时也是按照这个顺序依次拍的吗?
侯咏:最先拍的是50年代的“莉”。我对于影片的情绪控制得比较多,我希望做到演员的情绪和观众吻合,所以在许多片段上我处理得比较适可而止,我会为了最后“花”生孩子那场戏的情绪爆发而作许多铺垫,不让观众在前面就把情绪陷进去,而一直累积到最后。
新京报:影片表现的上世纪30、50、80年代的故事,你个人最喜欢哪一段?
侯咏:我最喜欢30年代那一段。拍30年代那一段,可能是我主观视角最明显的一段,我用梦来代表那个年代,而且是绿色的梦,“绿”是一个很朦胧的颜色,既不冷也不热。
我本人不喜欢写实主义影片,所以我拍前就希望《茉莉花开》是带有象征意义的电影,影片表现风格上我自己有一个指导思想———以小见大,以人物近景来表现,不想过分强调时代背景,以点带面,拍摄局部的东西。
后期:补拍的镜头是张艺谋出的点子
新京报:据说《茉莉花开》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前一段时间刚刚完成后期制作,在后期上你花了很多时间?
侯咏:对,后期的制作很长,差不多做了一年。片子初剪完成的时候,周围有很多电影界的朋友来看了初剪样片,都表示认可,所以在后期制作时期的前半段时间里,我基本沉醉在自己作品中,感觉非常好。一直到后几个月,我开始自我反省,开始认识到影片的局限性,对我来说这一认识的过程是进步的表现。
新京报:你、顾长卫、吕乐三位导演去年开始启动拍摄的影片都已经完成,你怎么看三个摄影师的导演之作?
侯咏:我记得顾长卫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他说:“三个摄影师一起当导演,就像三个人在一起吃饭远远比一个人闷头吃饭有味道。”我们三个人的片子无论从题材还是其他各方面,都有三人的特点。以前总有人问,你们三个人是不是约好了一起当导演拍电影的?其实《茉莉花开》、《孔雀》、《美人草》是三部没有约定的作品,而且就目前看来,可以说是三部上了一定水准的作品。
新京报:影片的几位主角看过影片吗,他们的评价如何?
侯咏:章子怡和陈冲都看过影片。陈冲看完后的反应显得非常吃惊,一个劲地说:“真的很好,真的很好,没想到会这么好。”后来她还特地发了短信给我,说“自己不太善于在人前表扬别人,但《茉莉花开》真的很棒”。
章子怡一共看了两遍这部影片,第二次在日本看时张艺谋也一同看了。张艺谋也很喜欢这部电影,而且提出了一些建议,我后来为这部电影补拍的惟一一个镜头就是张艺谋给我出的点子。
演员:章子怡身上很有南方女子的味道
新京报:能评价一下与你合作的章子怡、陈冲这两位女演员吗?
侯咏:章子怡作为年轻演员具有很大的潜力,记得影片结尾处的一个长镜头,描写章子怡饰演的“花”生孩子那一段,由于是雨景,我们用了200多吨水,大家看到的长镜头长6分钟,为了这6分钟,我们拍摄7个通宵,章子怡也被淋了7个通宵,拍到第四第五天的时候,她嘴上都长了湿疹。
新京报:据说《茉莉花开》刚开拍时,你希望出演电影的演员都是上海人?
侯咏:是的,影片的背景、人物都是描写上海的,我觉得上海演员更能驾轻就熟吧。但章子怡最终也以事实证明了她身上的潜力。
苏童曾经说过,章子怡虽然是北京人,但她身上很有南方女子的味道。我个人认为,《茉莉花开》是所有章子怡出演的电影中演得最好的一部。影片中她分饰三个不同的角色,而每个角色前后又是两种不一样的状态,也就是说她拍一部电影要表现6种变化,但章子怡掌握得很好。
至于陈冲,她演上海女人游刃有余,而且整部影片我们可以看到她越往后演得越好。陈冲是一位美丽又有思想的女演员。文/新京报记者 冯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