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年度权力大佬11-15:李玉范冰冰双赢

2013年01月05日10:18  南方都市报 微博
杜琪峰杜琪峰

  NO.11杜琪峰

权力王牌 港式警匪片
权力收入 《夺命金》在金像奖、金马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上均收获奖项
权力支出 《夺命金》票房未如口碑一样火,进军内地前途未卜

  是少数坚守本土阵地的导演,当每个香港电影人都北上找寻新机遇、新发展时,杜琪峰在香港回归后,仍然一直和他的银河团队留在香港电影界,随心所欲拍他们自己的题材,其中最经典的例子当然是《黑社会》上下集。

  但2012年却明显是一个拐弯之年。

  虽然,这一年,杜琪峰如常出席国际性影展,包括年底的罗马影展;如常地有时开工、有时停拍的导演新作《盲探》(刘德华、郑秀文[微博]主演);如常地缺席大多数传统颁奖礼———只出席了南方都市报在海南主办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而金像奖、金马奖他都没有去;如常地抽他的雪茄、喝他的红酒,但这一年,他却在做着一件最重要的事———

  杜琪峰签约了内地的海润影视[微博]集团,全力拍摄一部以内地市场为主、经过合拍手续、先行送审剧本的警匪片《毒战》。而根据最新消息,《毒战》通过了电影局的审查,有望在2013年的春天公映,与观众见面。

  事实上,早在2010年,杜琪峰和韦家辉联合编导的《单身男女》,部分镜头已移到苏州拍摄,过去很少跨过深圳河到内地取景的杜琪峰,已明白到融合到内地市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2年初,杜、韦又合拍了一部《高海拔之恋2》,成绩差强人意,有评论认为这部爱情片缺乏地气,并非他们最擅长的类型。

  什么才是杜琪峰擅长的类型?当然就是警匪动作题材。从《黑社会》到《夺命金》,中间夹杂着大批优秀作品,像《枪火》、《放·逐》、《文雀》、《铁三角》、《复仇》,杜琪峰的男人江湖,拍出来的味道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2012年,杜琪峰大多数时间都在天津和珠海拍戏,我们期待《毒战》能突破合拍片及国产片传统上对警匪题材的规范,杜琪峰舍弃香港阵地毅然北上,《毒战》的成败也决定他今后的去向。也许,2012年对杜琪峰而言,只是忙碌和重要的一年,但真正期待他大爆发,还要等待2013年。

  连杜琪峰都过来了,香港电影的守护者还剩下谁?

  □ 文隽[微博]

范冰冰亲吻李玉范冰冰亲吻李玉

  NO.12李玉[微博]/范冰冰

权力王牌 女女合作,互惠+互利+双赢
权力收入 李玉跻身“亿元导演俱乐部”
范冰冰影响力继续扩大
权力支出 《二次曝光》风评不佳

  2012年,史上最卖钱的国产片《泰囧》把一个最靓的位置留给了客串的女星范冰冰:影片结尾,王宝强[微博]终于与心中的女神范冰冰见了面,勾肩搭背,欢天喜地。这一幕无疑从民间视角再度肯定了范冰冰作为“全体中国男性最高欲望指标”的位置;而就在同一年,这位当年以丫鬟出道的性感女星走了无数国际红毯上了无数大刊封面,荣登2012《福布斯》杂志“中国名人榜女性名人”第一位。

  段子里说,一个成功的男人后有一个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后面则是一群男人,但范冰冰的成功却不是靠了一群男人,而是靠了一个名叫李玉的女人。从《手机》后,范冰冰的演技就无所施展,直到2007年遇到了女导演李玉。两人合作的《苹果》让范冰冰获得欧亚电影节影后,随后,李玉为范冰冰量身订做的《观音山》票房和口碑出人意料地不错,最重要的是,这部影片让“范爷”一举拿到了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事后,范冰冰豁出去了,在众多镜头下当众激吻女导演李玉……能让16岁就行走江湖的范爷激动成这样,全因在登顶中国第一女星险峰的途中,她实在太需要李玉送给她的这份大礼了———有了这个国际A类电影节的影后头衔,意味着在国内影坛已自成一派的她终于获得了专业认可,“冰冰演戏不行”这句话可以从此抛到九霄云外,范爷从此再无软肋!

