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系列临50年拐点 导演坦称受蝙蝠侠影响

2013年01月23日07: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邦德回到寂寥空旷的童年的天幕猎场,完成重生。 CFP供图
永远是紧身小西服。
皮尔斯·布鲁斯南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邦德。
肖恩·康纳利是英国人心中的最佳邦德。

  临50周年拐点 007新片陌路亦英雄

  如果按照《皇家赌场》和《量子危机》的套路模式,这可能不是一部你想象中的007影片。面对观众既定的期待,在007系列诞生50周年这个转折点上,《大破天幕杀机》是一部里程碑式007影片:面对新时代的各种挑战,邦德这类面临末路的特工应该何去何从?特工片到底要怎么拍才有点新意、脱离打打杀杀的老路?

  1月21日《大破天幕杀机》在中国内地首映当天,本报广娱大本营邀请50位读者免费欣赏影片。不少读者认为,007新片在剧情、模式上既尊重传统、怀旧复古,又对传统来了一番颠覆。邦德告别了左拥右抱邦女郎、出入豪车的浮夸路线,上演了一套“英雄逢末路、路在身后身”的“走心”戏码。专题策划:徐晖 撰文:本报记者王振国

  英雄逢末路 007尚能饭否

  “特工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

  从丹尼尔·克雷格接手主演开始,007系列影片摆脱以往的风格,无论男主角外形还是故事情节。在007系列影片诞生50周年之际,《天幕杀机》无疑走得更远。

  《天幕杀机》不断地暗示着观众,时代在转变,世界在改变,一切新时代的旧东西,将面临冲击。影片以讽刺手法表示,时势逼人,邦德甚至包括他所在的军情六处特工组织已过时,大反派席尔瓦以一句“都什么年代了,还英国、军情六处呢,你活在一片废墟里。”暗示了对方的日薄西山。

  邦德在全片80%的时间里都是一个苦涩的失败者,一个重伤后差点“被下岗”的特工,惨遭M女士抛弃,他所在的军情六处也遭到暴风骤雨式袭击。在序幕打斗中,邦德并未如观众期待的那样牛刀小试、旗开得胜,而是从一开始就显出力有不逮;他在上海跟踪敌人时虽然攀上了电梯,却差点失手坠落;关键线索人物坠楼时,他也救不了对方;他甚至通不过军情六处的体能测试,跑起来气喘吁吁而且枪法奇差。

  影片还引用一个小故事,将邦德和大反派席尔瓦比喻为自相残杀的老鼠,更加凸显了邦德这类特工走不出的困局。作为前特工,席尔瓦同样也是军情六处和M女士的弃子,失手被捕之后遭受严刑拷打,不得不吞下氰化物假扮自杀脱身,但毒物腐蚀了他的口腔,让他不得不长期戴着牙套。贾维尔·巴登演出了席尔瓦摘除牙套时的凄凉感,渲染了这个极端的叛逆与破坏者身上的悲剧色彩,不少观众对他的同情甚至还多于对邦德的同情。

  路在身后身 告别前世过好今生

  “老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

  导演萨姆·门德斯打破了邦德以往的光鲜幻象。观众从来没见过这样颓废的邦德,这样哀伤和自我困惑的邦德。邦德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特工。凡是人都有过去,都有情感。邦德的身份曾是可靠的情人、悲痛的丈夫,这一集中他换了个新的身份:叛逆的儿子。面对挫败,邦德采取返身策略,在空间上回到象征日不落帝国辉煌过去的苏格兰,在时间上回到童年,反思成长问题,他才开始懂得如何当一个真正的英雄。

  影片为观众揭开了邦德神秘的童年,回到苏格兰偏远的天幕猎场。电影以含蓄的方式告诉观众,邦德也是有过去的,他的父母葬在天幕猎场附近的教堂,从墓碑上邦德妈妈的法国姓氏可以看出,他也是移民后裔。他从小就是孤儿,这样的人最适合当冷酷的特工,M女士则扮演了妈妈的角色,邦德一切听令于她,但心理上却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跟大反派席尔瓦一样属于“问题儿童”。

  “老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在邦德告别惨痛童年阴影、重振雄心的心路上,影片处处体现了怀旧的主题:车还是要老的好开,刀还是要比枪好用,特工也还是老的好。Q博士提供给邦德的新装备是10多年前就出现过的传统指纹手枪以及一台传统的无线电。最后一战发生在地处苏格兰的老房子,作战方式是古典的游击埋伏。邦德在这场大决战中用的是100年前的猎枪,继承自他的父亲,他给反派最后的致命一击靠的是刀子。作为一个老特工,时代在变,邦德却万万不会变,绅士风范与身上的骑士精神始终值得保留。

