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媒娱乐业2013八大现象:大片成黑洞

2014年01月02日18:24  综艺报
耗资高达2.2亿美元的《独行侠》在北美只报收8930万美元 耗资高达2.2亿美元的《独行侠》在北美只报收8930万美元

  文/晓毅 

  2013年的好莱坞,变局不少。

  电影圈里,事前被看好并寄予厚望的作品,如《独行侠》《环太平洋》等高成本大片纷纷落马,虽然好莱坞如今每个电影项目都需要经过多层慎重考量才能最终敲定,但巨额亏损的大坑仍然如定时炸弹般不知何时会爆出一个。

  巨亏项目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多起电影公司高层的人事变动。好莱坞电影公司的执行董事、金融专家以及股东们都充满危机感,视效大片不再是砸钱做电脑特效就能赢来票房盆满钵满。而小成本恐怖片却异军突起,佼佼者当属温子仁导演的《阴儿房2》,这部电影凭借去年第一集的超好口碑,以仅仅500万美元的投资赢回超过1.5亿美元的票房回报,回报率达到30倍以上。

  电视业内,传统播出模式多年的统治地位遭遇以Netflix为首的新势力的强有力挑战,9月份的艾美奖上,Netflix的原创剧集《纸牌屋》一举获得9项提名并最终让大卫•芬奇摘得剧情类最佳导演。而在刚刚揭晓的金球奖提名名单中,这部政治题材剧集也拿下4项提名,超过AMC频道多年的奖项宠儿《绝命毒师》——不管最后得奖与否,2013年被谈论最多、制造出最大话题的剧集,非《纸牌屋》莫属。

  与此同时,YouTube、Hulu、亚马逊等网站也都以Netflix为榜样,伺机加入原创内容之战。目前美国各大广播电视网以及诸如HBO等有线台目前仍是荧屏上当仁不让的主流,但随着新势力的不断壮大,甚至连尼尔森公司都开始研发如何将流媒体播放量纳入收视测算数据,谁又能预知明年好莱坞电视界会出现怎样的新格局?

  2013年,没有出现如鸟叔那样风靡一时的网络流行现象,人们对网络营销这事儿越发习以为常,所以也表现得越发冷静,但临近年底时,索尼公司PlayStation4和微软XBOXONE的先后脚上市发售还是在游戏迷中掀起不小动静,这场次时代主机之争也宣告了历史最悠久的游戏厂商任天堂已无奈地退出战局。

  现象1 大片巨亏

  文/马巍

  耗资高达2.2亿美元的《独行侠》在北美只报收8930万美元。

  最近两年,好莱坞大片厂在大片领域的“失算”有增多之势,不少公司旗下的高预算项目都出现了巨额亏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当属2012年初迪士尼的《异星战场》(JohnCarter)。该片仅制作费就花了2.5亿美元,上映后的北美票房却只有可怜的7308万美元,海外市场也仅有2.11亿美元。《异星战场》单片的惨败为“米老鼠”去年的财报挖出了一个高达2亿美元的深坑,也直接导致了公司制片部门负责人里奇•罗斯(RichRoss)等高管卷铺盖走人。

  作为美国电影工业的代表性产品,好莱坞大片一向是投资计算最为精确的领域,在市场上也向来鲜有失手。然而,正当业内认为《异星战场》只是个意外的时候,2013年迪士尼又一部耗资高达2.2亿美元的项目遭遇大败——约翰尼•德普主演的《独行侠》(TheLoneRanger)在北美只报收893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也只有2.6亿美元。该片带来的亏损直接让《钢铁侠3》刚刚创造的大笔利润化为炮灰,与迪士尼合作多年的金牌制片人布鲁克海默(JerryBruckheimer)也被迫结束合约。

  2013年倒霉的远不止一家,好莱坞各大片厂今年都出现了巨亏大片。例如另一家豪门华纳,《环太平洋》(PacificRim)的亏损过亿,耗资1.95亿美元的《巨人捕手杰克》(JacktheGiantSlayer)全球票房更是不到2亿美元。环球公司花费1.3亿美元打造的《冥界警局》(R.I.P.D。)则是上映前就在业内被传为雷片,公司干脆选择了宣发上的放弃,结果该片全球仅收7832万美元。

