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年度权力大佬NO6-10:高晓松宋柯

2013年01月05日10:18  南方都市报 微博
高晓松与宋柯高晓松与宋柯

  NO.6高晓松/宋柯

权力王牌 联手为音乐行业谋求希望
权力收入 身先士卒讨论修改《著作权法》
主办《直通春晚》选秀PK
联合四大唱片巨头加速整合
权力支出 音乐行业前路仍然艰辛

  2012年,中国音乐行业发生了很多事,从年初的“版权法修正风波”开始,直到年底传出网络音乐将进入收费时代的消息,这个持续10年低靡甚至濒临灭绝的行业终于有了起死回生的迹象。这一年里为这个行业谋求生路的众多事件中有两个响当当的名字:宋柯和高晓松。

  2012年,宋柯辞去总裁职位,暂别奋斗十几年的音乐业转行卖烤鸭,这一举动让行业震惊,也直接被解读为中国音乐行业跌入谷底的一个印证。宋柯的短暂离去,似乎暗地里为2012年中国音乐行业的起死回生做好了准备。3月31日,版权局公布第一版《著作权法》修正草案,修正的条例不仅没有更完善地保护版权利益,反而严重损害了早已遍体鳞伤的音乐行业。草案公布后数日,以高晓松为首的众多音乐人发表言论,对这份草案愤而攻之,音乐圈史无前例地凝聚起一股团结的力量。

  被视为中国唱片业掌舵者的宋柯理所当然地站了起来,以“中国唱片工业委员会”(唱工委)主席的身份回归。之后数月里,他和高晓松拍档,联合众多音乐人,与版权局进行了强烈的抗争,提出不少修改建议。最终,这份草案三易其稿,当中最为损害音乐行业的数条法令得以修正,音乐人获得胜利。这一次,宋柯以及他领导的“唱工委”功不可没。

  版权法修正的胜利让音乐行业看到了一丝曙光———最坏的时代似乎已经到头。但更振奋人心的事件还在之后:2012年6月,恒大宣布进军乐界,成立“恒大音乐”品牌,公司的核心创办人正是任职董事总经理的宋柯,以及任职董事音乐总监的高晓松。

  这是中国房地产商首次入驻音乐行业。高晓松曾说:所有投资者都会瞄准低谷行业去抄底。中国的音乐行业的确到了谷底反弹的关键时刻。

  而在行业之外,同样能反映音乐市场开始有起色的事件,是各地蓬勃举办的音乐选秀节目,当中的佼佼者当属浙江卫视[微博]的《中国好声音》。而在选秀市场的推动上,宋柯和高晓松也掺了一脚。

  2012年10月,央视开启蛇年春晚筹备计划,启动《直通春晚》节目,把全年最受关注的全国12档选秀拉到一起,完成终极PK赛,这一创意正来自宋柯和高晓松两人,他们所操控的“恒大音乐”成为该节目的承办方,参与了整个项目的运作。

  2012年底,一个更具革命性的消息传出———包括华纳在内的几大国际唱片公司将联合酷狗、酷我、百度等多家音乐服务网站,尝试实行音乐下载收费包月制度。尽管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足以标志着网络收费音乐时代的来临。中国音乐行业的春天不远了。而这次,宋柯同样一马当先———2012年11月初,他亲赴香港,与四大唱片巨头开会,最终说服他们加入“唱工委”,以此将整个华语音乐行业的实力干将整合为一个更为强大的联盟。

  种种迹象可见,从法律保障到游戏规则等各方面,中国的音乐行业都开始有了乐观的前景,宋柯和高晓松,绝对是最应该被记住的两个名字。□ 黄锐海

黄渤今年成绩备受肯定黄渤今年成绩备受肯定

  NO.7黄渤[微博]

权力王牌 作品大卖,工作室大收
权力收入 演技再获肯定,戏路继续拓宽
进军台湾,成功出任金马奖主持
自立门户,首部任出品方的《泰囧》大收
权力支出

  因为《泰囧》的疯狂卖座,黄渤在2012年末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徐峥[微博]和王宝强[微博]固然功不可没,但《泰囧》比《人在囧途》翻了一个二十多倍的票房成绩,谁敢说不是因为黄渤的加盟!这三位“囧神”,严格来说,只有黄渤是真正意义上的喜剧演员———早前参演宁浩[微博]的《黄金大劫案》,海报上卖的那两张脸,除了一个是宁浩本人,另一个就是客串的黄渤!

