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雪国》开启韩国电影海外战略元年

2014年03月18日10:17  新京报 收藏本文     
《雪国列车》海报 《雪国列车》海报

  借用“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句知名台词要说的是电影《雪国列车》的故事。什么样的电影得以集合韩国最有影响力的三位电影人——奉俊昊(导演)、朴赞郁(制片人)、宋康昊(演员),并和好莱坞团队合作,且热销近两百个国家,既卖座又频获好评呢?

  导演奉俊昊无疑是电影《雪国列车》的“始作俑者”。多年前,这部法国科幻漫画就深深吸引了他,多年后仍念念不忘,并最终于2006年宣布与朴赞郁一起联手制作。这里有必要回顾下奉俊昊和朴赞郁的友情,这也是韩国电影圈的一段难得佳话。两人都是善于自我思考的知识分子型电影人,一位哲学系出身,一位社会学专业。正像他们的大学专业一样,两人在相似的电影审美趣味下的最大差异,我认为便是前者执着于人性发掘(个体独特的人生体验),而后者更喜欢琢磨人的社会性(从《绑架门前狗》开始,作品更具社会的庞杂性)。但两人的相似是毋庸置疑的,深刻、机敏、善于结构故事,且同属一个党派(同一星座的背景更不用提)。俩人甚至同时相中一个作品。据说奉俊昊当年想拍《老男孩》,一问版权才知已经被朴赞郁拿下,而《杀人回忆》也是晚到一步的朴赞郁心中的遗憾。奉俊昊的大众性+朴赞郁的个人性,再加之两人共同爱将——宋康昊的加盟,这一合作即刻变得更加玄妙、结实,引人注目。

  这里不得不提2013年韩国电影的代表面孔——宋康昊。“宋大叔”跟电视上流行的“花美男”完全不同,阔脸小眼,既不勇猛也不清秀,但由他领衔主演的电影分别占据了去年韩国年度票房的第二三四位。换句话说,他一个人便带动了三千多万名观众(占韩国总人口三分之二),缔造了名副其实的票房神话。

  生于1967年的宋康昊没上过正经大学更没接受过正统表演教育(釜山商专毕业),舞台剧演员出身,三十岁凭龙套演员出道。好在遇到的导演水准不低,第一部是洪常秀,第二部则是李沧东。当然金子总会发光,从此后宋康昊日渐成为大导演钟爱的视觉代表对象(朴赞郁四部,奉俊昊三部)。兴许正是他平凡到底的模样无形中拓宽了戏路,喜剧、动作、悲情,亦正亦邪的人物皆被其演绎得饱满结实。亦是大银幕观众眼里最亲切的梦想代言人。

  主创们的“念念不忘”缔造了戏里的“必有回响”。设计精妙的末世列车在冰封世界中疾驰,显然尖端科技无法拯救地球,亦不能遏制精神的堕落与阶级的觉醒。如此庞杂的主题被奉俊昊以类型片叙事思维表达得润滑平坦、井然有序,并全然不失作者独特犀利的省察,令人叹服。

  这部集大众娱乐和个人政治表达于一身的电影无疑是奉俊昊导演的新起点,也是韩国电影的新起点。它既不是一位创作者的海外远征,也不是邀请一两位洋大腕加盟的母语电影。《雪国列车》的出品方励志多年终于打开海外市场,该片的海外发行收入令2013年韩国电影的整体海外盈利提高了近50%,因此被出品方定义为“海外战略元年”。

  □范小青(韩国电影研究专家)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