  索尼也流年不利,2013年在大片领域全军覆没,投资1.3亿的《重返地球》(AfterEarth)全球仅收2.4亿美元,另两部准大片《惊天危机》(WhiteHouseDown)和《蓝精灵2》(TheSmurfs2)也都卖座欠佳。

  好莱坞大片亏损户增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影片成本的持续攀高。《环太平洋》虽在北美表现欠佳,但全球票房仍超过了4亿美元,但这个成绩还是远远不够,因为该片光制作费就花掉了1.9亿美元,加上如今的好莱坞大片很多都还需要投入大笔的宣传费。这样算来,制作费2亿的项目全球票房要到5亿以上才能算是基本安全。

  另一方面,近年来好莱坞大片对视觉和特效的依赖度进一步上升,创作本身的下滑更趋明显。如今好莱坞的优秀编剧都奔赴美剧战场,电影领域的剧本和故事质量明显下降,尤其是以视效为核心特色的大片,同质化倾向愈发严重。

  其实和《异星战场》不同,今年的亏损大片并非都是众口一词的烂片,比如《独行侠》的娱乐效果就还不错,票房差的原因,除了西部片的式微,《加勒比海盗》系列那一套在经历了十年密集开掘后也已经让观众开始审美疲劳。华纳的《环太平洋》在媒体中甚至是好评如潮,其北美票房不佳除了发行方华纳与制作方传奇影业的分手这个场外因素,似乎也只能归结为题材对本地观众的号召力不再。

  从2013年的情况来看,越是视觉份量吃重的领域,出现的大片亏损户越多,其中幻想类题材堪称重灾区。2013年3D动画片失手的也有增多,除了《蓝精灵2》,梦工厂动画的《极速蜗牛》(Turbo)和蓝天工作室的《传奇》(Epic)也卖座不佳。好莱坞的科幻题材今年更是集体萎靡,《重返地球》《遗忘战境》《极乐空间》这些有大明星领衔的一线制作票房在北美市场票房都未能过亿,而去年宣布破产的知名特效企业数字王国在制作方面的最后一博、投资过亿的《安德的游戏》(Ender'sGame)最终在全球市场只有可怜的8747万美元进账。

  好莱坞大片领域出现的风险上升也蔓延到了中等制作领域。2013年华纳投资6000万的警匪片《匪帮传奇》(GangsterSquad)全球票房1.05亿,必亏无疑。前两部大火的《宿醉3》今年票房也是一落千丈。青少年题材改编热在2013年缺乏建树,花费6000万美元的《美丽生灵》(BeautifulCreatures)只挣回了6005万美元,而成本4000万美元的《宿主》(TheHost)在全球市场也总共只卖出了4823万美元。

  之前,两位票房大片的缔造者——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曾公开预言好莱坞的大片模式可能会破产。虽然这被一些人视为危言耸听,但好莱坞大片的运营确实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危机或许不会立刻集中爆发,但是问题正在积累,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日益加深也会加剧很多隐患。当然,眼前好莱坞大片的市场依然广阔。在接下来的2014年和2015年,各主要公司手中的新项目仍连绵不绝。

  现象2 高层地震

  文/翌安

  华纳:过去两年,华纳的三位高管——分管数字家庭娱乐的凯文•特苏哈拉(KevinTsujihara)、分管电影业务的杰夫•罗宾诺夫(JeffRobinov)和分管电视业务的布鲁斯•罗森鲍姆(BruceRosenblum)一直在为华纳CEO的职位明争暗斗,三个人各有所长,难分高下。在内斗最为激烈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期待母公司时代华纳总裁杰夫•比克斯(JeffBewkes)做出裁决,可比克斯始终在“围观”,并表示:“我相信他们自己会处理好。”直到2013年1月28日,杰夫•比克斯终于宣布:凯文•特苏哈拉将成为华纳下一任CEO。3月1日,特苏哈拉正式挂帅上任。

