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平淡中进行,“嘘声”中结束。也许这九天以来,大家都很少有机会看到媒体用如此多的篇幅去报道有关电影节的事项,而唯一也是最后的一次却是因为赵薇获得了金爵奖最佳女演员奖,众多报纸都用“赵薇获奖被嘘”做了头条。我们先不要去质疑举办了八届的上海电影节为什么有七届都是中国演员得影后,也不要去诟病赵薇在《情人结》里的演技,我们要考虑的是为什么这一次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如此的“平淡”。
去年,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和王小帅等被解禁后露脸电影节论坛;韩国片《丑闻》的“三级镜头”引来对分级制的严重思考;章子怡主演的《茉莉花开》被质疑想临时退出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的30万奖金破天荒被“激赏”,但今年我们似乎看到大家对电影节的“疲劳”……
疲劳一:“情色片”仍是唯一噱头
当电影节在平静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部意大利电影《以爱的名义》激起了一片涟漪。事源有媒体以“电影节首尝分级”为题报道了影城在放映《以爱的名义》前竖起“本片为少儿不宜影片,本场电影谢绝少儿观众入场,敬请原谅!”的牌子。于是众多内地媒体马上跟风炒作这件事。
但根据记者随后对上海某些资深记者以及影城人员的采访中获悉,电影节举办这么多年以来,每一年都有这些所谓的“情色片”上映,并不是什么少见多怪的事情。上海某位已经跟踪电影节多年的记者更叹道:“我们今年的新闻也只能说是,观众已经不买‘黄片’的账了,因为上海人基本都习惯了。”影城方面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由于国际电影节的片子多是首次放映,而且不能做删减,所以他们之前也无法知道影片内容,只能在影片放映前得到发行商的提示后才对观众出示警告牌。不过,由此可见,不管“情色片”片是第几次进入上海电影节,不管观众对“情色片”是否已疲劳,媒体都不会放过的这个永远不变的“噱头”。
疲劳二:“论坛”论来论去没有答案
前几年的金爵论坛,大伙围着“分级制”闹得热烘烘的。前年,“分级制”似乎有望出台了;去年“分级制”已经提上日程;今年,大家都已经放弃再提分级。但大家放弃的似乎不仅仅是一个分级制的问题,因为我们已经开始察觉“论坛”逐渐变成自说自话的地方。
成龙在“中国功夫电影对世界的影响”的首场论坛里愤而高呼本土文化的重要性,而在场的日本美国等电影人也承认中国功夫片对他们国家造成的影响,但当另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功夫电影的新发展被提出来时,大家都不能说出一个确实的回复;在“中国及亚洲电影的世界发行”论坛上,有美国发行商对中国电影的发行提出了忠恳的意见:“恐怖片比较容易进入市场,中国应该注重恐怖片的制作。但,前提是要有分级制。”于是这个提议又变成一个戛然而止的符号;对新导演的扶持是本次电影节论坛经常出现的话题,但具体的可行之举却一个也没有——听着香港新导演黄真真艰苦的拍片之旅,听着陆川拍摄处女作时的难处,我们“同情”这些新导演,但却无能为力。
看来,“说出来”是必要的力量,但当说了八年仍是“自说自话”的时候,我们不免变得无力了。
疲劳三:最佳女演员再次花落中国
在前晚的闭幕式中,赵薇获得了金爵奖的最佳女演员奖,我们不去考虑她这一得奖所迎来的“掌声”和“嘘声”,但在举行了八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中,赵薇却是第七位得奖的中国影后,这个八分之七的几率似乎更让人觉得奇怪。到底是中国的女演员实在太出色,还是外国的女演员太不济呢?在一些其它颁奖典礼里,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谣言”——哪个明星出场就给奖他,不出场就不给。难道是上海电影节也染上了这种毛病?说实话,以赵薇现在当家花旦的身份,出席电影节实在是“给面子”,但电影节会不会因为她的出席就给面子她拿奖,却是不能胡乱推测的事情,因为毕竟是由评委选出来的答案。也许我们只能期待,在第九届第十届第N届上海电影节,有更多更充足的明星和电影,让人们没有机会去随意诟病它。
后记:
如果不是上海国际电影节,我们没有机会看到近两百部来自国际的参展影片;如果不是上海国际电影节,我们没有机会听到来自各国的电影人和发行商大老板的演讲;如果不是上海国际电影节,我们更加缺少了一个平台与国际接轨;但如果不是上海“国际”电影节,我们也不会对它的作用怀有这么高的期望。“疲劳”过后,睡一年,对明年的电影节我们仍有一样的期待。时报记者 谭争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