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中,配乐已经从早期的从属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在广告功能上的增强,突出了为新电影上映进行背书式宣传的作用。比如某大片邀请某著名音乐人配乐,而该著名音乐人又曾经为某大片创作过经典原声,这样的名片无疑可以起到一种预热的效果,至于这位配乐人真正的艺术风格没有多少人关心。
不关心不是因为人们漠然,而是现在许多的配乐人,哪怕是知名配乐人,都不值得影迷和乐迷关心。关心不关心,还是需要作品来说话。只有那些靠作品赢得影迷和乐迷喜爱,在电影已经下档很多年后其配乐或主题曲依然能够流传的作曲家,才称得上是配乐大师。以这个标准来讲,詹姆斯·霍纳肯定算是一个。
即使凭借着《勇敢的心》《燃情岁月》《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等多部电影的配乐,得到了业内外的高度认可,但霍纳对于自己的工作却有足够冷静但很辛酸的认知。在他看来,电影配乐就是以前宫廷乐师的角色,所谓的创作只不过是为了迎合片商、导演,电影配乐人在其中根本没有创作主动权;导演让你写啥就写啥,让你怎么改就怎么改,甚至还得面临随时被换掉的风险。
就算这样,霍纳还是在这个艰难的行业立足下来,即使抱着以创作换生存的动机,但他在执行过程中却从不应付、将就和自暴自弃。和好莱坞几乎所有的配乐人一样,毕业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霍纳在大编制的弦乐创作上,以及他的很多基本功,听起来和大多数同行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可以说如出一辙地充满匠气。
尽管无法像在古典音乐作品里那样,真正创作自由、随兴的东西,但霍纳对于旋律的敏感和天赋,还是让他在有限的时间和命题里,完成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声、复调、配器等等这些技巧,所有的配乐人都会,但霍纳之所以是霍纳,就在于他能够写出像《泰坦尼克号》主题歌《我心永恒》这样永恒的旋律。
在从来不缺技术的好莱坞配乐人阵营里,最终能够达到像约翰·威廉姆斯、汉斯·季默、约翰·巴里和霍纳这样高度的,往往就是能够在技巧的基础上表现出旋律中人性和感性的。影迷和歌迷大部分不易理解阳春白雪的细节,但什么样的音乐能够感动自己、渲染情绪,却无须专业的乐理知识、聆听经验就能够实现,因为这是人类的本能,也是很多音乐人从名家到大师的天赋瓶颈。
相比现在的许多作曲,大师级的霍纳能够用学院化的技巧,体现最世俗的情绪。《我心永恒》里以爱尔兰的锡哨作为引子,简单却又回味无穷;凯尔特民歌旋律的运用,再加上管弦乐团在情绪递进时的烘托与造势,让音乐焕发出黄金时代的光华。而这恰恰也是现在许多电影配乐的硬伤,即使运用了最先进的录音技术、丰富的异域元素,但因为只是组合音符,他们的配乐作品真的只是电影画面的配料,失去了音乐本身的灵魂。当代的许多古典音乐,又何尝不是如此?
驾驶飞机一直是霍纳除了本职的配乐工作之外,真正喜欢的一件事。以至于这一次在飞机失事身亡后,他的助理说“他死在了他热爱的事情上”。对于霍纳来讲,之所以喜欢驾驶飞机,或许就是因为飞行带来的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即使已经是世界顶尖的配乐大师,但在音乐的世界里他反而达不到这种尽兴自我的程度。
无论生前还是身后,创作的束缚虽然给霍纳带来许多挣扎和痛苦,但那些经典作品却已经证明了他的遇难是多么令人痛惜。此时你忽然发现,在对音乐好坏的判断上,甚至作曲家本人说了都不算,乐迷的认可才算。
(爱地人)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