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2012电影人 王中磊:敬畏观众脚踏实地

2013年02月01日10:59  新京报 微博
  华谊兄弟总裁,投资发行多位知名导演作品,冯小刚是华谊旗下的王牌。华谊是国内首个上市的民营电影公司,也是目前电影民企中的“龙头”。   华谊兄弟总裁,投资发行多位知名导演作品,冯小刚是华谊旗下的王牌。华谊是国内首个上市的民营电影公司,也是目前电影民企中的“龙头”。

  2012年是华谊兄弟[微博]电影年度总票房创纪录的一年,超过21亿的成绩也创下了民营电影公司的新纪录。但耀眼的成绩往往伴随着诸多话题和争议:《画皮2》拍3D被质疑圈钱、两部《太极》和冯小刚[微博]的《一九四二》都未能达到票房预期,由此引发的舆论漩涡甚至覆盖了华谊全年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对此王中磊[微博]一一梳理了自己的思考,也很坦诚地反思了在决策和判断上出现的问题,并做出两条总结:一是观众的选择非常值得敬畏,二是继续脚踏实地。

  作品

  《逆战》《Love》《画皮2》《太极1:从零开始》《太极2:英雄崛起》《一九四二》《十二生肖》

  成绩

  累计票房超过21亿元,创中国民营电影公司纪录。

  计划

  《私人定制》《西游降魔篇》《狄仁杰前传》《杨家将》《撒娇女人最好命》等。规划是以后华谊无“小年”,每年都会推出七八部电影。

  【院线之争】

  新京报:去年片方与院线的分账比例之争是热点话题之一,但最终片方没能实现提高分账比例,对此你怎么看?

  王中磊:这是内容提供商和内容播出商在市场上的博弈,目的都不是想占对方的便宜,而是为了生存。以前我们的政策是倾向于放映平台的,现在内容跟上了,我觉得也是要得到市场的回馈,这只是时机的问题。

  《一九四二》 莫以票房论成败

  当时有人提出想用艺术片宣传包装《一九四二》,但这并不适合冯小刚。张艺谋《山楂树之恋》能成功是因为他是以文艺片出道,观众心理能接受,但在舆论上,冯小刚与文艺片无关,你宣传也没用。

  新京报:去年华谊创下民营电影公司纪录,但随之引发的话题似乎超过了大家对华谊成绩的关注,尤其是《一九四二》未能达到票房预期。

  王中磊:2012年对我来说似乎印象特别深刻,这是华谊成立以来第一次这么高频度地发行电影,而且每一部的用力都很均匀。其实每部过亿、总票房达20亿是华谊在2011年发布“H计划”时定下的目标,所以这个成绩不算惊喜,而是完成任务。但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华谊去年的话题特别多?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一九四二》上,这个也没什么可避讳的。

  《一九四二》一直都很被关注,但也因为过度被关注导致了大家对这部电影出现了很多的解读,让它陷入了很多个漩涡里。而最终这部电影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的标准,都归结于它的票房没能达到预期,也由此影响到了对华谊年度总成绩的不够关注,对华谊这个企业甚至是资本上也都出现了很多声音。中国电影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似乎票房就成了判定电影成败的唯一标准,比如说,如果《泰囧》票房没有成功,会有多少板砖扔过去?而票房好了,即便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都成了好的一面了,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常态。静下心来想,我有了两个总结:一是观众的选择是非常值得敬畏的,二是还是要脚踏实地。

  新京报:《一九四二》首日票房出来时,你是不是已经感觉到票房不会太理想?

  王中磊:是有预感,不过当时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影片上映首周的评论,是我投资冯小刚电影以来好评率最高的一次,所以我还抱有期望,觉得之后会有一个口碑带动票房的延续。但是期间发生了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所谓霸占IMAX事件,对《一九四二》的打击非常大,让观众觉得华谊和冯小刚怎么这么强势啊?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

  新京报:对于《一九四二》的票房,冯小刚对你说过什么吗?

  王中磊:当票房已经成为一个既定事实的时候,他一直在安慰我,他怕我和中军着急。让我们在商业上有一些压力,他心里是不舒服的。对我来说,因为一部电影而掩盖了华谊全年成绩的光芒,我心里肯定是不那么爽,甚至会有一些挫折感。但是回过头想,是不是自己也给了《一九四二》太多的包袱?这些日子我在看做宣传时我曾说过的一些话,我说这部电影拿到通过令就是胜利,说小刚圆了我这么多年的电影梦,我也要帮他圆一回,还有我认为这部电影在中国影史上是很有价值的。我问自己,这三点是否是真心话?答案是肯定的,那我就不要再去遗憾什么,如果还要期待高票房,其实就是额外给它的包袱。

  新鲜血液 扶持年轻导演,找回盼头

  我有段时期觉得干这行没盼头,因为我看到的人都是庸才,好不容易看到有才华的,人品又有问题。其实中国市场这么大,最后造就的一定是本土导演。

  新京报:《太极》两部系列的票房也没能达到预期,对此又有什么想法?

  王中磊:《画皮2》的票房佳绩多少影响到了我们的判断,因为《画皮2》后华谊才决定《太极》要加码,包括连拍两部。但作为一个公司的决策者,不管中间发生了什么,一切结果都要由我来承受。

  新京报:那么《太极》第三部还会拍吗?

  王中磊:现在的计划还是会拍,为第三部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了,但是怎么拍,什么时候拍,我觉得还是需要总结和思考。

  新京报:华谊近年一直在与新导演合作,给他们提供很好的资源和资金保障,有赔有赚,跟他们合作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王中磊:前不久我看那张华谊在公布“H计划”的发布会上十几个导演的合影,我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对于已经完成作品的青年导演,我觉得至少我帮他们达到了以前没有达到的高度,比如乌尔善、钮承泽[微博],甚至冯德伦[微博],华谊让他们成为了亿元票房导演。近两年青年导演屡创票房奇迹,又让我对这个行业充满希望。

  市场乱象 同行选档期,好似在赌气

  2010年的贺岁档就很合理,陈凯歌[微博]、冯小刚、姜文三位大导演之前商量好给彼此留有空间,最后都有了一个很好的结果。

  新京报:去年多部影片不断更改档期也成为了一个话题,华谊在这方面遇到了哪些问题?

  王中磊:这个问题是值得所有电影公司去总结。去年华谊“躺着中枪”的事儿特别多,《画皮2》是华谊第一次做3D,先是被人说这是为了圈钱,票房火了又有人说华谊太牛了,可以被国产片保护月“保护”。这个保护月哪儿是我们能定的啊?这种说法太让我们啼笑皆非了。十一档的《太极1》也遭遇到了《环形使者》,后者提前两天才公布不改档期,拿走了一个多亿票房。所以我认为引进大片的档期应该透明,这样才会避免国产片档期混乱的现象。

  我觉得大的商业片在去年的档期排片上是不够理智的,有一点江湖乱战、甚至带一点赌气的感觉。其实我们在宣布“H计划”时就已经公布了每部影片的档期,但没人理会。如果每部有实力的电影能够彼此保证有完整的一个首周,给市场留有检验时间,才是比较合理的。

  新京报:去年星美有两部电影都是跟华谊的片子同一天上映的。

  王中磊:我觉得覃宏(星美老总)是中了一个毒(笑)。因为前年贺岁档《龙门飞甲》和《金陵十三钗》是同期上的,结果造成巨大的话题,票房实现双赢,覃宏就觉得这样的排片会有效果。但是张伟平和于冬是因为打架,谁都不让谁故意绑在一起较劲的,理性分析这是不合理的。

(责编: 小万)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