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爽) 将于19日起以3D、IMAX 3D等格式上映的《地心引力》,是本月最受瞩目的影片之一。影片讲述两位宇航员在太空中遭遇意外,失去与地球的联系,只能凭自己想法求生的故事,自8月底在威尼斯电影节亮相以来就获得媒体好评,连《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看过后也表示“惊呆了”,称其为“有史以来最好的太空题材影片”。他盛赞此片“将电影拍摄科技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在视效和3D科技方面也开创了先河”。
目前《地心引力》全球票房已逼近5亿美元,电影故事简单,但被评“只凭特效就能让人飙泪”。导演阿方索·卡隆觉得,很多影片对待太空和科技元素的态度极不严肃,他坚持让《地心引力》的细节在现实中要能站得住,凭此一点,确实足以让《地心引力》和其他大多数同类电影区别开来。而为了达到完美效果,常规拍摄手法已无法满足要求,《地心引力》则在拍摄技术上寻求创新,颇费了一番功夫。
“牛”点之1 重新学习太空物理定律
《地心引力》的故事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太空,地球上的镜头不过一两分钟。与其他太空题材电影不一样,影片主人公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对付太空失重状态,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要在失控旋转中控制身体姿态,闪避高速致命的太空垃圾,以及在失重状态中搭上救命的天宫一号等。
影片的拍摄大部分是在绿幕前完成,整部电影的背景细节则靠动画特效部门完成,因而特效部门必须事先精确地知道,每样东西看起来和移动起来到底是什么样的。
导演阿方索·卡隆说:“我们花了很久时间,才让动画师完全了解到正常的物体运行方式在宇宙中是行不通的,那让我们都伤透脑筋。”
为了使影片特效符合失重状态下的物理规则,工作人员甚至要重新学习物理学定律,资深动画总监大卫·雪克说,“因为我们过去都把地心引力,重量与动能之间的关系看作理所当然的事”,而现在他们得忘记一切,“假设某个东西在旋转,它会永远转下去,直到碰到某个东西更改了它的运动状态”、“在外太空中,没有上下的区别”。
“牛”点之2 发明“光盒”模拟真实光源
抠像合成技术越发成熟的今天,虚拟背景与真人的完美结合并不算稀奇。但《地心引力》令观众感到虚实莫辨的一点还是光源的运用,片中无论是在外太空还是飞船舱内部,角色面部、身形上的光照真实感相当强,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全亏剧组引以自豪的发明:光盒。
阿方索·卡隆想拍一部尽可能准确的太空电影,他对光线等细节的要求相当高,视效部门很早就开始解决打光难题。摄影师艾曼努尔·卢贝兹基知道要达到导演要求,他们需要能快速移动并立即变换色彩的光源,而在参加一场演唱会时,他注意到舞台LED灯的效果和投影,这给了他解决问题的灵感。剧组最后设计制作了一个20英尺高,10英尺宽的“光盒”,其内部由196个面板组成,并安装了4096个LED灯泡,亮度、颜色、变化速度都可随意调整。
“光盒”可以模拟日出日落的光线,甚至还考虑到地球自转时的不同环境背景。拍摄时,演员大部分时间都对着“光盒”在表演,摄影机捕捉他们的脸被光线照射的特写,后期再与背景合成。高仿真度的光线结合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光盒”被认为会影响到以后电影的拍摄制作。
“牛”点之3 工业机器人辅助拍摄
虽然解决了打光的问题,但如何在拍摄时既不打扰演员表演,又不会影响到灯光,剧组需要有一种小而灵活的摄影机,能够挤入两英尺的空隙,还要能遥控走位。这一次,生产汽车的工业机器人来帮手,一台订制的运动感应控制摄影机被安装在机器人手臂的上端,能用不同速度探入光盒内,摄影师则通过电脑随意摇摆镜头。
《地心引力》要在一个有地心引力的地方,拍出没有地心引力的感觉,桑德拉·布洛克在国际太空站中优雅轻盈地穿越,仍然离不开威亚。但传统的威亚操作无法带出电影所需的飘浮轻盈感,特效总监尼尔·考博德研发出12条钢丝系统,每条钢丝都有独立的马达和绞盘,布洛克的身体两侧分别绑上3条钢丝,然后一边3条固定在臀部两侧,这样就能将她悬挂在空中,而不产生钟摆效应。
布洛克则花数月时间来学习控制身体,在教练指导下掌握在失重状态下的行动姿态。在表演时她得把动作放慢,但讲话速度维持正常节拍,这听起来容易实则很难。“这不是大脑正常时会选择做的事”,她说,“我必须假想我在太空中,并重新训练我的身体去对事情做出反应,我全身上下每个部位都必须去优雅和流畅地传达出失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