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前一天,李安曾惦记过“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小金人。因为那是华人导演,甚至全亚洲导演尚未打破的零的纪录。
在华语影坛举步维艰的时候,李安用实在的作品,在电影人公认并向往的最高殿堂———奥斯卡,留下了层层烙印。这是19岁时,当李安以第108个志愿考入台湾艺术大学时,不曾想过的。
20年前,初到纽约闯荡时,他只能在朋友家中打地铺;他曾经失业六年;他曾经在台湾,为了赶赴录制一档电视节目,在经纪人摩托车抛锚后,步行前往指定地点。翻开李安的简历,与如今风光无限的他悖论似的过往历历在目。
唯一能够见证李安是有能力成为一个出色导演,配得起时下他家中珍藏的多座“最佳导演”奖杯的,是李安在纽约进修时的一段经历。据说那时候同学们都以他马首是瞻。因为明明上午还是同学邀请李安为自己的毕业作品担当灯光师,到了下午,李安已经成了那个剧组的总导演。
李安的生活基本都与电影有关。小时候每个星期都会去电影院看一遍台湾版的电影《梁祝》。如今唯一的体育运动也不过是早上练习一遍太极拳(《推手》),据说这样可以帮助他静心地思考电影。
平时温文尔雅的李安会因为胶片预算的问题,一个人在房间踢打墙壁。更会在作为导演时,苛刻要求演员,不给加倍努力的章子怡一个鼓励的拥抱。
如果说《卧虎藏龙》是李安学会了用好莱坞模式表达东方武侠情怀,那《断背山》就诚如他所说,是学会了好莱坞的制片模式。1400万美元的投入,最终实现了目前全球超过了1.3亿美元的票房回报。而目前,李安的身价也不再是100万美元能够囊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