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年度权力大佬NO1:《好声音》团队

2013年01月05日10:18  南方都市报 微博
《中国好声音》火爆荧屏《中国好声音》火爆荧屏

  NO.1 《中国好声音》团队

权力王牌 导师+灿星的组合,在后选秀时代锻造标杆性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
权力收入 获得超高人气和口碑效应
巅峰之夜创下5 .234%的高收视
广告费创造了单条15秒的中国电视广告最高要价纪录
权力支出 盲选阶段遭遇观众对选手的信任危机
导师考核阶段,“媒体投票”带来尴尬与难题
总决赛直播的海量广告、超时扰民、非透明投票遭到质疑

  2012年10月1日凌晨,在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巅峰之夜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浙江卫视[微博]总编室副主任许继锋难掩兴奋:“《中国好声音》堪比当年的《渴望》,达到了万人空巷的效果。”

资料视频:好声音对战最强音金池《痴心不改》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一档节目从首播到引起全民关注,需要多长时间?《中国好声音》花了24个小时——7月13日第一集播出时,有人忽然惊呼:“微博上我关注的人全都在议论这档新节目!”一档节目从收视冠军到成为文化事件,需要多长时间?《中国好声音》花了两个月——收视率不断创新高,观众讨论阵营持续扩大,节目结束后的一周内话题持续发酵……这档节目当之无愧地成为近年来内地电视史上的盛事。2012年的夏季荧屏,深深刻下五个字的烙印:中国好声音。

  除了一丝不苟地拷贝荷兰原版歌唱比赛节目《The Voice》的精髓,《中国好声音》还有什么利器?

  共担风险。与以往制播分离模式的创作方式不同,《中国好声音》的制作团队灿星采取了和电视台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合作方式,以8000万元高价将节目打包销售,提出和播出卫视签署“对赌协议”的条件:一旦收视率超过2.0,双方将共享广告收益,按比例分成;否则,前期的巨额制作费将由制作方承担。新模式史无前例地提高了节目质量,但也带来观望和迟疑——在找到浙江卫视这个合作平台前,《中国好声音》被整整搁置了一年。最终,敢于尝鲜的浙江卫视接招了,虽然每15秒超过50万元的广告报价,让它最终付给灿星的金额远远超过外界所知的8000万元,但浙江卫视在这个夏天所收获的品牌增值远远超过广告收益本身。

  “变态”操作。具体到每集节目上,《中国好声音》端出的是一组令人惊讶的“变态数字”:从机位到剪辑,场内共设置26个机位;每集不到90分钟,录制平均时长却多达12个小时、调用素材量近1000分钟;4把导师转椅单价高达80万元,全部从英国空运过来……“变态”追求的结果是:每位导师的表情都能被单独捕捉;每位学员从场外到场内,从电梯口到上场前,再到休息室中的家属表情,都和海外节目一样得到精确呈现。连乐队也与众不同——陆伟说:“现场乐队不但给所有学员伴奏,还会结合每个人的特点,对每首歌进行重新编曲。”

  导师就是力量。据《The Voice》在各国的经验来看,导师的选择及他们之间的火花正是关键所在,够重磅、够权威,有冲突、有逗乐,才有看点。《中国好声音》的四位导师鲜明、有力地体现了中国版的“权力”:刘欢正气威严,那英[微博]花痴豪爽,杨坤[微博]弱势煽情,庾澄庆[微博]应变掌控。“好声音”找导师走的是中国式人情模式,四位导师坐在转椅上,充分确认了节目的权力,他们的“压场”给了观众震慑和说服力:所谓选秀,只是浮云,我们为正本清源而来,为“好声音”而来!四位导师将私交和默契带到了节目中,斗嘴、玩闹,就像在后台一样自然妥帖,让从未看过“卸妆”版大腕的百姓们目瞪口呆,欲罢不能。导师们“哄抢”学员的乱斗多出自本心,但也有不少源于“模式”的指点——藏在对面帷幕下的4台摄像机随时捕捉他们的表情、动作,但在制作方提供的“宝典”里,可以见到节目组对导师们的“建议”,“脸上的表情要让观众看出心中的想法”,甚至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可供使用的表情和动作,四位聪明的导师经验丰富,完全心领神会,自由挥洒,不留痕迹。

  口碑等于胜利。环环相扣的营销能力让“好声音”在整个第一季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事电视业十多年的上海剧星传播副总裁俞湘华分析“好声音”走红原因时说:“节目本身的高质量让所有第一集的观众都成了义务宣传员,此所谓口碑传播;推广团队在新媒体上的发力,如微博大号的使用、话题选手背后故事的挖掘等,最大限度地引发了观众好奇,关注度持续飙升。很多观众每周五守着电视机看首播,更多人在网上搜寻重播视频,这种现象已多年未见。”