  黄渤一直没有减产,管虎执导的《杀生》算是他2012年的代表作。对这位有知遇之恩的伯乐,黄渤可是二话不说,有求必应———因为同样是管虎导演的《斗牛》让黄渤拿到了金马影帝的荣誉,同时展开了自己的台湾之旅。他有份演出的《痞子英雄》,作为合拍片,让他收获了高票房。在这部台湾警匪题材的影片中,黄渤饰演一名小混混,与帅哥赵又廷[微博]拍档,产生了奇妙的化学作用。2012年底举行的金马奖颁奖礼上,黄渤更罕有地被邀作主持,很明显,连台湾演艺界也把他视作“自己人”了。

  黄渤离开本来的经理人公司之后,自立门户,在《泰囧》的出品名单中,大家发现“黄渤工作室”也是其中之一———看来,黄渤除了幕前演出外也打算全方位发展。作为出品方之一,黄渤这次肯定尝到了甜头。

  眼见徐峥自编自导自演取得那么大的成就,黄渤绝对是现今内地电影圈中、芸芸男星中最具相同实力和条件的,所以,他当导演,应是指日可待之事。

  黄渤的成名之路和王宝强有些相似,当然也不尽相同———王宝强是草根的奇迹,黄渤则是从小剧场混出来的神话;王宝强一直凭本色表演,大家相信他能一直红下去;黄渤则在戏路方面不断寻求突破,造型多变,接受了多样化的挑战。大家细数两人过去演过的角色的异同就能找出分别。

  黄渤下一部推出的作品是《10 1次求婚》,和他搭档的是白富美林志玲[微博]。我们可以这样说,白富美和高富帅的优点都一样,但不同的屌丝却有各自不同的天空,看看黄渤和王宝强就知道了。□ 文隽[微博]

冯小刚冯小刚

  NO.8冯小刚[微博]

权力王牌 圆梦拍出《一九四二》
权力收入 用2.1亿元圆了18年的梦,和刘震云合作成功
权力支出 票房远不如预期,在贺岁档失去往日雄风

  《一九四二》的票房失利肯定无损在内地影坛的江湖地位。对华谊兄弟[微博]来说,冯小刚依然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品牌;对观众来说,冯小刚导演的作品依然是大家值得信赖的质量保证。这次的挫败,从长远而言,反而是好事。

  世上没有永远上涨而不会下滑的股票;同样,人也不可能永远只有顺境和日益高涨的人气、运势,有涨有回,有起有落,这才是人生。

  和华谊兄弟还剩下两三部片约的冯小刚,近一年来常向媒体透露想“退休去享受人生”的意图,他在香港岛半山区买下的豪宅,早已装修好静待主人。《一九四二》圆了他和刘震云18年的电影梦,按道理,连梦都做完了,心里也就再无牵挂。往后的日子,寓工作于娱乐,那真是羡煞旁人的生活。

  但《一九四二》败给《泰囧》,逼冯小刚把那个本来属于他的江山拱手相让。《泰囧》和姜文的《让子弹飞》不同,因为冯小刚知道,自己永远不会是姜文,但喜剧之王的地位让徐峥抢走,肯定让他心有不甘。

  这样就好了,本来要退休的冯小刚,未来要做的事就是重返他的阵地。我相信,拉拢老拍档葛优重拾山河是急不容缓的事。另外,这也是回报华谊兄弟知遇之恩的责任和义务,两亿多元拍《一九四二》亏了多少不重要,赚的却是冯小刚和华谊兄弟更加牢不可破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一九四二》的另一点启示是:拍电影还是必须以观众的喜好为目的,个人的表态固然值得尊重,却必须承担风险。像贺岁档期间另外两部惨败的影片《王的盛宴》和《血滴子》,难道要怪导演没有诚意和才华吗?但他们想表达的,却肯定不是观众喜爱、愿意花钱买票入场的。

  冯小刚本来是最懂观众的,就算《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那些激情、那些泪水,也都是讨好观众的招数。到了《一九四二》,冯小刚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恳,把煽情通通去掉,结果,观众的回馈告诉他:这是不对的!

  期待一个重新出发的冯小刚,期待一个重回观众口味的冯小刚。□文隽

梁乐民与陆剑青梁乐民与陆剑青

  NO.9梁乐民/陆剑青/江志强

权力王牌 “伯乐”+千里马,《寒战》大胜
权力收入 千万港元成本狂收过亿票房
成为年度最卖座港产片
权力支出 两位新导演无缘金像奖

  因为《寒战》的成功,使得两个以前不为人熟知的名字从此成为香港影坛的新希望,他们是梁乐民和陆剑青。

  然而,碍于香港电影金像奖[微博]的评选规则,两位的处女作虽然一鸣惊人,却不具备被提名最佳新导演的资格。因为,最佳新导演的入围准则必须是以个人名义出来的作品,合导不在此列。(所以庄文强[微博]虽然一直和麦兆辉[微博]联合执导,却凭《飞砂风中转》一片夺得一个只属于他个人的新导演奖。)

  梁乐民是美术指导出身,却并不像张叔平[微博]、奚仲文那样属于“名牌抢手货”;陆剑青一直是副导演,圈中人的其中一个笑话,是似乎没有哪个现役导演未“骂”过Sunny Luk(陆的英文名),因为,片场中的陆剑青,是默默苦干不张扬不顶嘴的类型。

