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戏我想说的第二点,建议大家研究一下这个戏的台词,它的文学性。台词里面所注入的人生感悟,人生哲理,而且这些台词确实如刚才分析,绝不是概念,是源自于生活,这个台词要感谢编剧导演,和演员的表演。充满了生气,但是经过我们艺术加工之后,每个人的话都有非常精彩的话,每一个角色,三个女儿,三个母亲,刚才杜高老师特别说道,反映了两个时代,民族的程度,文化的氛围,时代的感受全在里面。三个母亲三个样,这就证明了外因大致一致,人生经历不一样,主体意识觉悟程度不一样,到后来出来是各式各样。包括刚才李主席赞赏的雷蕾,她是最后冲出来,实际上这里面从形式上讲好象支边去了,这个给我们社会的,实际上雷蕾自己的话说,我想如果不是深入到生活里面,确有感悟是写不出来这个话的。他说当一个理想置于自己和他人精神世界发生关联时才能真正脱离低级趣味,这是一个非营利性理想,讲理想讲非营利性,只问付出不求回报,比我过去做任何工作都有意义,让我心向往。我在那里找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电话,你就是知识信息的源头和指引方向的灯塔,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你,你的所有话都给他们启示希望,个人价值最大化,太充实了。这个话说的多好,这个不仅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惊奇语言,它的艺术是有启示的。我们今天的艺术生了病,就病在太功利,对我们当下文化艺术某些病症是一剂良药,艺术不能太功利,艺术就是应该养心,像这个戏这样,不要急功近利只养眼,文化就应该化人,把人的素质都化高,高素质的人再去保证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要急功近利去化解,实际上这样真正是源于生活里面的,给人以精神诉求的,真正的审美产品。就在法学上给我们导向,就使我们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走。这里面实际上每一个孩子,当然可以说每一个审美化程度可能有差异,但是你包括青楚,那是了不起,那是通体透明的当代女性,还有她理想化很高的,最后到什么样的程度了,当周晋从看守所里面出来之后,她的那番话。还有包括最后的这一对出来之后,好象是要结婚了,到最后转回来那一圈话,讲的既生活话,又哲理话,所以我第二个感受是觉得,将来还是剧本的文学性,这个台词,这个对话,这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导演整体的把握,现在我要说这个话,我跟李主席天天讲这个话,你看那些电影是什么话,那是人话吗,根本不是人话,你现在看我要说的是,相当数量的电影,我不是说全部,恐怕要好好向电视剧学习,你看的时候完全不像人讲的话。
至于这个电视剧第三点我非常佩服赵宝刚导演戏上面,他的叙事流畅,他的叙事跌宕,整个艺术节奏把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国电视剧到了这个时候,应该像赵宝刚这样导演,分别对中国电视剧创作走向百花齐放的过程当中,做出过个性化、风格化、独特贡献的导演逐一加以专题研究,总结他们的成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评论,我们的理论研究就会走向一种导演作品的专题研究组合而成的一部真正扎扎实实的中国电视剧历史研究,而不是仅从社会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所以非常感谢创作集体,作为一个自己的青春自己没有做成主的过来人,很希望下辈子能够我的青春我做主,谢谢。
王卫平:刚才几位领导和前辈专家说的特别好,特别有启发性,已经掷地有声了。先祝贺赵宝刚拍了这么好的剧,而且感谢中央台播出这个片子,视协召了一个研讨会,由于年龄的原因,加上自己比较老套,对青春偶像剧看的比较少,但是这个剧特偶然的看下去了,而且还带着女儿一块看,特别饶有兴趣,从中领悟了很多事情。
刚才看到赵宝刚的作品集锦,我把今天的话题改了一下,我就感觉对宝刚的作品,包括这部《青春》,我感觉有几样。他的电视剧创作有几个一如既往,我感觉是贯穿始终的。
第一个他的作品绝大部分除了哈尔滨都是现实题材剧,都是捕捉现实生活当中比较最新发生的,比较新鲜的内容作为他拍摄题材选择,这是他一如既往的,往往能够切入社会最新的形态和社会问题。
第二个,一如既往积极面对,他有这么个姿态,这部剧也体现出来,包括去年的《奋斗》,无论把握任何题材内容,对生活对人生,对矛盾,对各类社会问题普遍表现出来积极健康的姿态,跟赵宝刚本身的世界观有关系。
第三是一如既往的时尚唯美,这个都有共识的,无论任何题材内容话题,包括整体风格、样式,都善于切入时尚,并且一定程度上引领时尚,也成为舆论界时尚的话题,从网络上可以印证。
