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的天才在于能深度地挖掘人性,以及发现了人性在特定环境中的某些不可回避的尴尬和冲突,《辛德勒名单》如是,现在这部《拯救大兵瑞恩》也如是。
在很多人看来。“八个救一个”到底值不值得,并不是一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救,当然要救!若在挽救一件事情或一个生命之前,顾虑太多的话,显然就把人性中崇高、无私的一面泯灭、抹煞掉了,人的价值也将失却起码的基石。
然而,整桩事情并非简单得如此一目也然。人性中有更复杂、更难测的因素,它使人在做一件事之前,往往容易权衡利弊得失,中国古语中不是有“得不偿失”“事倍功半”的说法吗?这分明是在劝导大家在行事之前,一定要“三思”。
正因为有着这样一个相互矛盾的论点,将斯皮尔伯格吸引住了,也将观众的视线吸引住了。也许影片的目的并非是想告诉观众一个明晰的印象:到底该救还是不该救,而只是想通过发生在二战中这样一件并关乎战争胜败的小事来凸显特定背景下一种无法评判、不好掌握的“行为准则”。
片中,失去3个儿子的母亲只是一个符号,她代表着瑞恩生存的最大价值,而深入敌后的救人勇士的生死风险,代表着实现价值的制约因素,但显然二者并不等量,8位勇士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质疑,正如汤姆·汉克斯理解的那样:“身为一个长官,你必须了解到事实上你是将自己人派出去送死,而且只不过是个自卫机器。”当了解一切后,“悬胆而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
斯皮尔伯格似乎最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勇气,他脱离了以前的一些“老套”,以“前所未见”的写实手法,重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与血腥,同时成功地挖掘出残酷中的“温馨”。这种“挖掘”其实又再一次印证了美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即:历史是由一个个人写就的,不管这些历史是否能“留取丹心照汗青”,它的存在自有其合理之处。谭飞 (见1999年1月25日《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