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新京报》文娱时评专题 >正文

新京报:主流的戏剧,边缘的《圣井》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11:22 新京报

  《圣井》是作为“青年戏剧振兴计划”的首部作品,由中央戏剧学院92班的杨婷牵头,联合了同班10位同学自筹资金创作完成。据报道,在此之后,毕业于中戏的陈建斌、郭涛等活跃于影视领域的演员,也将陆续以自筹资金的方式推出舞台剧作品。《圣井》演出前后,引人注目的话题是“民间戏剧人振兴舞台剧”,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关于“民间戏剧生存现状”的讨论。

  《圣井》的演出没有超出我预料的好,但也没特别不好。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演出中,我看到了在经历了10年的热闹景象之后,这些重返舞台的戏剧人,终于在冷清中重新开始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细节。这是《圣井》呈现给我的最大亮色,而剩下的,却有太多遗憾。

  比如说,在媒体上颇多议论、创作者引以为自豪的多媒体与音乐,不过是星星点点地起到了推动情绪的作用;它们的过多出现,甚至干扰了整部戏的进程。但真正让人担忧的,是这些要从热闹的影视回到冷清的戏剧的演员,因为太久疏远了舞台,虽然努力,虽然认真,但显然有点力不从心了。他们的力不从心,让我清晰地看到戏剧创作力的内在断裂。这,或许是更大的遗憾。

  我至今仍记得,10多年前在中戏黑匣子看中戏90级毕业演出《第十二夜》的情景。那些愿意做戏的人,对戏剧并没有太多的利益追求。做戏,就是认真地思考舞台、表演,思考怎么与观众呼应,怎么更好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那时候,在校园内外,还有像郑铮的火狐狸剧社、杨青的亚麻布剧社,包括更边缘的牟森的戏剧车间等等,这些戏剧人,因为自知戏剧无法带来什么利益,也就踏实地在艰难的生存中积累着创作的经验。可惜,这根不断地寻找舞台可能性、积累创作经验的线索,却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戏剧商业化的猛烈冲击下戛然而止。商业对利益的追求,当然是容不得戏剧人一点一滴的积累。商业所要求的,只是把那积累的成果的迅速转化为利益,直到榨干为止。

  如今人们已经不稀罕讨论戏剧的衰微了,因为人们已经易如反掌地为衰微制造了太多亮色。现在,从官方到民间,主流人士最热衷探讨的问题,是在孟京辉之后,随着戏剧的商业前景似乎一天比一天好之后,如何动用商人的脑筋来打着戏剧的如意算盘。这当然也没有错。《麻花》在年末岁初搅得话剧市场很热闹,搅得观众也很热闹。戏剧,似乎很快就要进入产业链的机械循环中,完成类似文化工业、戏剧大生产之类的壮观图景———可是,有这么容易吗?

  《圣井》的出现以及它在呈现上的不足,却是在恰当的时候,提醒着从业者以及热心的观众,如果真的要健全这个产业链,那还是应该从创作本身做起,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产业链热闹的,往往只是宣传、销售的那一个环节。

  在《圣井》演员谢幕时,看到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毛孩与于月心带领着演员冲向观众时,我的鼻子有点酸酸的。不是因为悲壮之类大而无当的情感,而是为了那么一个简单的事实:我们多久没在舞台上看到演员甘心让自己这么丑了?

  陶子(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