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顾长卫导演处女作《孔雀》专题 >正文

《孔雀》摄影剪辑大美术配乐 巧无工的视听处理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15:04 新京报
《孔雀》摄影剪辑大美术配乐巧无工的视听处理

影片中弟弟的部分因为涉及一些现在看来有点敏感的话题而被大幅度删减,比如他的好朋友是同性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乍看起来,《孔雀》这样一部“故事胜过视听”的影片似乎无技术可言,然而正如顾长卫曾经婉转表示的那样,《孔雀》在技术层面绝对是拿银熊的料———而事实上,它含蓄细腻的技术表现也正是在“无形”之中塑造了影片的整体气质。

  摄影:★★★☆剪辑:★★★美术:★★★★音乐:★★★★

  作为对长镜头信息量的补偿,导演顾长卫非常重视镜头内的人物和场景调度。

  影片中弟弟的部分因为涉及一些现在看来有点敏感的话题而被大幅度删减,比如他的好朋友是同性恋。

  看这部电影以前,我不止听到一个人说《孔雀》是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出色的电影,堪称近十年来中国电影的杰出代表作之一。但在看过之后,我觉得这个评价对顾长卫在导演处女作中表现出来的才华估计过高。

  虽然《孔雀》是一部不错的电影,甚至已经获得了今年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肯定,但从整体而言,这种出色大部分来自剧本而非导演本身的功力———而我们考察一部电影优秀与否,绝不能抛弃视听语言,仅仅看重剧本。

  摄影:谨小慎微中的经典

  一部电影的影像和导演想要传达的主题和情绪有着密切关系,所以顾长卫本人虽然可以说是中国目前最好的摄影师,但为了表现人物的忧郁和压抑,《孔雀》中的摄影手法非常节制、保守,甚至让人感到仅在“维持最低消耗”。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镜头的移动都谨小慎微,基本排除了所有“不必要”的运动镜头。也许这会让大家指认出侯孝贤电影的长镜头风格,但我个人觉得如果不是在情绪和叙事上一贯到底,单一镜头的时间长短并不能作为长镜头适合与否的惟一标准。

  影片问题就在于这些镜头的使用可能会给观众带来一种零碎而跳跃的感觉,因为在镜头和镜头之间很少存在电影语言上的关系,几乎完全是场景之间的单纯转换。作为对这种风格的镜头信息量的补偿,导演顾长卫非常重视镜头内的人物和场景调度,试图依靠这些元素来弥补镜头叙事方面的单一和沉闷。暂且不论观众是否喜欢,单从视觉角度而言,本片的大部分室内镜头,其构图和镜内调度基本上都堪称经典。

  当然,即使在一般观众看来,本片的摄影也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因为观众很少能在国产电影中看到那么通透的画面和真实细腻的质感。在一部以灰色为主要基调的影片中,观众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影片仍然保留了惊人的层次和细节,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虽然有人把《孔雀》和贾樟柯的《小武》、《站台》等影片相提并论,但就摄影层面而言耗资1600万元人民币的《孔雀》还是具有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

  本片的摄影是杨树,当顾长卫他们这一拨具有相当水准的摄影师纷纷改行当导演后,他应当是中国电影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坐上头把交椅的最有希望人选。在《孔雀》中,杨树表现出了令人叹服的技术水准,影片画面传达出来的诗意韵味,使得观众必须要在电影院中看胶片拷贝才能完整领略和体会虽然我相信本片在画面控制上多少会有一些顾长卫的影响,但总体来说杨树还是成功地树立了自己的风格。 □张小北

  剪辑:成片剧本各有千秋

  虽然公映版本已经长达140分钟,但我们所能看到的《孔雀》仍然是相对残缺的一部作品。我看过某个版本的《孔雀》剧本,虽然和最初的原始剧本会有所不同,但仍然和电影呈现出不同的感觉。相比之下,我相信顾长卫基本上就是照着剧本塌塌实实地拍了一个片子。很遗憾的是,他可能大部分时候都在做减法,就是从剧本中裁掉他不用的部分,然后拼凑出需要的东西。

  从剪辑角度来说,虽然成片和剧本在处理时间和人物顺序上有所不同,但很难说哪个更好一些。影片更侧重以自然时间顺序进行表达,虽然也是分别讲述三人的故事,但在结尾部分就合三为一;而剧本则完全是按照单个人物的线索进行讲述,更像一个时间有所重合的三段式故事。

  具体到单一场景上,顾长卫在镜头分切上显然很能沉得住气,大部分场景的镜头数都只有一两个。这样做毫无疑问会拖慢影片节奏,但因为故事本身的张力,观众并不会明显觉得影片节奏受到了影响。不过可以肯定地说,这样一部影片如果用看碟的方式欣赏,手里有遥控器的观众会感到比在电影院里难熬得多。

