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风》:曾经那个林超贤的崩塌

2015年08月10日11:05   信息时报 收藏本文     
林超贤 林超贤

  大约两年前,我做过一个林超贤[微博]的专题,大致是说经过了一段无头苍蝇的乱撞期后,自《证人》开始,林超贤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体系、人物体系,以及作者风格。那时候《激战》上映,我们迫不及待地期望着这位导演能够担负起香港电影的希望,然而,事实证明,我还是有些乐观了。

  《破风》让我看到的,就是林超贤那个曾经存在过的体系的轰然倒塌。用《激战》来类比是方便而有效的,简而言之,《激战》有着很清晰的价值诉求、故事走向,以及精神内核,这样明确的目标能够保证电影能够顺畅地走下去,无论是情节还是情绪都不至于走偏。而《破风》,也许不需要40分钟你就会怀疑导演到底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要表达些什么。

  《破风》的崩塌是从根本上就开始的崩塌,诉求不明导致了所有的故事走向都变成了拼凑。一个简单的例子,关于窦骁[微博]这个人物的设置,在车队解散之前,导演设置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身份,就是有人和他说了一句:不想干了就回来做个总经理。这似乎是为了体现窦骁的身世非同寻常,然而当车队解散,窦骁于这个事情还是没有任何的推动力,甚至后来落魄韩国欠了一屁股债,这让人匪夷所思。而从感情推动来说,窦骁打兴奋剂这件事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缺乏必要的性格铺垫,至于那个一直和他眉来眼去的女记者,那么多的特写,你也弄不清楚到底是为了什么。

  可以这么说,关于剧中的人物以及人物的走向,林超贤从一开始就没弄明白到底想要表现什么,于是你看到三角恋、兄弟情、体育精神、家庭破碎、团队合作一股脑地扔了过来。而我曾以为的世界体系、人物体系、作者风格伴随着这九曲十八弯、弯弯要人命的故事灰飞烟灭。这让我怀疑,直到今天的林超贤,会玩的是不是还是只有镜头?

  这让我以小人之心地想到了电影的缘起:一个品牌车行老板投了一大笔资金。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除了赛车镜头,其他都好像在乱拼凑?这或许可以解释为那么多的赛车镜头重复感强到一点没有层层递进?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最终的落点变成了四不靠?但猜测终归是猜测,我也不愿意看到林超贤堕落至此。

  但不管怎么说,《破风》的林超贤比之前的《魔警》还让人惋惜,好歹《魔警》的致敬上世纪70年代会让人觉得这是部玩票之作,而《破风》回到了林超贤擅长的阳刚电影之后却变得那么绵软无力混乱不堪,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起对林超贤的期待是否必要。

  林超贤真的就只能这样了?我不知道,但愿他能重拾起他的理智。

(责编: YY)

文章关键词: 林超贤破风窦骁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