  “中国好生意”。第一季节目播出后,灿星火速成立了经纪公司,签下46位选手的全经纪和唱片约。巅峰之夜总决选后的第三天、2012年9月21日,“好声音”在澳门拉开了全球巡演的序幕。由学员们主演的音乐剧中国版《欢乐合唱团》也即将推出,而与节目有关的书籍、彩铃、CD等各种衍生产品也都在开发之中。

  2012年7月到9月,两个多月里,《中国好声音》刷新了内地电视综艺节目的模式,为持续低靡的乐坛注入强心针,让“后选秀时代”焕发了诱人的新光彩。从一档节目的角度来说,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已经结束,但从品牌角度来说,它刚刚开始。第二季剑未出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也许依然无人能与争锋。

  □黄晓雅

  To《南方都方报·权力榜》:娱乐权力的掌有者是观众。

                                                        ——— 导师杨坤

  To《南方都方报·权力榜》:一切荣耀,归于信仰。

                                                         ——— 宣传总监陆伟

  权力Q&A

  南方都市报:导师+灿星的组合塑造了《中国好声音》这个品牌,成为《南方都市报娱乐年鉴·权力榜》年度娱乐霸主,击败众圈中大腕、大佬,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杨坤:《中国好声音》让音乐重回观众视野,不同于以往的选秀节目,这是近年来电视节目的创举。它也让爱音乐的学员重新看到了中国音乐的希望。

  陆伟(《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这个夏天,每次《中国好声音》片头音乐响起时,我都有热泪盈眶的感慨。这是我们热爱并全情投入的事业。

  南都:你对权力怎么理解?《中国好声音》具备了哪些权力要素?

  杨坤:“娱乐”的权力掌握在观众手里,让大众乐呵了、嗨了,就是把权力交给了观众,娱乐权力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好声音实实在在地给了观众们“娱乐的权力”。

  陆伟:权力是带有掌控性的力量,需要用心灵和智慧驾驭。“好声音”的核心要素在于真,它向人展示了如何用纯粹的心灵演绎音乐。

  南都:《中国好声音》对于2012年的中国荧屏来讲意味着什么?

  杨坤: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就像一道彩虹,有很多颜色,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它也是座桥梁,这边是爱音乐的人,另一边是观众。

  陆伟:力求攀登顶峰的节目,势必需要专业、追求极致的制作。每一个有野心的节目都需要有“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自信。

  南都:你怎么评价自己的2012年?

  杨坤:有很多人问我:“2012年是32郎的第二春吗?”我从不反感这样的问题。32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种音乐精神,淡定对待就是最好的选择。

  陆伟:挑战与荣耀接踵而至,辛苦奔忙但又充满激情。

  南都:2012,你最有成就感的是什么?

  杨坤:我在好声音的舞台上拥有了我的“杨家将”,我希望他们能继续坚持音乐之路,不放弃梦想。

  陆伟:超越从前的自我,让《中国好声音》成为职业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碑。

  南都:2012,最遗憾的是什么?

  杨坤:我很遗憾很多学员不能走到最后。

  陆伟:没有把节目做到最完美。

  南都:2013年有什么动作?

  杨坤:践诺我的32场演唱会;蛇年春晚将与张靓颖[微博]合作全新单曲《一辈子朋友》;启动我的新专辑筹备工作;继续担任下一届《中国好声音》导师。

  陆伟: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继续开拓新的平台、新的战场。超越《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成就。

  ●南都记者 黄晓雅

附:数字解读《中国好声音》
版权费 制作方花了350万元从荷兰购入原版版权。
冠名费 第一季、第二季冠名权均由加多宝集团拿下,第一季冠名费为6000万元,第二季暴涨至2亿元。
收视率 2012年7月13日,《中国好声音》在浙江卫视开播,第一集首播收视率1.5;第二集首播收视率2 .733,位列同时段全国第一。巅峰之夜收视率为6 .109。
出场费 学员关喆[微博]露脸《中国好声音》后,第二天在某酒吧登台,出场不到20分钟,出场费为14万元。
代言费 2012年9月,某品牌一次性签下李代沫[微博]、吴莫愁[微博]、吉克隽逸[微博]和张玮[微博]四名学员,四人代言打包价近60万元,平均身价15万元。
巡演报酬 节目资源部总监葛亮[微博]透露,全球巡演中,16名学员的出场费分为10万元和15万元两个价位,“这还仅仅只是劳务费。”
第一季总收入 2012年底,灿星总监陆伟对南都记者报上了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的》的总账:“第一季14集,总投资1亿元。广告费收入3 .5亿元,版权销售(包括电视台版权和网络版权)总共四五千万,总收入为4亿元。”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责编: 大喻頭)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