  虽然好莱坞普遍不看好特苏哈拉执掌华纳,但杰夫•比克斯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要保持华纳数一数二的地位,必须率先求变,特苏哈拉有着多年的家庭娱乐及数字领域的背景和经验,比克斯寄望他能引领华纳改变好莱坞的游戏规则。随着特苏哈拉的上任,仍留在华纳的杰夫•罗宾诺夫逐步被架空。布鲁斯•罗森鲍姆则于6月17日迅速加入了与华纳刚刚分道扬镳的传奇影业,成为其新组建的电视部门的老大。

  迪士尼:2012年,迪士尼总裁鲍勃•伊格尔(BobIger)放弃了里奇•罗斯,转而任命前华纳兄弟影业总裁阿兰•霍恩(AlanHorn)为迪士尼电影制片公司新主席,之后迪士尼公司的高层一直比较稳定。不过在2013年6月,曾打造过《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的金牌制作人杰瑞•布鲁克海默却因《独行侠》的亏损宣布不再与老东家迪士尼续约,双方的合作明年正式结束。就此,一段从上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在好莱坞堪称最成功的一段合作关系宣告完结。迪士尼方面的解释是公司今后将把发展重点放在迪士尼、皮克斯、漫威和卢卡斯影业上面,而布鲁克海默则正在寻求制作一些“更成熟”的作品。在合约到期前的时间里,迪士尼和布鲁克海默将完成之前定下的工作项目:其中包括《加勒比海盗5》和《国家宝藏3》(NationalTreasure3:TheMysteryofStarRock)。

  索尼影业:在今年夏天的电影《重返地球》和《惊天危机》表现不佳后,索尼全球市场总监马克•韦恩斯多克的职位被全球营销部门主管奈杰尔•克拉克取代。前福克斯联合主席汤姆•罗斯曼(TomRothman)离开福克斯后加入索尼旗下,负责管理哥伦比亚三星影业。目前索尼是六大电影公司中除迪士尼外惟一的没有金融合作伙伴的公司,所以减小电影投资,找到共同投资的合作人是索尼娱乐公司当前最大的目标。

  环球影业:9月3日,当环球影业总裁亚当•弗格森(AdamFogelson)宣传完新片《极速风流》(Rush)回到加州时,意外地得知自己已经丢掉了公司总裁的工作;接管公司日常工作的是“空降”而来的原NBC环球公司董事长杰夫•希尔(JeffShell)。这一人事变动让不少人猝不及防。毕竟弗格森在电影行业摸爬滚打多年,而来自康卡斯特的杰夫•希尔原是NBC环球国际(NBCUniversalInternational)公司总裁,主要负责海外电影市场的推广和发行,此前还曾经负责康卡斯特有线电视网的运营工作,更确切的身份应该算是个电视人。

  诚然,让一些鲜少或者毫无电影制作与发行经验的高管接掌电影公司并非偶然,如今的电影公司越来越多地被一些具有更加广阔而敏锐眼光的高管执掌着。

  除此之外,在环球影业担任了18年总裁及首席运营官的朗•梅耶(RonMeyer)被提升为NBC环球的副总裁,任职期限至2017年。唐娜•兰格利(DonnaLangley)升任环球影业总裁,同时负责焦点影业(FocusFeatures)的管理事务。

  现象3 美剧新势力

  文/晓毅

  2013年的第65届艾美奖上,视频网站Netflix获得了14项提名,其中由大卫•芬奇执导、凯文•史派西主演的政治题材剧《纸牌屋》除获得剧情类最佳剧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提名外,曾两度捧起奥斯卡小金人的大卫•芬奇也首次入围艾美奖最佳导演,并最终折桂,《纸牌屋》成为第一部闯入艾美奖重量级奖项提名的网络自制剧,标志着美国权威电视奖项对网络剧的认可。

  在旗下《纸牌屋》《铁杉树丛》和《发展受阻》等原创和复活剧集获得艾美奖提名后,Netflix宣布将继续扩大涉足原创内容的领域——Netflix目前已经成为网民观看一些深受喜爱、但是播出渠道不太丰富内容的平台,这当中就包括了纪录片和喜剧脱口秀等。Netflix曾承诺每年至少推出5部原创剧,而这一数字将在2014年扩大到10部。“在HBO变成Netflix之前,将Netflix发展成为HBO。”Netflix的首席内容官特德•萨兰多斯(Ted-Sarandos)毫不掩饰野心。而根据Netflix在10月底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其国内付费用户量总计已达3110万,超过了竞争对手HBO。