  合作在持续,2012年,两人三度携手,拍出影片《二次曝光》。“我见到冰冰就挪不开眼睛。”李玉这么诉说自己对范冰冰的爱,虽然这部影片被网友讽刺为一部“大型范冰冰写真”,但到底也拿到了国庆档过亿元的票房,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李玉借助一代女神的巨大影响力,顺利跻身亿元导演俱乐部。自此,李玉+范冰冰成了继张艺谋+巩俐式的男女组合、冯小刚[微博]+葛优式的男男组合后的一种新组合——— 女女组合。

  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一个事实是,两位在男性世界闯荡多年的美女,最终却靠与另一个女人的联盟实现了各自的效益最大化,这未尝不是这个时代的微妙暗示:从前的女人似乎只有依靠男人这一条路,而现在,她们也可以依靠女人,时代巨轮轰然向前,更多选择意味着更多的自由……□黄佟佟

哈文连续两年导演春晚哈文连续两年导演春晚

  NO.13哈文[微博]

权力王牌 以女导演之姿连执两届央视春晚[微博]导筒
权力收入 龙年春晚、元宵晚会获认可,拿下蛇年春晚大棒
《直通春晚》吸引足够关注
权力支出 龙年春晚遭遇大腕走音、小品涉嫌抄袭质疑
自叹“压力太大”

  哈文领导团队从央视财经频道转战文艺频道仅一年,就被委以春晚、元宵晚会重任,掌勺年夜饭,将众多娱乐圈大腕驱为己用。仅就这点来说,她就有足够资格杀入权力榜。

  接手龙年春晚前,对许多人来说,哈文还是个陌生的“生僻名”,随着春晚“总导演委任状”的下达,随着媒体一轮又一轮的科普,大家通过“李咏[微博]老婆”这个提示记住了这个名字。但在打完了春晚这场漂亮的“背水之战”后,很多人甚至不需要搜索都已经能@出她的微博名,“法图麦的妈妈”。而在今年,“哈文”这个名字再度和“蛇年春晚总导演”画上了等号。

  哈文这两个字常和“创新”连在一起。在财经频道,她率领旗下团队以《非常6+1》栏目开创了“草根”选秀的先河;她开播了一档连续3年的大型电视活动《梦想中国》,2006年创下了累计6亿的收视人群;在被活生生“移植”到文艺频道一年后,哈文这支“嘎嘎新”的创新团队就收到了“春晚委任状”。

  起用哈文说明了央视改革春晚的决心,虽然全盘“推倒重建”并不可能,但一定范围内的大刀阔斧还是可行的。哈文习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做节目,一条腿做宣传。让哈文当总导演相当于换了春晚的D N A———于是,央视春晚30年来,第一次有了对媒体开放的态度;第一次在一个月里有了7场座谈会;第一次宣布在4个多小时的直播里拒绝广告、拒绝软植硬植,“办一场干干净净的春晚”。

  春晚筹备过程中,哈文把女导演的细腻、亲和力和“死磕精神”发挥到了极致。8年没上春晚的刘欢被她“约谈”,终于同意登台演唱;大型活动经验丰富的张艺谋被她请动,花了一下午为春晚出谋划策;穿短袖的季节,哈文就亲自奔波,把陈奕迅[微博]、王菲这些“顽石”全部敲定……哈文的工作作风是鸭子凫水,外看从容淡定,底下却疯刨,就凭着这股劲儿,多少大咖都被她刨动,费翔、杨丽萍[微博]、张明敏……能把这些人哄上春晚30年的舞台,这就是哈文的本事。

  没有一台晚会像央视春晚这么复杂,但在哈文的指挥下,龙年春晚交出了一场堪称专业水准的成绩单。之后,哈文执棒《直通春晚》,将全国选秀精英汇聚央视进行PK,赚足眼球。随后,当广电总局批准由哈文继任蛇年春晚总导演时,再没人意外或质疑,只有她本人在微博上留下了“没有最瘦,只有更瘦”的就职感言。□黄晓雅

成龙成龙

  NO.14成龙[微博]

权力王牌 功夫巨星金字招牌
权力收入 《十二生肖》成为内地“最卖座成龙片”
致力慈善,投身公益
权力支出 “祸从口出”

  对快满60岁的成龙来说,华人国际功夫巨星的地位无人能动摇得了。2012年底他倾尽全力奉献的《十二生肖》再次证明他的受欢迎程度,号召力依然。贯彻过往成龙电影的热闹有趣,刺激惊险,老少咸宜。大哥始终是大哥,谁可替代?

