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一份正确又乏味的好莱坞年终总结

2014年03月04日14:52  东方早报
图中左为《为奴十二年》的制片人布拉德·皮特,右为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图中左为《为奴十二年》的制片人布拉德·皮特,右为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早报记者 蔡晓玮 李云灵

  在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开场的时候,主持人艾伦·德杰尼勒斯说:“《为奴十二年》必须是最佳影片,否则你们就都是种族主义者。”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或许也是一句大实话。因为这部已经被列入美国高中生课程的电影最后如愿捧得当晚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大奖。

  对于《为奴十二年》的导演、英国人史蒂夫·麦奎因来说,这是前卫艺术家出身的他拍过的片子里最为四平八稳的一部,为他带来的却是历史性的荣誉——麦奎因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位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黑人导演。在现场,他的获奖感言也显得格外严肃且极端正确:“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生活,而不仅仅只是活着。我将这个奖献给那些曾经被奴役过的人们,以及在今天仍然饱受奴役的2100万民众。”

  毫无意外,于北京时间3日中午颁出的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仍然是一场无比正确到有些乏味的好莱坞年终总结大会。在《为奴十二年》成功将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收入囊中之外,由墨西哥人阿方索·卡隆执导的影片《地心引力》则收获了最佳导演奖、最佳剪辑、最佳摄影在内的七个奖项,两部影片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女神凯特·布兰切特凭借在《蓝色茉莉》中对于落魄富家女的传神演绎而荣膺影后,影帝则被为影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狂瘦21公斤的马修·麦康纳争得。而此前大热、和《地心引力》一样获十项提名的影片《美国骗局》颗粒无收,这一悲摧的经历仅次于1977年和1985年分别获得11项奥斯卡提名而最终空手而归的影片《转折点》和《紫色》。和《美国骗局》导演大卫·O。拉塞尔一样陷入惨败的还有四次获得奥斯卡男主提名不得的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无论严肃、沉稳如胡佛或是狡诈淫荡如股票经纪人贝尔福特,已经进化为大叔的小李在奥斯卡评委的眼里始终还是太嫩。

  政治正确的演绎

  《为奴十二年》具备了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所需要的元素: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19世纪纽约的一个自由黑人Solomon Northup被拐卖为奴后的曲折经历;有丰富的历史细节,并且被一众颇受尊敬的演员演绎,其中不少是英国人,而且大多受过专业的戏剧训练;并且,它反映了一个无懈可击的道德准则——自由。这毫无疑问是一部好电影,在电影评分网站Metacritic上,它的评分高达97分,甚至有评论称“如果没有一部《为奴十二年》这样的影片,那是好莱坞的耻辱”,但是和影评人的好评如潮相反,普通观众的打分则相对偏低,有人抱怨“通片就是讲述奴隶制是件坏事,讲得我头都痛了”。

  曾经有外媒评论“奥斯卡就像是一次竞选”,那么毫无疑问,《为奴十二年》此前的拉票活动在领先的三部影片中算是直戳奥斯卡评委们的要害。其发行商福克斯探照灯将该片定义为历史片,并且在宣传片和一系列社交活动中将Northup的后人介绍给公众,以显示该片的真实性。在该片的宣传广告中,片商打出了“是时候了”(It’s time)的标语,既和剧情中主人公备受奴役后的逃亡相匹配,同时也提醒美国电影科学与艺术学会从来没有将奥斯卡的最高奖发给过一个如麦奎因一样的黑人导演。

  英国导演麦奎因曾经是一个视觉艺术家。在《为奴十二年》之前,他的两部作品《饥饿》和《羞耻》都是惊世骇俗之作,前者讲述牢狱众人饿到皮包骨的过程,后者则赤裸描写性瘾者的生活。但对于《为奴十二年》,他在试映场后做出了这样的声明:“这并不是一部黑人影片,也不是一部白人影片,这是一部美国电影。”《纽约时报》在颁奖前就曾评论说,“假如评委会相信了这一宣言,那么这部影片注定将赢得大奖。”而如果联想到好莱坞在奥巴马连任中的积极姿态和上届颁奖礼上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露脸,这部片子的最终获奖或将显得更加理所当然。