  Netflix当然不是惟一觊觎着从传统电视市场上分一杯羹的,早在2010年11月,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就创办了亚马逊工作室(AmazonStudios),并将其定位成“未来的电影工作室”,现在电影行业的组织和决策都在好莱坞一个地方,亚马逊希望发现与众不同的声音。2012年底,亚马逊就宣布计划制作原创情景喜剧,将前期拍摄的短剧发布在自家的视频服务上,用来试水观众的反响。亚马逊工作室的总监罗伊•普莱斯(RoyPrice)透露,目前不缺少故事,在原创计划公布后,他们已经收到了2000多个编剧提案。“没有理由不对这种在网络视频领域的新冒险感到激动。”

  普莱斯说。“我们期待与亚马逊的创新团队一同合作,推出优质的电视剧。”尽管亚马逊在制作投入方面不及Netflix,但亚马逊的优势是在数据方面的利用,可以随时通过Amazon.com上获得用户喜欢购买的电影和电视剧。此外,1998年亚马逊收购的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也为其影视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平台。

  今年12月,亚马逊工作室宣布将在2014年全部制作4K超高清原创系列片,其中2014年第一部大型电视系列片将采用4K技术制作,目前工作室已为2014年播出季预订了多部试播集,包括由上世纪90年代热播科幻剧《X档案》制作人克里斯•卡特(ChrisCarter)担任编剧的《此后》(TheAfter)。

  以Netflix和亚马逊为代表的,有着强烈内容发展意愿的“原创新势力”,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为美国消费者打造出一个全新世界,也许说他们会加速传统广播电视业的衰落还尚显武断,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将迫使优质的传统电视媒体尝试更多元化的流媒体服务,得益的无疑是电视观众。

  现象4 4K超高清兴起

  文/翌安

  2013年6月,国际足联宣布考虑放弃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使用3D转播技术。此前国际足联曾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时首次采用3D转播技术,在64场比赛中有25场实现了3D转播,短暂地在球迷和技术控中掀起观看“3D足球”的热潮。然而就后来的反馈看,高额的技术投入和不够便捷的观看途径使得3D转播发展遭遇了瓶颈。

  国际足联的决定也与ESPN叫停3D频道不无关系。ESPN在2011年2月宣布推出全年24小时播出的3D频道,成为在电影《阿凡达》后美国出现的第9个3D电视频道。彼时电视生产厂商们也争相推出了3D电视机,ESPN更是曾预言电视行业将掀起一场“3D海啸”。不过,行业的叫好和观众的叫座无法等量代换。事实证明没有多少消费者愿意多花200美元购买一套具有3D功能的电视机,而且收看3D电视还要佩戴专门的眼镜,很多人感觉3D效果并未明显提高观看体验。

  放眼望去,曾被业界寄予厚望的3D电视正在遭遇寒冬:BBC暂停试验中的3D项目;ESPN年底前停止在有线电视网等播出的收费3D电视频道“ESPN3D”;澳大利亚付费电视提供商Foxtel已经取消其3D频道;而更早的去年初法国CanalPlus已停播其3DTV试验频道。

  在3D电视渐渐黯淡的背景下,4K超高清电视却方兴未艾,而且是地面、有线、卫星三管齐下,有望成为未来电视的主流。在美国,4K高分辨率更被普遍视为3D的合理替代品。

  ESPN的发言人表示,在不久的将来,运营商将继续努力以4K超高清格式生产体育录像、图形和其他内容。在今年年初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众多厂商都展出了自己的4K乃至8K的超高清电视新品。ESPN表示,超高清体育频道是未来发展方向,ESPN和许多电视台一样正在尝试建设4K电视频道。