  其实成龙早已转移了自己的身份,他除了是明星之外,这些年最主要的工作是做慈善。他广为地球人知道的一个角色,是慈善活动家。

  《十二生肖》之后,成龙如果不再拍动作片,这便是他最完美的收官。史无前例,他的太太林凤娇,作为影片最让人惊喜的彩蛋,也出镜亮相了。对成龙来说,有什么比这样的安排更圆满?当然,对粉丝来说,可能更期待成龙和房祖名[微博]父子能真正合作一把,但其实早在祖名出道的电影《千机变2》中,父子已同片演出过。

  曾经,谈家庭、谈女人、谈儿子,对成龙来说都是禁忌,但这些年下来,成龙已不再忌讳,对过去被认为敏感的话题,天南海北,无所不谈。或者说,如今只剩下一个“小禁区”,就是“小龙女”,但大家都认为,以成龙豁达的性情,这小禁区总有一天也会被打破。

  成龙近年常惹起口舌是非,尤其香港的部分媒体,爱抓着成龙的言论做把柄,大肆攻击,加以嘲讽。成龙接受内地媒体访问时也坦承这点:曾经,因为自己的“失言”,几次成为了香港报章的头条。

  最主要的原因,是成龙自己的身份已不再仅仅只是“香港人”。看得出、听得出,成龙的失言有时是真情流露———他不介意坦率表达自己的某些观点或看法,纵使未必得到某些人的认同。这就是大哥的真性情。

  《十二生肖》在香港的票房只是一般般而已,但在内地却势必成为成龙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的一部作品———影片上映首日就取得了4350万票房收入,成为2012年度单日票房收入亚军(仅次于《画皮2》)。成龙大哥以今日的超然地位,早已不在乎任何闲言闲语,反正,他说自己不喜欢回归之前的香港,也困惑于回归之后的香港社会现状。那就做一个堂堂正正、百分之百的中国人好了!反正,我们知道你喜欢! □文隽

余咏珊(右一)余咏珊(右一)

  NO.15余咏珊

权力王牌 改革创新,让老节目焕发新光彩
权力收入 大刀阔斧改革“港姐”、劲歌金曲;推行票选新制度
打造全新综艺节目
权力支出 “港姐”全民票选被指有疏漏

  这个女人不简单!2012年之初,香港电视圈一片“山雨欲来、大战将起”声,王维基[微博]号称“直挖TVB心脏、挖尽其肺肝肾”,其他各路英雄也纷纷加入争夺,誓向四十多年来一台独大的无线宣战。但,从TVB出身、辗转香港、内地、台湾电视圈,人称电视“女桥王”的,却班师回朝,坐镇娘家非戏剧分部制作总监之位,抛出一系列杀手锏,令无线非但没有在这风雨飘摇之年一味挨打,反而勇于革新、打破陈规陋俗,办出有声有色的节目,杀了众多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一上战场,余咏珊就踩足油门,能量不亚于任何男人。“我很喜欢打仗,中意做最前面开路的人。”“所有杀手锏都要在今年抛出,我要立刻令TVB的节目向前冲。”她观点独到,从不随波逐流,“我不觉得TVB会被这场洪流淹没,它只是近年越走越慢,我就是要为它加点机油,推它向前多走一步。”做制作出身的她,最大优势是握住实打实的兵器———节目构思与方案。2012这一年,她已贡献多个突破性改革:为年届40之龄、渐显审美疲劳的《香港小姐竞选》洗心革面,办真人秀、推动“一人一票”全民选港姐冠军;亲自斡旋与四大唱片公司的破冰之旅,复办《翡翠歌星红白斗》,将《劲歌金曲颁奖礼》定为最后一届,积极推动“四台联颁”;推出一系列全新综艺节目,购买NBC版权的人气节目《决战一分钟》,破周末黄金档收视纪录,再令对手亚视出现零收视;摈除一年一度《万千星辉颁奖礼》高层钦点赛果的传统,首次成功实行“一人一票”制的全民票选,选出视帝、视后与最佳剧集,造就哄动全城的话题;2013年伊始,她还将推出首台“TVB春晚”。她早已不停留在和三张牌照相斗,而是放眼神州。目标定得比眼前利益更远一点,这或许就是她走得快人一步的原因。

  她也有打败仗的时候。港姐“一人一票”制令服务器瘫痪;意图复兴《欢乐今宵》的全新节目《玩转三周1/2》被轰抄袭;每次败仗都有人喊她“下台”、“引咎辞职”;对手恣意挑衅,百般揶揄她那“旧世界”的不是,她知道这打的是心理战术,但绝不允许自己团队的士气被摧毁,依然默默发力,只为让这每一仗都打得更有韧性、更有力量。

  2012年之初,有人说TVB的“一哥”地位将会被连根拔起;2012年带着那个“末日”的预言一起过去了,TVB依然屹立未倒,余咏珊和一批良将用创意和胆识帮TVB度过了时艰,也令TVB长年来吝啬、保守、铁腕的旧制度得到了改写。

  □蔡丽怡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责编: 大喻頭)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