  这里又要说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影片中弟弟的部分因为涉及一些现在看来有点敏感的话题而被大幅度删减。这样就导致影片中弟弟的部分有点莫名其妙,很多行为的动机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也就使得这个部分成为影片中最薄弱的环节。因为前后的不平衡,本来很舒畅的叙事到了这里就不得不停滞下来进行梳理,所以这也可能是导演采用了和剧本不同的结构的原因。

  但我个人比较欣赏的一点改动,是将姐姐多年后在街头偶遇当年解放军情人的场景,移到影片的结尾。在公映版本中,这个颇为震撼的场景终于将那些因为时间、成本等原因而不得不舍弃的镜头所未能传达出的感觉提了上来。当观众看到姐姐在西红柿摊前无声饮泣时,我们终于可以和导演、编剧一同感受到“劳苦无常的命运的证据,不被诉说的沉寂衰败的时光”。□张小北

  其他技术环节

  美术:伤花静放,难能可贵

  在美术方面,《孔雀》风格鲜明地突出了细腻与真实,作为第五代的中坚摄影师,顾长卫控制画面与色调的能力使该片默默呈现出平易近人的伤痕美感。

  《孔雀》表现的是1976年至1984年普通五口之家的琐碎生活,那也正是经过浩劫人性复苏的一段时光。影片始终用淡淡的蓝绿灰色调真实还原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人的无奈与感伤。据说为了追求真实,导演不惜花重金让美术师做出一条真正70年代风格的小街,这一浩大工程我们在电影中竟看不出半点痕迹,就如同整个片子的美术设计都已经完全融入到观众难以察觉的“平淡”之中,看似轻描淡写、不加修饰,但正是这种不张扬的历史真实感重塑了最能打动人心的现实生活。

  国内很多影片的美术设计都突出花哨华丽的服装造型或匠气怪异的灯光画面,而《孔雀》却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那种清淡而略带象征意味的气质竟和1976年至1984年间艺术界所倡导的“伤痕美术”与“自然主义”如出一辙。这一点在第一部分姐姐的故事中最为明显,如当姐姐躺在挂满白色床单的天台上看漫天落下的降落伞,以及征兵失败后独自躲在房间窗台上绝食的画面等等。其平淡的构图与色彩构成可谓精当合理,而且用影片中难得的白色与蓝色在这个充满梦想的女孩身上倾注了诗意;而当她走入家中便陷入昏黄的灯光,干净纯洁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生活无情打破。如此“伤花静放”的设计传达出隐隐的疼痛与悲凉,也更能与该片含蓄沉重的人文关怀融为一体。□驳疑思

  配乐:含蓄内敛,恰到好处

  随着冬天的园中孔雀徐徐转身,舒展开自己绚丽的羽毛,之前若隐若现的舒缓弦乐主题被色彩更加明亮的提琴演奏代替,全片结束。和整部电影表现出来的安静气质一样,《孔雀》的配乐含蓄内敛,充满形式感,几乎很少高潮段落,每每在情绪到达顶点之前戛然而止。时而忧郁时而欢快的手风琴和舒缓的弦乐串起了整个影片。

  窦鹏在电影中多次运用了同一主题的弦乐,但它似乎总是伴随着梦想破灭之后的现实庸常生活,并且还多次担负起了过渡三人故事的任务。例如姐姐决定了要和领导的司机结婚后,妈妈和姐姐一起在地上缝制新被子。这时舒缓的弦乐渐起,姐姐坐着自行车嫁了出去。音乐没有间断,电影直接过渡到了哥哥的故事。而哥哥和自己的农村媳妇一起在雪地里推车收摊时,同样的弦乐主题再次响起,电影也自然过渡到了弟弟的故事。

  手风琴是片子中惟一出现过的真实乐器。片子伊始,第一个镜头便是张静初饰演的姐姐坐在呜呜作响的开水壶旁缓慢的拉着手风琴。当姐姐第一次看到跳伞并幻想自己成为一名伞兵的时候,略带欢快的手风琴主题配乐渐达高潮,直到帅气的北京伞兵从天而降,琴声戛然而止。当手风琴再次响起的时候,姐姐的伞兵梦已经破灭。

  除了姐弟二人给哥哥下药的段落,《孔雀》的音乐并未让人感觉压抑。正如所有普通人的生活,一点小小希望总是迅速被残酷现实融化,没有呼天抢地的大悲大喜,没有惊天动地的曲折离奇,《孔雀》的音乐总是配合着剧中情节适时收尾,展现出一种恰到好处的含蓄。 豆豆维/文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孔雀》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