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
《世界之战》,仍然够“范儿”
斯皮尔伯格已经转战电影界40余载,而且一直对自己严加要求,即使是失手之作,也会有猎猎飘扬的大家风范,被很多人说成“不好看”的《世界之战》也是如此,而且我还要
进一步说:我认为《世界之战》还是很好看的。
先说说大家风范。《世界之战》充分地体现了斯导深厚的功力。开头的叙事颇有些“小试牛刀”的意思,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镜头交待了人物之前的关系,让观众迅速进入了汤姆·克鲁斯扮演的主人公的生活之中,然后就顺理成章地以他的视角展开故事。这种第一视角的讲述方式还是很成功的,起码在几处,观众切实地感到了主人公的恐惧。
在开头,当巨大三脚战斗机器人从地下升起来时,观众可以真切地感到“无处藏身”的恐惧;而我个人认为拍得最好的是没有外星人出现的场景,尤其是在公路争汽车和码头争渡轮的两场戏,把那种“兵荒马乱”的感觉表现得漓淋尽致,让我不禁想像冯小刚的《温故1942》会是什么样子。
虽然片名叫《世界之战》,但这部片子并没有怎么表现“战”,更多的是表现小人物的逃亡,对于军队只做了非常粗略的表现,也没有表现主人公没有经历的巨大灾难,这虽然难免“省钱”的嫌疑,然而这种设定本身是完全成立了。可以说,《世界之战》中总体构架没有问题,我本人甚至认为它相当成功。很多人认为,《世界之战》的结构有问题,完全是虎头蛇尾,这话得两说。
首先有人说本片在开头出现的“大爆炸”场面后来就再也没有出现,后半部的“捉迷藏”让人感到单调乏味。我觉得斯皮尔伯格对此还是做了精心安排,中部的“捉迷藏”虽然不再有天崩地裂的大场面,然而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杀人机器和外星人现形,这对于我这样的机械和生物迷来说的吸引力大于沙石乱飞的大爆炸。导演精心安排兴奋点的变化,或许在一些很短的时段忘记了兼顾不同口味,这也是可以原谅的错误。
更多的人认为结尾没有高潮,我也持同样的看法。很显然,这是斯皮尔伯格的有意安排,他肯定也会想到有观众会对此不满,但是他的资历也容许他能乱搞一次。我本人还是比较认同那样的结尾的,“灾难莫名其妙地结束”的感觉很有意思,那些在光天化日之下颓唐行走的大机器既现实又怪异,是对“超现实”三个字的最好诠释。
《世界之战》总体上是一部好片子,但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一向以特技见长的斯老这回交了一张将将及格的卷子,爆炸破坏的镜头偷工减料,很难让“后9·11时代”的观众产生感觉;而着力塑造的外星战车和外星人的形象也缺乏想像力。另外,“大团圆”的结局也让人感到有失水准。不过,《世界之战》的最大问题还在于视角的不统一,在片子的开头和结尾,都有一段“上帝视角”的解说,然而在片中却只看到一个小人物跑来跑去,丝毫感觉不到和那种解说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一点也不是没法解决,完全可以通过一些人物语言、镜头和细节将两者联系起来,但这需要一个诗人导演才能做到,斯皮尔伯格显然不属于这一类。刘铮(北京影评人)
反方
走火的斯皮尔伯格
斯皮尔伯格一直在做电影世界的领头羊,从《终结者》、《侏罗纪公园》到《拯救大兵瑞恩》、《人工智能》,他不断创造着各种电影类型的模板,引领电影工业的潮流。这次的《世界之战》也不例外,明显想摆脱以往的外星人入侵的科幻片模式,将重点移到了一个小人物的反应,更赋予了影片庞大的哲学寓意。但是可惜斯大叔这次是“走火入魔”了,情节的硬伤和节奏的紊乱完全颠覆了他的创意,纵使汤姆·克鲁斯和达科塔·范宁这样的“金父玉女”使尽浑身力气也无济于事。
斯皮尔伯格的镜头一直在逃避,逃避那些恐怖的毁灭性场景。成本高达2.5亿,但是却有意识地让我们看不到特效所在,这种欲擒故纵的招数倒也少见。镜头一直聚焦在工人杰伊·费洛(汤姆·克鲁斯饰演)和他的家庭上,对于外星人和灾难后的城市大都是一扫而过,或者干脆只是一个背景板。斯皮尔伯格不仅开始怀疑外星人的“性本善”,也开始怀疑人类的抗击打能力。这是他第一次将外星生物描述得如此穷凶极恶,也是他第一次将希望从人类身上移开———汤姆·克鲁斯根本不是拯救美国拯救地球的SuperStar,他有的只是亡命挣扎和试图保护自己子女的一点亲情,而从影片来看,这点亲情也更多是由环境压力而被生生挤出来的。
如果说《世界之战》的戏剧张力还能彰显大师手笔,那在情节设置上简直就是伤痕累累。所有电磁设备都失灵了,却还有人能拿着DV摄像;飞机都炸得尸骸无存,它下面的汽车却能完好无缺;上前线战场的儿子莫名其妙地早早回到了波士顿……还有那个被诟病最多的粗鲁的结尾,汤姆·克鲁斯花了近两小时在不断地为活命而狂奔,原本这个基调也无可非议,可是斯皮尔伯格硬生生在最后要扭曲一下,不惜亵渎自己一直经营的流畅风格和叙事逻辑。于是,汤姆·克鲁斯摇身一变成了“英雄”,接受儿子的欢呼崇拜、前妻的盈盈爱意,如此的不可思议。诺大一个波士顿,街道倒塌,满目疮痍,为什么单单克鲁斯前妻一家人安然无恙?不但房子巍然矗立灯光温暖温馨,而且每个人都衣冠楚楚(包括其岳父母,曾主演1953年老版《世界之战》),仿佛正在等待前往一个晚宴,或者就为了这个最后的相见欢?陈谷川(广州影评人)
原著解读
超越时空一百年
要看懂《世界之战》首先要懂原著者H.G.威尔斯,要懂威尔斯还要理解达尔文和柏拉图。
在科幻文学史上,不少批评家都认为威尔斯是兼具柏拉图和达尔文特点的作家。说他像柏拉图,是因为他继承了“理想国”的理念,只不过反其道而行之,笔下净是些“反乌托邦”的社会。而称其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无非是他秉承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并将其推广至人类社会。这在他的史学著作《世界史纲》中亦有反映。
比威尔斯早出生54年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正赶上大规模使用蒸汽机的工业革命。无数人的颠沛流离让狄更斯发出“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的无奈嘲讽。
与之相仿,威尔斯不但耳闻目睹着广泛应用电力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冲击,更生活在大英帝国由盛转衰的维多利亚时代。1898年问世的《世界之战》可谓生逢其时,不但描摹了那个时代的光景,也隐喻出后世可能的危机。因此,即使斯皮尔伯格把时空从一百年前的伦敦置换为21世纪初的波士顿,也丝毫不会削弱洋溢在原著中的浓浓寓意。赵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