  形式:既怀旧复古 又颠覆传统

  “你这样疲于奔命、追追逐逐,有什么意义?”借助大反派席尔瓦的台词,《大破天幕杀机》也提出了疑问:特工片到底要怎么拍才有点新意?在脱离打打杀杀的老路之后,该片回归了传统,既怀旧复古,又对传统来了一番颠覆。

  按照007影片传统的套路,开篇必定来一场追杀戏,由邦德的一个收尾动作化作主题曲MV,正片之后必定是反派占据上风,随后邦德结束假期,根据M女士的任务简报,到Q博士处领取武器,之后与邦女郎共同作战。

  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前两部007影片《皇家赌场》、《量子危机》并没有按照这个套路出牌。但《大破天幕杀机》却回归这个工整有序的模式。比如,席尔瓦保持了大反派“抓邦德而不杀”的老习惯,跟从前的魔鬼党党魁的做法一模一样。从《诺博士》开始出现的赌博戏,也照例成为动作场面间隙的点缀。在新一集中,克雷格甚至上演了一幕邦德的拿手好戏:用取巧的小伎俩而不是蛮力毁掉敌人的大杀器,仅仅用两个煤气罐就解决了席尔瓦雇佣军的武装直升机。

  虽然《大破天幕杀机》遵照007影片的传统模式,但却没有例行公事,在剪辑节奏和镜头上非常现代。如在摄影方面,与过往的007影片相比,画面变得迷离。邦德在上海高楼上、水母LED荧光里肉搏的剪影,与其说是在打斗不如说是在舞斗。苏格兰猎场大战一幕,黑夜里火光染红冰河,朦胧火焰中邦德的剪影,让观众感觉邦德在出生之地获得了重生。

  明显模仿《蝙蝠侠》

  本报记者在读者观影过后进行了回访。有读者认为,007新片模仿克里斯托弗·诺兰《蝙蝠侠》三部曲的痕迹比较明显。根据影片揭示的身世,邦德跟蝙蝠侠一样也是有钱人贵族的孤儿,父母双亡给他留下心理阴影,同时还留下一所大别墅,最后邦德在与大反派的决战中炸毁了别墅,原因是反正他也不喜欢这处大屋。这些情节跟《蝙蝠侠:侠影归来》非常类似。《大破天幕杀机》的大反派席尔瓦故意被007逮到,打入军情六处内部,然后实现他的真正目的,实施报复行动,这个桥段也来自《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小丑”智慧的启发。不过,导演萨姆·门德斯公开承认,新一集007影片确实受到了诺兰蝙蝠侠影片的启发。

  看不到激情戏和高科技武器

  每一部新的邦德出炉之后,影迷们都在翘首等待新片在“kiss-kiss-bang-bang”(恋情+枪战)上如何玩新鲜花招。但邦德电影的不少传统元素在新007影片中消失了。比如香车、美人、高科技小玩意儿等等统统没有,或者说来了一番颠覆。正在观众期待一段激情床戏之后邦德抱着邦女郎大团圆结局之时,贝纳尼丝·玛尔洛扮演的澳门性工作者赛芙琳露了几脸、不到10分钟就被一枪毙命,可谓打破了旧传统。另一位邦女郎伊芙则自始至终与邦德保持了同事关系。

  007影片的不少看点就是那些现实中没有的武器,比如隐形战车等等。有读者抱怨,在新片中看不到这类高科技武器。而看到Skyfall(意为“天幕坠落”)那么霸气的名字,原本有观众期待它作为终极秘密武器亮相,但最后发现这个词居然指代的是邦德的老家,而不是威胁众生的大杀器。

  英式俏皮话很有趣

  有读者表示,片中英式俏皮话不错,比如邦德奋力攀上已经开车的地铁,一对伦敦老夫妇目瞪口呆地说“他一定很着急回家”,打趣效果最为明显。

  历任邦德

  共有6任演员出演过邦德。根据英国某杂志最新调查,第一任007扮演者肖恩·康纳利以45%的支持率荣居榜首,成为最佳邦德。丹尼尔·克雷格则以27%接受调查者的支持排在第二。

  影迷们最怀念的邦德,要数肖恩·康纳利、罗杰·摩尔二人。第1任007肖恩·康纳利曾7次扮演过邦德。他1930年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主演的007影片包括《诺博士》、《来自俄罗斯的爱情》、《金手指》、《霹雳弹》、等。第3任邦德罗杰·摩尔同样很受欢迎, 1927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曾7次扮演过邦德,包括《生死关头》、《金枪人》、《海底城》、《太空城》、《最高机密》等。

  邦德的其他扮演者还包括乔治·拉赞贝,他来自澳大利亚,主演了第6集007影片《女王密使》。出生于英国威尔士的提摩西·达顿则主演《黎明生机》、《杀人执照》等007影片。

