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本-拉登》欲去政治化 主题立意难脱离

2013年01月31日10:36  新京报 微博
《猎杀本-拉登》 导演:凯瑟琳-比格罗 《猎杀本-拉登》 导演:凯瑟琳-比格罗

  虽然凯瑟琳·比格罗在编拍《猎杀本·拉登》时极力“去政治化”,但是当最激烈的突袭高潮逼近时,整部影片的立意还是不可避免地落到了核心的“美国利益”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杰西卡·查斯坦饰演的玛雅,这个无比敬业的CIA女干探,她的职业理想从一开始就与国家、军队和政治家绑定在一起。面对恐怖主义,她就像是狙击步枪的瞄准器,然而决定权的扳机并不在她手中,开枪与否,还在于底层员工触不到的“高层”。当12年的工作指标突然结束时,等待玛雅的不仅是兴奋和激动,更是一份茫然若失,比格罗的镜头就是要抓住那流泪的瞬间,与《拆弹部队》一样,面临着个人命运的重新抉择。

  从女探员的工作经历着手,用纪录片的手法来重现国家行动,《猎杀本·拉登》在影像质感上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而在情感诉求上,可以看出作为女导演的比格罗,始终与玛雅站在一条战线上。她(们)的工作可以达到最专业的级别,终于获得了男性主宰社会的认可和敬意,一如行动队长向总部的报告“CIA专家已经确认目标”。这份点头拍板的荣誉,就是颁发给她的勋章,足以向总部的官僚们证明自己这12年的工作成绩。相比“猎杀本·拉登”的行动细节,情报处理工作的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更加现实,更能激起观众的共鸣和同情,毕竟眼前难缠的上司和扯皮的制度,总能让人想起每天重复的“办公室政治”。本·拉登是直接被击毙,还是先用妻子做了人盾,这在事后官方、媒体和现场士兵的纪录中并不一致,反正在影片高潮之前,全世界都已知道他的确是死在那个屋子里了,悬念只在于当事人内心。

  比格罗选择了最直接,最原始的方式复原场景,低分辨度的主观镜头,表现的是异常顺利的行动过程,这从侧面也证明了玛雅对情报的准确处理和时机的敏感把握。《猎杀本·拉登》并没有追逐于杀戮与酷刑的“正义性”,查斯坦消瘦的面容上只写着“执著”二字。

  □董铭

  ■ 导演谈

  记者:电影中的“虐囚”场景引发了很多争议,你为何要拍这段?

  凯瑟琳·比格罗:毫无疑问,用虐待的方式获取情报是极具争议的行为,但我们决定拍摄这段情节却没有任何争论,因为这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搞艺术的都知道,描写一种行为不代表认可这种行为,否则的话,画家都不能画残酷、作家都不能写犯罪、电影都不能拍战争了。本·拉登被找到是由于一系列巧妙的调查工作,酷刑在早期确实使用过,但这不代表它是找到拉登的关键,它只是这个故事中我们不能忽视的一部分。

  记者:影片结尾让人回味,能说说你的用意吗?

  凯瑟琳·比格罗:玛雅这个女人花了12年去追踪一个人,最后她成功了,但她并没有胜利,因为她现在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做什么?她一下子失去了目标、生活的意义。不仅是她个人,整个国家也是这样。这个结尾对我、杰西卡还有我们所有人都是一个有意思、又有点忧伤的结尾。

  编译:尼莫

(责编: 素雨)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