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1月23日《新京报》中国电影百年特辑之《香港电影:迎来划时代的转折点》,对文中关于香港电影发展历史的解读,我有一些不同意见。
该文在谈及1949年后的香港电影时,基本上是将长城、凤凰、邵氏、电懋(亦即国泰)电影公司的出现划为“左派中原电影”、“右翼新马电影”两派,此说是否成立,有待商榷。而且对于五十年代香港粤语电影的力量显然有所忽视,实际上,在这个“划时代转折点
”时期,邵氏和电懋都拍过不少粤语片,如《慈母手中线》、《夫凭妻贵》等等;南国、中联、新联、光艺等更是拍了大量叫座又叫好的优秀粤语片如《珠江泪》、《家》、《春》、《秋》、《豪门夜宴》等等;著名长寿电影片集《黄飞鸿》更是这个时期粤语片的高峰。
说到“叱咤影坛”的明星号召力,夏梦、林黛、乐蒂等国语片明星其实也始终不如四五十年代的吴楚帆、张瑛、白燕和五六十年代的谢贤、张英才、胡枫、吕奇、萧芳芳、陈宝珠等粤语片明星。更何况这批国语片明星有的六十代就已退出影坛,如夏梦;有些自杀,如林黛,真正走红的时间其实并不很长。
至于“长城、凤凰影业公司带来香港电影‘理想年代’”,究其实,所谓“左派中原电影”的核心并不在长城或凤凰,而是只拍摄粤语片的新联影业公司。新联公司董事长瘳一原先生后来就是由长城、凤凰和新联于八十年代合并而成的银都机构董事长。三公司合并之前的香港爱国电影事业的核心领导是在新联公司,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电影出现“健康运动”,扫除当时银幕上的低俗、糟粕,这个“理想年代”取得成功,就是由新联携手中联等进步影业公司所发起。
另外一个重要事实是,虽然从内地南下香港移民不少,然而粤语从来就是香港各阶层社会的最主流语言,而且各地移民后来大多都被粤方言所同化,都会说带有各种口音的粤语,否则到中环陆羽居(香港名流大亨最喜欢的茶楼之一)喝早茶时恐怕什么也吃不到。
出现上述误解,可能是有关人士资料不全,也可能是时隔太久而难以了解。甚或是本来就只具中原文化意识并将之视之为正统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之与岭南文化范畴内的香港粤语电影隔离了,摒除了,视而不见了。内地电影学者通常因为种种原因而对香港电影产生误读,这在过去可以理解。但是,随着内地和香港电影市场的日益一体化,内地影人对香港也还是多些了解才好。
□列孚(香港资深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