  丹尼尔·克雷格的前任皮尔斯·布鲁斯南出生于爱尔兰,4次出演邦德,主演的邦德片包括《黄金眼》、《明日帝国》、《纵横天下》、《择日再死》。

  星八客

  重温英雄梦

  邦德老了。

  在邦德电影五十岁这年,007的枪法不再精准,体能测试也不合格,甚至被年轻人Q嘲笑OUT了。但他仍然忠心耿耿,危难关头总会出现,毫无畏惧地与敌人斗智斗勇,状况百出却总能化险为夷。

  时至今日,邦德电影在内容上已黔驴技穷。驾车追击敌人,在即将穿过山洞的火车车顶与敌人打斗,在地铁人流里跟踪敌人,这些桥段也已不再新鲜。

  只是影院还是坐得满满的。我想多数人看邦德大概是一种怀旧。邦德是老了,OUT了,也许该退休了。但是他传统英国绅士的风度,肌肉发达的身材,对付敌人的无所畏惧还是很MAN很迷人。在影院里的两个小时,我们欣赏的不是场面不是情节,而是想重温一下久违了的英雄梦,YY一下如果生活中有这样一位MAN该有多好。(時秀芙)

  刚刚爱上

  不要离开

  虽然英国民众眼中的最佳邦德是肖恩·康纳利,但中国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007,应该是从皮尔斯·布鲁斯南开始的,他演的四部007刚柔兼济、风流儒雅到极致。而生活中他对前妻(已病故)的一往情深,也为他的魅力加分不少。

  所以,当布鲁斯南卸任,长相粗犷、目光锐利、一头金发的“土豆头先生”丹尼尔·克雷格上任时,笔者曾非常失望。

  先入为主,往往有误。如果说《皇家赌场》的横空出世,让克雷格赋予了以往007所没有的壮硕、强悍、性感野兽等特质;那么,在怀旧感颇浓的《大破天幕杀机》中,众多的内心戏,让在寂寥情境下的克雷格,更平添了几分撩人魅力,让人不由自主地爱上了他。

  克雷格找回了邦德的幽默和有趣。他穿着各种英伦风的紧身西装跑来奔去,硬朗、整洁、干净,他的强壮肌肉被刻意收藏起来,只为在脱掉时给观众一阵狂喜。

  据说,克雷格将接拍下面两部007,这是一个让人欣慰的消息。刚刚爱上,不要离开。

  (张素芹)

  邦女郎

  弱爆了

  与其他间谍系列电影不同,007系列里英雄配美人的故事可谓是男女观众通吃,不仅有帅气与智慧并重的邦德,每次性感美艳的邦女郎一出现,更是让不少男观众口水直流。邦女郎一向戏份不重,却一直是007系列电影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本集007中,丹尼尔·克雷格依然以其完美的肉体、冰蓝如梦的电眼、硬汉柔情的腔调让人兴奋得尖叫。但对于男性观众来说可就要失望了,因为这次“一正一邪”的两位邦女郎简直弱爆了。法国名模贝纳尼丝·玛尔洛不够性感,一直期望她与邦德上演的感情戏份也草草收场。而另一位女特工Eve,外形除了干练还是干练,偶尔出现一下就啰里吧嗦,与以往神秘的“邦女郎”形象相差甚远。如果说已过不惑之年的丹尼尔·克雷格在年龄、外表上已不占优势,但起码人家还有个老当益壮的好身手,但如果邦女郎连外貌都不够养眼的话,那几乎就没什么看头了。

  (黄岸)

  忠诚是他的特质

  大银幕上几个经典特工形象的特质各有不同。跟处处怀疑、追寻答案的伯恩相比(《谍影重重》),007最根本的特质是忠诚:除了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他几乎很少做有关“行动的意义”的过度思索,多让老板省心(前提是他的老板M女士人还不错)……不过这集《大破天幕杀机》里偏偏跳出一个内心复杂的反派,在尾声冒出一句具有解构式杀伤力的话:“All this jumping and fighting,it's exhausting。”这就好像一个聪明人在问猛男007:“你老是打打杀杀的,你不累吗?你为了什么?”答案是:007不累,因为他忠诚、刚毅、无所畏惧,而且他很少考虑为什么。

  (戴雨静)

  写给中国的情书

  007这次抓恐怖分子抓到了上海和澳门,有意无意间捧了一把飞跃发展的中国经济。在黄浦江畔登穿云破雾的玻璃大厦,他勇斗悍匪;在龙灯飞跃的湖面上,他乘花船过龙门,双眼乱瞟的是穿旗袍的东方女侍应;就连女助手为007剃胡子这么香艳的一幕,都发生在充满中国情调的豪华客房里……这些中国元素,是写给中国观众的又一封情书。 (林虹汝)

(责编: Gracetot)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