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片滑入谷底的内在原因是人才不足,创意平庸。多年来,从叱咤风云、颐气指使到苟延残喘、垂死挣扎,行业里碰面合作的人,其实来来去去二十多年都是那批人。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涌现一批生力军,有在外国读书回来者,如徐克;有电视编导训练班出身者,比如杜琪峰、王家卫;有出身于片场的,如袁和平、元奎……到今天,大家会发觉仍然是这些人在驰骋!除此以外,后继无人,一年才见着那几十个新导演出现,在
追求创作冲动的电影行业里,青黄不接是最大的危机。对比韩国电影界的一片朝气蓬勃,香港影人能不心寒吗?
香港并非没有人才,只不过人才都跑到另类行业里去了,就像日本的电影工业,八十年代其实已名存实亡,他们的精英都到了演艺界、电视台。因为创意和能力在那些范畴中才得到合理回报。拍电影,已变成副业。
香港这些“老人家”,为什么仍然坚守阵地?并非是他们不能转投别的阵营,只能说大家都太爱电影,太珍惜这个行业曾经带给他们的风光,才不愿离开。幕后如此,幕前缺人的情况更严重。
有明星,才会有市场。远的不说,近年的足球狂热,凭什么吸引人?就是因为有球星,网球曾经因为有张德培,于是全球华人都关心。香港电影本来最擅长包装明星,曾几何时,那些大牌明星,风靡全世界,所到之处,可以说万人空巷。
因为明星多,可以随意地制造新鲜感,于是不同的组成会吸引不同的观众。一天到晚,戏院里银幕上,尽是叫人目眩神驰的组合。观众当然看不厌。
到今天,我们仍然怀念八十年代的张曼玉、林青霞、钟楚红,再后来还有邱淑贞、关之琳、刘嘉玲等。为什么怀念?因为我们发觉新世代中,已没有这些一代名角了!
电视台的捧人政策是听话、便宜,反正都会有固定收视率。捧红一个人,反而会有风险。所以艺人最好如水流般,像每年一度的选美一样大批大批上场,大批大批淘汰。
唱片公司和经理人公司亦致力培育新偶像,像英皇集团,近年做得较成功较有规模,但要花多少时间人力和金钱才能真正捧出一位万人迷?这个成本并非人人有能力负担。
新人只要稍冒出头,就会遭到“拔苗助长”。加上传媒泛滥,狗仔队无处不在,要想选一个正面形象的新偶像,真谈何容易。
内地也找到炮制明星的窍门了,当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内地的年轻艺人同样找到镁光灯前的焦点所在,香港艺人自然并无优势。香港电影没有香港明星来支撑,自然难以发挥魅力!港产片没落已不再是新鲜的话题了!前文所说———人才不足,创意平庸,也属老生常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制造另一个“罗马帝国”,也并非一日便能建成。
香港电影人,先要有心理准备,香港电影或许真的灭亡了,但不表示香港电影人已陷于穷途末路,从此不能翻身。因为我们还有内地市场做强大的后盾。只要这个市场完善了,规范了,香港电影人将会成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一支军队;到时浴火重生,将会是另一番光景!
我期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