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是美国人的游戏,它始终就是一个市场促销活动,与其他任何世界电影节没什么差别
Bafta的中文翻译是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这是英国电影电视艺术最高的奖项,素有英国“奥斯卡”之称,每年在奥斯卡之前颁奖,被认为是对奥斯卡的评委们有影响的欧洲电影奖。
由香港到英国发展,从事影视艺术20余年的Patrick Lau是Bafta的评委。第7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后,他在伦敦接受了本刊的越洋采访,以欧洲电影人的目光点评。
新世纪:《撞车》最终获得最佳影片,你认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击败了《断背山》?
Patrick:有几个理由让《撞车》出人意料地成为最佳影片。首先,我们大家都觉得它是一部热门电影,它就成了家里的宠儿,于是觉得它受到了过多的宠爱,就想踢他一脚把糖果分给别的孩子。在奥斯卡颁奖之前,《断背山》得了许多奖,包括英国的Bafta,奥斯卡的评委把这只鸡腿分给另外一部美国本土的佳作,也同样让人信服。他们可能认为《断背山》得了足够的奖,而同时《撞车》是小范围发行的低成本电影,制片公司也没那么大的名气,它应当得到更多的认可。此外,《撞车》的主题是关于洛杉矶的。洛杉矶与好莱坞的奥斯卡评委们可以充分体会到那里的种族分裂带来的紧张空气,而正是这个主题让《撞车》成为一部如此有力量的电影。《撞车》还是一部关于金钱与竞争引发的恐惧、偏执与罪恶的影片,而这些正是洛杉矶这只高压锅的实质。它是对美国社会的隐喻,容易获得不同观众的认同。《断背山》是一部精彩的影片,但至少在表面上,它的主题没有那么容易被公众乃至评委接受,毕竟这部电影讲的是两个男人之间的禁恋。
新世纪:总体上你如何评价今年奥斯卡的获奖影片的总体水准?
Patrick:今年获奖作品的水平都很高,没有不配得奖的人,没把奖给那些太老了、要死了的人,也没有因为谁过去曾被提名多次却始终没能得奖,评委因此感到惭愧而把奖授予他。
《撞车》是一部大胆的影片,预算很少,主题无关商业,没有大明星,与《断背山》一样,他们都应当得奖。也许好莱坞开始长大成熟了,就像“9·11”后,美国感到更容易地表达自己了。这两部电影和其他被提名的影片,比如乔治·克鲁尼的《晚安好运》都是批评美国的,在此之前,这样的片子不但不会被提名,更说不上得奖了。
表演类的奖项都颁给了那些非常有才华的演员,他们能够驾御各种类型的电影。菲利普·西摩尔·霍夫曼过去15年以配角创作了许多精彩的作品,他在《卡波特》中作为主角的表演不仅演技精彩,而且在精神上贴近角色。
卡波特是一个迷人的但却充满罪恶的人,演员并没有把它简单的伤感化。其他被提名的最佳男演员也很棒,但他们还没有像霍夫曼那样有经验。最佳女演员的水准没那么好,不是因为演员不好,而是那些影片里的角色比较轻量级。
新世纪:怎样看待李安在奥斯卡获得最佳导演奖?你如何评价他以前的作品?
Patrick:李安是那种“演员的导演”,在他的电影里演员可以最好的发挥自己的演技,他们会有机会表现自己最闪亮的部分。他获得最佳导演奖可谓名至实归。他把《断背山》的主题处理得很有味道,克制,有深度。
李安的作品比如《理智与情感》《喜宴》《冰风暴》,对人类的某些荒谬行为充满好奇,但他不在自己的作品里做出判定,也从不煽情。你作为观众会感到,他不会让你关注他的感受,而是去体验角色的行为和性格,你可以对故事做出自己的判定。但是,对外国观众来说,充斥着武打场面的《卧虎藏龙》是一部冗长、枯燥的电影,它就像在北京最昂贵的饭店给布什这样的游客吃最便宜的杂碎。
新世纪:欧洲电影与好莱坞有很大区别,作为一位华人英国导演,你如何看好莱坞电影及奥斯卡金像奖?
Patrick:毫无疑问,奥斯卡是美国人的游戏,它始终就是一个市场促销活动,与其他任何世界电影节没什么差别。你要知道现在的电影预算40%用于发行和营销。奥斯卡是一部电影取得更好票房的最佳方式,这和卖汽车电脑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汽车电脑不会穿着晚礼服走过红地毯向买家飞吻罢了。我认为对于一个电影人来说,考虑发行、市场与艺术创造同样重要。英国和法国有一些电影人做电影更多是为了他们自己,而不怎么考虑市场。由于50—70年代电影市场的失败,英国现在几乎没有电影工业可言了,很多搞电影的都转向了电视。只有像美国那样有正常的电影工业,你才有可能去拍独立电影。乔治·克鲁尼之所以能拍独立电影是因为他在商业上已经很成功,同样李安可以制作像《断背山》这样的电影,也是因为他在商业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你看今年的奥斯卡就有很多低成本电影取得成功,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拍有创造力的艺术电影。
新世纪:你是英国Bafta的评委,你今年把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的票投给了谁?理由是什么?
Patrick:最佳电影我投给了《断背山》,正如我前面说的,这是一部重新认识爱与宽容的好电影。最佳导演奖我投了《不朽的园丁》的导演,我之所以投了他而不是李安,是因为我觉得他比李安更需要被人了解和认识。平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