  好莱坞的政治正确其实历史悠久。早在1927年,米高梅的创立者路易斯·B。梅耶联合了一群保守主义的电影圈中人成立了一个好莱坞的精英组织,之后,这个组织被命名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当时发起这一协会的目的是为了抗衡正在发展中的工会,至少能够控制和监督这些工会的运行。次年,奥斯卡奖被学会发起,来表现学会成员的良好品味。虽然岁月流转,然而,奥斯卡因为政治而起,而且也始终被政治影响着。

  电影偏执狂的胜利

  和麦奎因在拍摄现场没有分镜头脚本,喜欢架设好机器捕捉演员们的自然表演不同,荣膺最佳导演奖的阿方索·卡隆则整整花费了四年半的时间精细地计划出了每一个镜头。虽然,这个发生在宇宙空间中的故事最终的拍摄空间只是一个10英尺宽的灯箱,大多数时候,画面中只有一个演员。在接过奖杯的时候,这个墨西哥人可爱地自嘲道:“这应该是一部不错的影片,毕竟拍了那么长的时间,假如拍得不好,那岂不是变成浪费时间了?”

  如此着迷于追寻新的电影呈现方式的阿方索是助理摄影师出身,他也成为了第一位荣膺此项殊荣的墨西哥人,该片也同时将摄影、剪辑、视觉特效等技术奖项收入囊中。但在颁奖后接受采访时,阿方索并没有多谈让自己花费精力的视觉效果,而是将所有的溢美之词献给了《地心引力》的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最精彩的其实并不是影片的视觉效果,最令人惊艳的是布洛克。她吸收了所有的东西,并把抽象化成了具象。”

  奥斯卡将最佳导演奖授予阿方索,也延续了学会对于电影语言和技术进步一贯的鼓励姿态。这些年来,奥斯卡颁给电影偏执狂的奖大多是导演奖。2012年,《艺术家》的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以黑白默片的方式演绎了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备受青睐;去年,华人导演李安的3D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则将电影技术推进到新的层面;但是也有影片只受到技术上的肯定的情形,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就只收获了5项技术类奖项,而与大奖失之交臂。当然,和《雨果》相比,《地心引力》因为纯粹地展现人之孤独而显得更加动人。而对于保守的奥斯卡奖评委来说,将选票投向技术上有所拓宽的电影创作者们总是显得理由充分,至少,比投给如《美国骗局》、《她》、《蓝色茉莉》这样个人色彩浓郁的影片要更有安全感。

  评委陈冲解读奥斯卡

  昨日记者致电奥斯卡评委陈冲,虽然这次的得奖结果与她预料的一致,但她却颇为遗憾地表示:“我喜欢的那几部《她》跟《菲洛梅娜》,还有《菲利普斯船长》都没有机会得奖。”

  对于最佳影片投给《为奴十二年》,陈冲的理由是:“导演很有爆发力,也很有特点。在美国拍黑奴题材吧,因为洗脑太厉害,容易陷入某种特定的模式,商业性毁坏比较严重,这个导演因为在英国,所以保留了自己的独立见解,没有受到公式化影响。”她也指出近年来各个冲奥影片的公关战或多或少会影响到评委的选择,“好几个月来,不少提名影片在报纸杂志电视上都会做广告推广, 洛杉矶的街头更是广告牌林立。拉票厉害的是三部大热的最佳提名影片——《地心引力》、《美国骗局》和《为奴十二年》。”

  对于华语电影《一代宗师》落选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得两个技术类奖项的提名,但最终未能获奖,陈冲看来虽然电影拍摄很美,其个人很喜欢,但是其叙事方式不合美国人胃口,无斩获也算预料之中。她透露,其实中国电影在国外认知度还是不高,仍停在张艺谋、陈凯歌时代。她还表示,中国的商业片在北美更没市场,“商业电影美国人自己就已经做到极致了,我们的水准还达不到,他们选择看外语片的诉求就是,要看另一方水土,或者是反映尖锐社会问题的, 纯娱乐的他们没有必要看,除了成龙的功夫片。 ”

 

(责编: Zane)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