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与长辈同行同样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走的道路却不一样。1997年来他拍摄了三部故事片,重新穿越文革后中国改革中个人生活与极力变换。他的长辈成长子文革的风暴之中,感兴趣的是以重组历史的方式找到社会生活中自己的身份。贾樟柯拍摄今天的个人,解雇、失业、性、社会生活的分崩离析、法律边缘。这个
国家的青年人们还在找寻它的位置,处于旧日的意识形态权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漩涡中,还没有找到消费主义欲望的平衡点。在70岁以上的老人们把权力让给50-60岁好像还不那么坚定的人的时候,当中国踏入世贸组织、筹备奥运会的时候,还抱有对民主不同于西方的理解。贾樟柯的影片是一束热情的目光,拍摄方法颇有成就。
中国的消息好像不太好。陈果的香港新貌是大陆来的妓女的历程,贾樟柯在他出生地中国北方挖掘的是深深的厌倦,日子与情感的漫长无望。以前侯孝贤影片中的台北就是这样。我们当时以为那是台湾的特殊现实。香港和南韩也曾经如此,我们曾认为是因为那里西方化的速度太快了。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接近蒙古的工业城市,那个社会从很多不同方面来说都还处于另一个时代,或者说基本属于另一个文明。这个社会中的人的困境与我们已经在身边或在其他地方了解到的一样,无法确定目我的位置,年轻人往往首先受害。接受前辈的座标、还是预热数个未来的世界,对于他们是等距离的臆测,同样遥不可及。这些18、20岁的男女,好像从周围的社会中只接收到最坏的概念,日复一日无所事事。电视无所不在,可他们听到的有关世界的叙述支离破碎,他们目睹身边所有沟通的堵塞,社会的、政治的、家庭等等的沟通。这样的陈述并不新鲜,既不是这个世纪才有的,也不单属于那一片大陆。但,打动人的正是它的普遍性,以及这一次出现时呈现的色彩。
说实话,这里有两个值得关注或需要评判的现实。第一个是贾樟柯给大家看的:惊人的自由与无法抵抗的窒息混合在一起。一切皆对着人物们敞开,地平线,高速公路尽头的广袤国土,学业,冒险(尤其是夜晚的冒险),而相反,没有任何东西能压得住他们的肩头,比如某个人的存在,或一个公认的权威,或一次重要的经历。这些人物乍看来很无趣,既没有念想也没有计划,既不抵抗也不认同,既无冲动也无向往。正是他们的空虚、无价值,渐渐凸现出他们的价值。
他们像光滑的镜面忠实反映他们周围社会,又在半觉悟的状态中雕琢着个人的轨迹。他们属于享受有限自由的第一代,他们在自己身上实验等待探索的新空间,这个空间介于有限自由与国家经济的出路、传统家庭结构、社会对个人感情的控制之间。该片讨论的正是这一点:与别人共处的方式变了,可以触犯他们,欺骗他们,勾引他们,而外部力量可能不会介入正在摸索成型中的私下的人与人的关系。《任逍遥》中一对恋人是“传统”道路的标本,完全为现存的社会结构设计:约会很乖(即使不让家里人知道也很乖),该考试了约会就停止了。这一对恋人的周围一切稳定,呼吸中都带有既定游戏的无聊,空间很安全,姿态很平稳,电视里传出的信息没有任何来自外界可能带来危险的内容。另一对是主要的一对,则正相反,卷在冒险的碎屑当中,这些冒险他们自己完全不理解,其他的东西他们也从来没有要去理解,包括某些代表意义、社会模式或文化规范。他们也不算真正的一对,或者说他们既具备一对情人的所有素质但又不是一对情人,赞同一切也反对一切:他们迎接和反对的一切描绘着无法确保的前景,无法框定的地平线。小济固执地想把他的假设强加在别人头上,顽强地试图把他期望的不可实现的时刻变为现实。他所完成的,虽然表面看来毫无意义,却构成不少新的出路、挑战和无人走过的路。他追着他选中的女子,是爱她、还是干她、还是耍大老爷们儿脾气,都不重要,做的不是心理分析,而是状态描摹。他甘冒风险,屡败屡战,征途并非每阶段上一个新台阶,而是每天重复昨日,别人也给不出任间解释。小说和电影常充满反抗、逃亡、举动,像是对绝望的肯定;但《任逍遥》不是这样,不肯定,也不怀疑。等待只有一点焦虑,等待某个东西触发个别大家都没有兴趣的举动,吻一吻,打一顿,翻回脸。
贾樟柯的场面调度非常接近影片中游荡和模糊自由的感觉。DV摄像机的长段落镜头使得情节很流畅,其微妙的无确定性和难以捕捉的悬念很难用传统的分切方法获得。机动摄像机可以靠近或远离人物,强调出来的不是动作的强烈程庭或暴力,而是对他们在环境中的假定行为的描述。摄像机距离人物的距离,被选择为不确定性的一种和封闭性的另一种。小摄像机这种现代工具能够非常贴近人物并很容易做出大摇大晃,贾樟柯都避免掉,他强迫我们看的是空间对他的人物们日复一日的锻造。
这就是该片的模棱两可。或者起码是每个人可能对该片采取的态度的模棱两可。因向我们周边所处的现实永远不会是贾樟柯给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大家都可以假装已经忘掉了,假装现实就是此处或就是彼端,完整无缺。但这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既无榜样也无目的,首先来自一个特殊的目光,它假装只看见他们在生活中的挣扎,但也在寻找联系、摆开解释、试图理解。《任逍遥》好像把握了空气中的时光,但也没有逃脱一种很规范的道德主义。将性、酒、空洞组合成一幅没有未来的生活画卷,是比只观察当代生活的变幻更进了一步,是赋予性、酒和空洞一个意义,是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富有弹性地建立它们之间的因果。数码摄像机的接角运用既增加了现实感,也在这个层面上增加了该片的模棱两可。 万桑·阿缅VINCENT AMIEL [法国]/文 张献民/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