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金力维)昨日是莫言[微博]抵达斯德哥尔摩的第4天,当地时间9日下午两点,他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作了一个半小时的公开演讲。容纳1200多人的斯德哥尔摩大学玛格纳礼堂座无虚席,很多人站着听,有的干脆席地而坐。
斯德哥尔摩大学有悠久的社会科学和东方文化研究传统,北欧第一所孔子学院就设在这里。大学每年12月份都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前来访问。莫言开场时朗读了自己的作品《狼》和《生死疲劳》的部分章节,瑞典校方特别安排了瑞典著名演员约翰·拉贝尤斯在现场用瑞典语同步朗读。随后进入问答环节,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院长罗多弼为观众解读了莫言的文学特色,并现场和莫言一起接受主持人的提问。有人问他:莫言老师你幸福吗?莫言幽默反问:“你是中央电视台的吗?”随后他认真回答:“我起码今天很幸福,因为有这么多的读者来听我讲话。我看到这么多年轻的脸上神秘的笑容。因此我幸福。”
当被问及缘何不谈论“政治问题”时,莫言的回答是:“任何读者都有权力对作家发问、提问。但是有的作家愿意回答政治问题,有的不愿意,这是作家的自由。如果诺贝尔有个政治奖,我得了政治奖,你们来问政治问题我不回答的话这个奖会被收回去。政治问题由政治家回答。我的回答会误导,所以我不回答。但我的小说里有政治,你们可以在我的小说里发现非常丰富的政治。如果你是一个高明的读者,会发现文学远远要比政治美好。”
瑞典著名汉学家罗多弼现场向观众介绍,即使对中国文化没有理解,也能享受莫言作品。罗多弼表示,今天的中国有很多优秀作家,除莫言还有余华、王安忆等,中国好文学越来越多,然而对严肃文学感兴趣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对此,莫言认为,这是全世界共同的现象,中国现在文化多元化,每个人可以很方便地把时间消磨掉,所以没有任何理由要求所有人都来看我们的文学。“最近有一个令人兴奋的现象,得奖后,读我的书的人一下子多了很多。”他还向观众介绍,不管哪个国家的作家得了诺贝尔奖,中国的翻译出版界都会以最快的速度翻译出版,“所以我觉得文学年年都在掀高潮。好文学很多,感兴趣的人少。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中国有句老话: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完成演讲后,莫言立即转场赶赴市中心的一家电影院向当地文学爱好者及影迷介绍电影《红高粱》幕后的故事。莫言获奖后,电影《红高粱》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关注。莫言一直在思考《红高粱》成功的原因。他说:“这样的电影为什么会在当时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赢得金熊奖吗?我想不是。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上个世纪80年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经过长期压抑的人们内心深处有很多东西需要释放,而《红高粱》电影的主题正是强烈要求个性解放。影片中,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能够喝酒、敢说敢做敢爱的人,这种追求自由的精神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最后,电影《红高粱》大获成功之后,莫言幽默地透露,《红高粱》的成功仅给自己带来800元人民币的收入,“但这800元钱,让当时的我感觉像个富翁。”
4天来,莫言马不停蹄,参加当地官方和民间组织的各种活动。只要有时间,莫言都会停下和人们合影并签名留念。8日,莫言的右手腕已因签字出现伤痛,现场有中医师自告奋勇给他按摩,但由于时间太紧,莫言只能抓紧时间赶往下一场活动。
北京时间今晚11点30分,诺贝尔颁奖仪式将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