另外宝刚一如既往选用新人,并推出新人。推出新人这个事从仲呈祥主席年代不断提,但是不是说哪个剧组都能做得到,但是宝刚这点上有目共睹,能选新人,并且真正推成新人。推出新人这件事,尤其这个片子,给我的感觉不光是推青年人,这里面我特别饶有兴趣的,我觉得苏小明,当然她很多年就是腕了,给人眼前一亮。咱们从苏小明身上也印证了宝刚不光推年轻的新人有一套办法个对非年轻人也挺有招。
还有一如既往专注于拍电视剧,到了这个层面的导演宝刚没拍过别的,当然咱们不是说,咱们就用这个话遏制宝刚,不让他拍电影,不是这个意思,他客观的自然而然形成了几十年孜孜不倦的探索,衷情推出电视剧,这个在我们电视剧圈导演行当里面凤毛麟角,从这个角度来说,从国家主管部门角度来说,我特别偏爱这样的人。
我发现宝刚的青春剧、偶像剧里面好多剧里面贯穿有案件,我也琢磨过为什么里面要放案件进去,我在这个袭看以前我没琢磨过这个事,看完之后我说这里面怎么,这是涉案剧吧。投毒、绑架、凶杀、盗窃,一次停审,我就追查了一下,怎么分的类这个剧,但是为什么会里面有这么多的案件在里面,我就想他好多剧里面都有。窃以为他可能通过这个改变形态、结构、节奏,是不是会有这方面的,增加冲击力什么的,作为某种技术层面的,当然我得提醒一下,你现在在边缘走的,下一步案件再走,就划为涉案剧了。咱们不是说不能拍涉案剧,但是比较麻烦一点。另外我看网上也有一些对停审问题司法界也提出来一些问题,涉及司法问题,为了我们今后比较顺利的,我们请相关权威人士做顾问,帮我们把关,避免因小失大。当然不是宝刚的戏一成不变,他实际上时时出新,对社会生活的捕捉、发现、选择、表达都是很新颖,特别是对社会前沿话题的摄取是很新颖独到的,由此使我们经常眼前一亮。再一个从形式、样式上也不断的出现,这部剧确实台词非常精到,我觉得台词可以专门出本书了。
另外这部剧里面也发现喜剧元素和喜剧色彩非常多,这点也是宝刚不多见的,大概《过把瘾》当中有。这部剧里面,青春偶像剧有很多喜剧的元素,这种因素在这个剧,使这个剧发生影响和人们喜爱的过程当中,这个喜剧源起到很多很积极的作用。
最后提一点希望,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走出去,今天我们好多文化产品通过不同渠道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内往境外走,但是我们现在比较弱的解决这种青春偶像剧,始终被韩剧、日剧,甚至被台湾剧压着。这方面我们既然通过很多年,我们出了这样一个卓有成效的赵宝刚导演,并且他的青春偶像剧往往可以一炮走红,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希望宝刚青春偶像剧在前期策划的时候把国际元素琢磨琢磨,我希望宝刚是我们青春偶像剧走向全球,特别是去挤压日本和韩国青春偶像剧第一人,谢谢宝刚。
曾庆瑞:我说他们讲的其中的一个话题,是代沟的问题。因为人在人的生命现象或者生命过程中,历来都有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儿女的婚姻谁做主。世世代代,许许多多通常把两代深的代沟弄的年以填平的,因为这点曾经演义过一出又一出的悲剧,震撼也感染了后世多少人的心理。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对这样的叙事主题反复咏叹,也为我们留下一部又一部千古绝唱,至今还是人民史上的瑰宝。艺术的演义这些故事各种形态的经典作品,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听众和观众中间广为传播,人们什么时候说起来,都会为这样悲剧扼腕畅通,唏嘘不已。以至于90年代,我们伟大启蒙主义思想家鲁迅先生,把这个问题引领到积重难返的家庭问题上来,反对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文化新道德,在《新青年》上一口气发表四篇文章。鲁迅当时宣布了一个主张,就是完全解放了我们的孩子,做父亲的人自己背着重担,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我的发言拿这个开头,我是希望我们大家都重视《青春》这部电视剧,在人类文化史上,重新演义这个话题,所做出的新的贡献,也看得出文化的蕴含。谁看梁祝不感动。
现在看这部电视剧让我想起来这样的叙事主题,现在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文学家、艺术家用最现代的电视剧艺术,再次演义这个母题的时候,我自己感觉。因为上次开始,当时宝刚不在,丁芯把我找去,说把我感动的不得了,现在能体会到这一条了。我自己觉得,因为有了几千年这样的因缘在里面,看这部剧,就像听一部歌剧里面的咏叹调。它歌唱的声情并茂,旋律优美动听,按照今天现实来讲,这部电视剧艺术演义还有很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我也会认为,普天之下的父母和儿女们,都应该在这样一个代沟上面架设一座金桥,让彼此的心灵相互沟通,每遇儿女婚姻大事,两三代人之间都能够共同营造人生的和谐,像全剧最后方宇来求婚的时候,钱小样对她妈说的那样,我不是不能自己做主,但是最希望得到你的支持。还有孩子没错,就算犯错问题大多出在父母身上,所以改变要从家长自身做起,这就是鲁迅当年的教训。