  就在国际足联宣布考虑放弃对2014年巴西世界杯进行3D转播的同时,巴西世界杯合作伙伴索尼在被视为世界杯预演的国际足联联合会杯(FIFA'sConfederationsCup)上尝试了4K超高清直播技术。拉丁美洲最大的电视台、拥有巴西世界杯独家转播权和2016年里约热内卢夏季奥运会转播权的环球电视台(TVGlobo)已经对超高清直播测试了两年,以便为这两项赛事的转播做准备。此外据报道,日本政府承诺在2014年7月发射一颗超高清服务卫星,提供4K电视信号,而世界杯决赛恰好将于7月13日举行。超高清现场直播的其他方面也已经测试过,直播设备生产商EVS将在2014年向HBS提供服务器与重放系统,它已经在日本足球赛事中测试过4K现场直播性能。

  9月份在德国举行的柏林国际消费类电子展(IFA)上,全球各大电子消费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新品,而3D功能已经不再是各大电视厂商宣传的重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4K超高清电视。在与大屏幕、智能化等因素的结合的情况下,本就“天生丽质”的4K电视更加有了施展“才艺”的空间。厂商们相信4K电视逐步进入普通家庭只是时间问题。

  令人惊讶的是,在3D游戏大行其道的今天,游戏硬件厂商AMD和NVIDIA对“3D行将过时”也有同样观点。AMD认为,3D立体的未来在电影院里,但也只有一部分电影值得做成3D,并不是每一部都得这样。AMD新系列显卡将会正式支持4K分辨率下的超高清游戏。更大的像素和更好的画质,也许这才是游戏玩家们真正想要的。

  现象5 低成本恐怖片“还魂”

  文/马巍

  恐怖电影一直是美国电影的重要类型。在2013年的北美市场上,这一类型的市场分量有明显上升——在今年迄今为止已产生的39个周末票房冠军中,低成本恐怖片占据了其中6席,正好是去年的2倍。其中1部为翻拍片,2部为续集,其余3部是原创题材,但相同的一点是,这6部影片均属地道的低成本制作,没有任何大明星领衔。

  实际上,低成本恐怖片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周末票房都行情看涨。一方面,恐怖片本身即是一个市场相对稳定的商业类型,观众群相当稳定。除了影院市场,这类电影在音像等领域也有较好收益。加上近年来3D技术在该领域的迅速普及,使得低成本恐怖片的回潮成为一个全球现象。

  此外,相对于需要大量视效的魔幻、科幻等类型,恐怖片所需的投资要低得多,投资性价比高,市场风险也较小。以好莱坞2013年摘得周末冠军的这6部影片为例,即便是性价比最差的《德州电锯杀人狂3D》,票房也是预算的近4倍。而马来西亚华裔导演温子仁今年的两部作品都创造了丰厚收益。其中《招魂》投资2000万美元,全球票房超过3亿美元,影片一举跻身超自然题材恐怖片历史卖座榜的第5名。而续集《阴儿房2》虽然票房只有前作的一半,但投资回报率更高,影片以区区500万美元的投入换回了高达1.5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市场行情的看涨自然带动了低成本恐怖电影产量的上升。不过另一方面,其市场经营的高性价比,前提毕竟还是建立在对成本的极力压缩上。受制于小本经营,低成本恐怖片往往粗制滥造,这个领域堪称商业烂片的大本营之一。不过,就创作品质而言,今年美国的恐怖小片中倒是出现了几部相对不错的电影。例如走科幻、惊悚路线的《人类清除计划》,虽然整体依然难脱B级片的格调,但该片对一个人人自危社会的压迫气氛营造得较为成功,也具有一定的现实讽喻意味。

  就作品性而言,今年的美国恐怖片中最突出的是商业战绩最佳的《招魂》。这部鬼屋恐怖片题材并不新鲜,演员表现也中规中矩,《招魂》的魅力主要来自温子仁化腐朽为神奇的执导,他对镜头的运用调度游刃有余,画面、剪辑所保持的微妙节奏有力地强化了影片的氛围营造,让人看到了一位优秀导演的不俗功力。相比外在市场环境的变化,或许正是这样的创作才为低成本恐怖片带来了更多活力。

上一页123下一页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