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3》:“出口转内销”的好莱坞

2013年05月11日14:40  21世纪经济报道
《钢铁侠3》终极海报(竖版) 《钢铁侠3》终极海报(竖版)

  图宾根木匠/文

  整部《钢铁侠3》的制作质量毋庸置疑,一部非常优秀的超级英雄爆米花电影,在视听享受和基本的情感诉求上都让票价物有所值,要不然观众怎么会趋之若鹜?不过所谓的“中国特供版”也引来了坊间的广泛吐槽——中国内地《钢铁侠3》的版本比国际版要长出三四分钟,里面加上了内地演员的戏份,特别介绍了“钢铁侠”来过中国的情节,还有国产品牌的明显植入,而这些内容海外观众(包括港台)都是看不到的——换句话说,除了中国大陆观众,没有人知道“钢铁侠”来过中国。

  细究起来,今年还是“钢铁侠”的五十岁生日,1963年,漫威公司的漫画杂志《悬疑故事》中,“钢铁侠”粉墨登场,时值冷战正酣,斯时的漫画英雄们大都带有鲜明的冷战意识形态,“钢铁侠”也概莫能外,他本人是在越南战场上被越共军队俘虏后艰难逃出的,此后身负重伤,心脏必须靠机器维持运转;而“钢铁侠”最大的对手“满大人”(内地版电影中音译为“曼达林”),原作设定中乃是一位中国人(混血),他的名字Mandarin的原意便有普通话、中国官僚的意思,在漫画世界里,“满大人”掌握着邪恶的外星科技,不言而喻的指代中国,与“钢铁侠”斗得你死我活。

  世易时移,9·11之后的全球化时代,早已不见当年的冷战铁幕,“钢铁侠”和“满大人”自然也要与时俱进,于是,越南战场变成了中东战场——“钢铁侠”被伊斯兰武装分子俘虏,才落下心脏顽疾;而到了《钢铁侠3》中,“满大人”虽然在造型上还有浓郁的东方趣味(特别是龙形装饰和太师椅),但这个角色的“邪恶”背景显然完全是一个来自伊斯兰世界的恐怖分子,他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传播自己的恐怖理念,通过要挟总统来要挟美国。不过到了影片后半段,我们发现“满大人”其实是由一个落魄戏剧演员扮演出来的(本·金斯利出神入化的演技给这个性格分裂的角色赋予了灵魂),而幕后操控者,还是一个丧心病狂的美国科学家,他所利用的,乃是在战争中致残的美军士兵。于是,《钢铁侠3》的最后回归到了从《弗兰肯斯坦》以来的科幻小说主题——对“疯狂科学家”和科技本身的恐惧,以及由此对科学伦理展开的反思(多少带上一点反战趣味)——但从全球营销策略来看,命门在于《钢铁侠3》把敌人完全变成了美国的“内贼”,以此完全避免了惹恼中东世界和中国。

  没办法,谁让中国大陆已成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呢?其实“钢铁侠”早就在电影里使用中国产品了,到了《钢铁侠3》里,甚至连美国总统都开始用上了中国手机——他可是用那玩意在给国家核心部门下指令!当然,本来就是改编自漫画的爆米花电影,没人会把这些当真——事实上,那些所谓的“中国特供”素材如果能跟电影融合得不那么突兀的话,相信绝大多数内地观众都不会反感,所以,这纯粹是个编剧、剪辑的技术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好莱坞电影作为一个广告载体,其中闪现的中国产品也越来越多,从《变形金刚》到《钢铁侠》,牛奶、服装、手机、电视,越来越多的“国货”被好莱坞的银幕英雄们使用着。不过这些物品的广告效应大都是“出口转内销”,主要还是面向国内受众——原理跟NBA和欧洲足球联赛场边的中文广告牌类似。

  必须指出的是,《钢铁侠3》不仅是中国商品的载体,来自中国的民营公司也在这个电影项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方公司的logo出现在影片的片头(跟好莱坞大牌公司一起),中方公司的管理人员也成为了《钢铁侠3》的全球制片人,这些都将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钢铁侠3》骨子里还是“大美国主义”的,“钢铁侠”的队友“钢铁爱国者”就是“美国队长”的钢铁机甲版,其实在原作中,“钢铁爱国者”是作为反派出现的,但在电影里,他成了救出美国总统、捍卫世界和平的英雄——一位“政治上正确”的黑人美国英雄。

  刊载于《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5月10日

 

(责编: pp)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