  但2012年最流行的一个词语,“屌丝”绝对可以用在两位身上。屌丝也有扬眉吐气的一天,只要他们不甘于平凡,方法之一是他们必须找到慧眼赏识他们的伯乐,这位伯乐就是江志强;方法之二更重要,他们必须交出一个剧本。《寒战》是两位幕后屌丝寒窗奋战的心血之作,江志强“相中”他们,并不因为他们的名气,也不因为他们的人脉———这两点他们都没有,更不因为他们的勤奋,试问在这圈里,谁不勤奋?完全只因为他们交出了一个令投资方信任、令演员愿意减片酬上阵的剧本!

  2012年最让有志入行的年轻人鼓舞的一件事,就是《寒战》的成功。

  但江志强这位伯乐,能点石成金,又岂是偶一为之的意外和好运?2012年,在《寒战》之前,其实他已监制过周显扬[微博]的《大追捕》,还有韩延的《第一次》,成绩都令人满意。周显扬算是安乐公司的骨干,曾协助李安拍摄《色,戒》,江老板让他当导演,处女作《杀人犯》(郭富城[微博]主演)就令人相信了他的潜质。而促成这件事的,就是周显扬的女友、才女编剧杜致朗[微博]的剧本。同样地,记者曾问江志强:为什么敢提携新人韩延当导演?江老板的标准答案同样是:因为有一个好剧本!

  不必和李安合作,不必和张伟平合伙,江志强这位曾经拿过最杰出制片人奖的幕后功臣,已成功开拓自己的疆土,他的作为真正有利和有助于华人电影事业。 □文隽

郑晓龙郑晓龙

  NO.10郑晓龙[微博]

权力王牌 锻造《甄嬛传》神话
权力收入 商业价值和艺术追求双赢
掀起“甄嬛”热潮
权力支出

  2004年,《金枝欲孽》以宫斗剧鼻祖的姿态在香港引起全城狂追,猛火熊熊燃烧了整个华语电视圈,之后很多年再无像样的宫斗剧———直至2012年初由执导的《甄嬛传》,宫斗剧才重新有了正剧的范儿。

  《甄嬛传》现象三天三夜也数不完:在多家电视台连环播出数十遍,收视率依然居高不下,一众主妇级观众甘拜其裙下,引发网友吐槽“求你放过我妈,我家已经几个礼拜没换台”;剧中金句大行其道,连几岁小孩也能栩栩如生模仿几句;“甄嬛”热潮飘到台湾,到了大洋彼岸同样实力不菲,纽约中文台台长甚至笑言:“盗版的《甄嬛传》DVD在美国华人影视店全部脱销。”引发这场猛火的郑晓龙躲在镜头背后,虽然并不像主演孙俪、陈建斌[微博]那样尽人皆知,但其实,他才是置身喧嚣江湖之外的高手、掌握“甄嬛迷魂大法”的法师。

  郑晓龙的出品常有让观众爱不释手、废寝忘食的巨大杀伤力,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到2007年的《金婚》,一路走来,他已收获了导演生涯的多个巅峰。《甄嬛传》是他小试牛刀的第一部古装剧,却接连让他斩获了4个最佳导演奖。有几味猛药在他的作品中浓得化不开,无人能抵挡———

  精致五钱。郑晓龙对宫廷戏的每处细节都极其考究,从称谓、衣着、礼仪、道具、布景、台词,都要求做得尽善尽美。君不见,当今荧屏多的是架空历史的穿越剧,主人公们穿着无从考究朝代的古装,说着现代语,做着现代事。郑晓龙却相当自信:“我们确实慢,但慢有慢的好处:精致。”

  人文六钱。人性的善恶在郑氏作品中闪烁着美好或罪恶的光芒,他颠覆了近年充斥荧屏的帅哥美女型浪漫宫廷爱情戏模式,选角眼光独特。原著的梦幻色彩在他的导筒下也被大刀阔斧地摒弃。郑晓龙的原则:不能让观众把电视剧当成过家家,作品必须体现人文情怀和批判精神,要有深度。这看似不合时宜的原则最终赢得了观众。

  戏味四钱。郑晓龙是调教演员的高手。几乎已被类型化的孙俪生出别样的情调和戏味,郑晓龙的调教应记一功。

  如果没有《甄嬛传》,2012年的电视圈会寂寞许多,郑晓龙给扎堆的宫廷戏们上了一课:在服饰花哨、表演夸张、情节雷人大行其道时,如何用一个文化人的良知昭示“细节为王,故事为王”的真理。藉由《甄嬛传》在商业价值和艺术追求上的双赢,郑晓龙俨然已成为华语电视导演圈中当之无愧的一哥。

  □ 蔡丽怡 实习生 谢雪莹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责编: 大喻頭)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