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娱乐大手笔专题 >正文

罗志良:浅谈香港电影特技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17:33 南方都市报

  香港电影由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至九十年代,“电脑特技”这一环可算是最不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其成本大,另一方面是那时候懂得电脑特技制作的人甚少,他们就算想用特技也不知应当如何下手。所以,很多影像上的古怪意念都会用“土法”去处理:例如当导演要求拍一枝飞镖在空中快速横过的画面时,有人便想到,先把飞镖贴在大玻璃上,然后由工作人员扛着玻璃走,摄影师拍着飞镖并同时跟着玻璃一块走。这样,飞镖的背景就会快速移动,效果蛮不错的。另外,要飞檐走壁吗?我们的(钢丝)绝技,早就有一套香港人独创的方法,
要怎样飞就怎样飞,一点都不需要特技。

  后来,直至徐克导演醉心特技并成立了自己的特技公司,同时又请来了一批外国专业人员来港开发及指导香港员工之后,很多制作人渐渐吸收了这方面的知识,也开始尝试应用在电影上。可是特技成本高,制作时间慢,能在电影上看到的令人赞叹的特技镜头,简直少之又少。电脑特技进入了九十年代初,这技术仍是给人吃力不讨好的印象。一众导演迫不得已才考虑使用特技(徐克除外)。没有特技画面,香港根本就没有实习的机会,更何况想培训这方面的人才?

  一套电影《风云》的出现,把电脑特技的招牌擦亮了,大家开始相信香港的特技仍不至于太“丢架”,特技公司和电影公司的合作也增多。现时我的新戏《虫不知》也用上大量特技。可是,香港的特技的问题,仍是面临不少困局。

  香港现时约有四间具规模的特技公司,当中的技术人员对于质感、光源、动作组合等基本制作都有相当的水准,惟在美术创作、画面构图、用画面来说故事的技巧上,还是没有灵气和力量。这一点也怪不得他们,皆因那班操作员都是年轻人,很多都只有计算机技巧而没有深厚的美术训练,再加上没有拍摄电影的经验,对于用画面来说故事的这个要求,他们就像小学生去理解大学课程一样,有心无力。

  于是这方面的补救便落在导演身上,导演必须紧跟每一个程序,然后给予意见改善,否则待他们“起货”后才作修改,所需的功夫和时间便更多了。为了避免这种延误,我便在过去的九个月中,隔天就去“指导”,庆幸那班小伙子很勤力,出来的效果令我十分满意。

  动用了一年光景去创作这片子,明白到什么事都是在学习中成长。

  这当然也包括我在内。罗志良/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