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新京报》文娱时评专题 >正文

新京报:我们要创造什么样的戏剧未来?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15:11 新京报

  ●我不希望话剧因此沦为小众的艺术。因为话剧是在剧场这样一个公共空间内演出的作品,它应该触及一个群体共同的喜怒哀乐。

  ●问题在于,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戏剧方式、戏剧美学来讨论这个社会更多的人关心的议题?所谓“传世”绝不是“做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也绝不是在实验室里经过精心调配做出来的。

  在我看来,牟森的关键词提的非常有效,至少把许多混杂在一起的、彼此不同的概念区分开来。这样,更方便创作者检讨自己,也更方便观众做出选择与判断。

  奇怪的倒是种种看似矛盾的东西怎么就真的混在一起了?比如先锋的、实验的却因为机缘凑巧与商业结上缘。后来某些所谓先锋戏剧者会因为观众不买账而暴跳如雷。

  这情形颇似中国当代的社会现状。当然,现在似乎能够辨识得清楚些了:至少商业戏剧越来越赤裸裸,虽然还没到以商业为荣的阶段,却再也不用躲躲藏藏却直奔消费者的腰包而去,至于能对话剧做些什么,那当然不关他什么事。

  至于实验戏剧,如今的气色也不见好。一般而言,实验戏剧能够获得学术界的认可要比商业回报更有价值。可大多数的实验戏剧怎么看也都没有超越上世纪80年代翻译过来的几本西方现代戏剧理论。即使是学界无知,可实验戏剧本身缺乏创造性也是事实。

  戏剧本来就很多元。创作者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在为赚钱做戏,有的人在为国外戏剧节(那些观众不可能懂得你的语言)做戏,有的人在为探讨戏剧表达手段的可能性做戏,有的人在为自我表达的需要做戏:试想,因为种种不同出发点而完成的作品,怎么可能混杂一起?又怎么可能拿不同的标准去互相要求、互相讥讽呢?

  也因此,在目前的境况下,真的要探索中国话剧的未来实在是困难重重。焦菊隐那一代人完成了现代戏剧的本土化,功莫大焉。那一代人共同创建的人艺风格到今天也还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茶馆》、《雷雨》甚至《万家灯火》的高票房就是证明)。焦菊隐先生的特殊性在于,身为俄苏戏剧的专家同时亦做过中华戏曲学院的院长,对两种戏剧文化熟悉且深有研究。而如今,我们在这两个方面的介绍与研究都止步不前,甚至是破坏大于建设。从林兆华对戏剧未来的担忧与孟京辉对自己“破坏了之后该立点什么”的反思,让我一样深感惶惑的命题是,没有一种深厚的知识与文化的储备,从哪里创造?

  但在探讨中国话剧美学发展的未来时,在我心里一直有个前提:不希望话剧因此沦为纯艺术而必然是小众的艺术———当然如果它必须如此谁也没有办法。原因很简单。话剧是在剧场这样一个公共空间内演出的作品,它应该触及一个群体共同的喜怒哀乐———而不是如牟森所说的“画鬼”的那一类型。有一种提法也许早就已经过时,社会论坛,即在剧场内严肃地面对社会议题。当然,上世纪80年代社会问题剧的覆灭(80年代许多戏剧作品关心当时敏感的社会话题,但因为矛盾的设置与解决过于简单,舞台表现过于单一慢慢地沦落)是我们今天讨论这个话题的起点。即,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戏剧方式、戏剧美学来讨论这个社会更多的人关心的议题?

  我想这两个命题应该是缠绕在一起的。这就如同所谓“传世”绝不是“做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也绝不是在实验室里经过精心调配做出来的。陶子(北京剧评人)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