所以艺术阐释这样重要的主题,这部戏有一个很巧妙的构思和艺术策略,就从杨家三代七个女人命运来切入。第一代姥姥和老爷他们婚姻谁做主我们不得而知,而第二代,杨家三个女儿,六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可以肯定的讲,这老两口替他们作主,才造成第二代三个妈各自不同的命运遭遇,欢乐和痛苦。其中尤其老二,虽然她经过奋斗成了大公司老板,做了女强人,但是和弱势的丈夫李博怀不和谐二十年之后离异。结果留给李霹雳一个破裂的家,老三是不得已到了银川,这就是父母替女儿做主的结果。
现在到第三代了,本来身受其害,长期受苦的三姐妹,应该很开明,转换了角色之后,回头来又试图干预三个女儿代三代的婚姻,她们忘了自己,一转身一变换角色成了干预者,成了一个轮回一样,这不是她们个人,这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积淀的社会、伦理、道德、基因在起作用。这三个妈都想为女儿做主的时候,这样七个人的矛盾冲突就有戏好看了,时间关系就不说了。
到了最后各有各的故事,等到最后还想挣扎要李霹雳出面留住高齐的时候,霹雳一句高齐哥哥巧妙拒绝了长辈给做的主。所以现在看来,我们这部电视剧创作,艺术演义这种较量,我在前面讲到浓厚的理想化的色彩之外,我认为这部戏好看还在于有一种浓郁的诗意化的激情,这种激情外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对于人生和两代乃至三代之间代沟现象,还有富有哲理意味的思考,并且抒发出来。
当杨尔顿悟之后,她反过头来劝,终于想明白了孩子就是风筝,一旦上天往哪飞就不由他们掌了,想让他们飞得高飞得远,就得放线,所以劝她们俩放吧,咱们退一步,海阔天空。有孩子就得负责,为她着想,情感上给她呵护,事业上给她自由,这样他走好路我才禁止紧着,李霹雳最后劝她父母复婚,我觉得难得所有这些哲理性的思考,都不是那种说教说出来,而是绝对的莎士比亚化的艺术演义出来。我们创作者做这样的思考,他们讲了神秘的格调和情趣。怎么把美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非常的好。
这个新的杨门女将的故事,也可以走流行媚俗的戏路,至少可以让三个女儿跟三个男孩子,或者加上雷蕾,甚至于上一代的也可以演义出任何三角的故事,满足当下的需求。我看到《青春》小说里面,书的卷末读者忽略的话,感谢赵宝刚让我们在脱离低级趣味的悬崖边及时勒马,他与时俱进的速度让我们望其项背,忘不了决绝的文艺作用的深度,是痛苦更是幸福,苦了再次被印证辩证关系,为这种表白我向两位编剧表示一种敬意,谢谢你们。
我觉得正是有这样的理想主义和价值的追逐,把创作看作信仰,《青春》叙事才和低级趣味背道而驰,才决定了文艺作品的深度,使作品成为当之无愧的精品。
一点是电视剧这些人物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比如说三个小表姐妹,这追求并不是一味的只是写你爱我我爱你,我们的作品把事业人生追求联结在一起,甚至于上面一代,连杨尔、杨杉都有自己的事业。不像有些电视剧还是鲁迅批评的那样,只是追逐身边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于是让爱有这样的人生的时候,我还看到在当今中国社会生活当中,房地产、售楼小姐等等,以及80后满嘴俏皮话网络语言等等,这都是无心无意吗,不是。许许多多现代生活元素应有尽有,让我们感受到作品里面鲜活的时代信息,强烈的时代精神,这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同时也暗示了,具有了这样时代气息和精神,才会让人更加幸福,处在这样新的时代,如同80后这样三姐妹做子女的,上一代做父母的,才有可能在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新风尚下正确对待处理儿女青春谁做主的问题,构建两三代人之间和谐亲情关系,我们剧中的这些人物,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理念,有了自己做人的规范和准则,不再具有那些几乎与生俱来的悲剧因素和结局,这部戏昭示的孩子们青春孩子自己做主,也希望孩子支持和帮助孩子做主,这是具有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这样的叙事特点极为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