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喻敏田巧萍胡义华戴红兵)昨天(19日)上午,一下火车的马书军就感受到武汉人民对’98抗洪战士的那份深情。
在本报办公楼,马书军迎面碰到两批前来为他儿子捐款的人———市政府办公厅和市水务局、防汛办的负责人。
市水务局干部职工130多人纷纷以自己的行动来帮助马书军,很快就筹集到善款22870元。市政府办公厅100多名干部职工自发组织捐款,办公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毛庆桂昨日一早就赶来报社,代表市政府办公厅的领导和同志们转交善款14300元。
陌生人的火热心肠,让马书军泪光闪烁,他说,武汉人民的恩情我终身难忘。
昨日下午,簰洲湾中保村村民也给记者打来电话,说当年抗洪战士救了他们,现在他们也要以微薄的力量来帮助身处困境的马家父子。
今天可在四个地点为骁帆献爱心
今天上午,本报与省红十字会、央视《开心辞典》在武汉鲁巷广场、武汉理工大学内(湖北图书城对面)、汉口武展的三个采血点上,接受造血干细胞捐赠报名和马骁帆捐款,同时接受《开心辞典》答题选手报名。同时,在马书军曾经战斗过的嘉鱼县还设有一个报名点。
昨日上午市政府办公厅和市水务局有关负责同志专程到武汉晚报,看望刚下火车的马书军,并送上两单位职工捐款3.7万余元。记者胡伟鸣摄
“我们都要有信心” 马书军到协和看望白血病患儿
尽管在火车上一夜没睡好,但军人出身的马书军仍显得精神抖擞。得知武汉协和医院有一个白血病儿童学校后,他坚持要去看一看,“我的孩子是白血病,我了解家长们的痛苦,我希望我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希望。”马书军说。
昨日下午16时许,在协和医院儿童白血病房学校校长彭培斌和白血病移植康复者、海军工程大学范官林老师带领下,马书军来到病房。
走进白血病儿童病房,马书军见到了和他同样处境的家长。35岁的施红英是枣阳琚湾镇人,她一直在外地打工。10月1日,读小学5年级的11岁女儿王梦茹突然脸色发黄,而且眼睛外突,当地医院诊断为贫血,建议补血。然而,症状并没有缓解。
闻讯从外地赶回的母亲11月中旬将女儿送到武汉的协和医院。前天下午的诊断结果出来,王梦茹患的是急性淋巴白血病。仿佛天上掉下个炸弹,施红英和丈夫吓懵了:白血病对一个农村家庭意味着什么啊?
他们通过咨询,得知至少需要20多万元为女儿治疗,他们想都不敢想。但作为父母,不忍心看着孩子离去,只好就着借来的5000元为孩子治疗。施红英说:“万一钱没有了,我们就只有回家。”彭培斌校长说:“像这样的镜头,我们经常看到,没钱了,就带着孩子回家等死!”
听着施红英哭泣着的介绍,马书军也眼泪汪汪,他不停安慰施红英,“大姐,不要伤心,慢慢想办法解决难题,会有办法的。”懂事的王梦茹躺在病床上,看着妈妈哭泣,眼泪在打转。马书军拿出相机,请记者帮他和王梦茹合影,他说:“小孩太可怜了,我要把这些照片带回去,给我的孩子将来长大后看一看,让他记住这些同伴。”随后,他从身上拿出几百元钱,塞到王梦茹手上。
这时,施红英跪在地上,也曾在街头跪着为儿子求救的马书军赶紧将施红英扶起来,连声说:“大姐,别这样!”
另一件事更让马书军感动。白血病患儿江欣晨的母亲陈红珍,在女儿病情稳定出院后,就来到病房,主动承担起对女儿的恩施病友方依凡的照顾。陈红珍说:“不生病的人,不知道痛苦!”马书军紧紧握住陈红珍的手说:“我们都要有信心!”
记者胡义华实习生樊文君通讯员高民主
协和医院儿童白血病学校 三千志愿者为一千患儿服务
一路上,彭培斌校长给马书军讲解了病房学校的历史:协和医院白血病儿童病房学校成立于2002年12月24日,当时,从事教育工作的彭培斌想为儿童义务讲课。
儿童白血病病房学校成立后,社会上很多人响应,纷纷到学校义务担任老师。这些志愿者挤出业余时间,来到白血病病房,为患儿开展一对一的文化知识讲课,不要一分钱报酬。
到现在,已有1000多名白血病儿童接受了学习,共有3000多名志愿者轮流义务服务,这些志愿者有在职老师、公司员工、大学生、工人等。
今年36岁的海军工程大学范官林老师,2001年4月患上白血病,当年12月妹妹捐出的干细胞挽救了他的生命。他也是志愿者之一,平时只要有空,他就来到病房,除讲课外,还鼓励家长:“你看,我现在不是很健康么,一定要有信心!”
彭培斌校长说:“能为白血病患儿做一点事,我们志愿者都觉得值!”
记者胡义华实习生樊文君通讯员高民主
马书军说——— 最想做的是帮助白血病人做些事
马书军对白血病给家庭造成的痛苦体会太深。
在天津的街头,他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因为影响了市容,城管几次要赶他,但想到孩子的生命,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有时想到自己的儿子,他就泪流满面。天热的时候,太阳照在他的身上,他一个劲地对给他帮助的人鞠躬。旁人同情他,给他买一些矿泉水,他就将矿泉水留着给儿子喝。
马书军曾先后在武汉、北京打工,在一些酒店做营销工作。他说:“以前在外打工时,想做一些生意赚钱,现在最想做的是,帮助白血病人做一些事!”马书军表示,等儿子的病好些后,将徒步走遍中国,为白血病患者鼓与呼,让更多的人伸出手臂,捐献干细胞,同时也让更多人捐出自己的爱心款。
记者胡义华实习生樊文君通讯员高民主
“湖北人民回报这么多”
昨天上午9时31分,在武昌火车站接站人流中的记者一眼就看到了走出出站口的马书军。小马几乎在同时看到了记者手中高高举起的贴有昨天武汉晚报的接站牌。
小马伸出手,将记者的手抓住:“湖北人民真好!”
小马说:“我在天津乞讨的时候,一天在街上站十几个小时,而且那时的心情是无助的,现在有这么多人帮助我们,我太感谢大家了!”湖北人民对''98抗洪军人的那份感情让马书军感动。“我们只做了那么一点点,湖北人民就回报我这么多。”他说,孩子的病治好了后,一定会把多余的钱返回社会,帮助其他的人。
记者田巧萍胡义华实习生张娟
马书军,我们应该感谢你
连日来,江城市民获悉当年为保卫湖北、保卫武汉的抗洪英雄马书军为救活儿子的命当街跪讨的遭遇后,纷纷表达了要捐款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愿。昨日,得知马书军专程赶到武汉谢恩的消息后,一些市民纷纷致电本报。
现役军人王先生说:抗洪勇士能回来看望家乡父老,我们应该感谢他。他给了我们武汉人一个帮助别人,回馈社会的机会。
一位68岁的读者打进电话就说:“马书军没必要感谢我们,这是我们自愿做的!”这句朴实的话语代表了大部分爱心市民的心声。他认为,作为一个普通人,看到像马书军父子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怎么能够不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帮他们一把?马书军不需要特别来感谢我们,我们这么做是在帮助他,也是在尽自己的良心。
身为公务员的徐先生希望:“马书军能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以后来回馈社会。”受到帮助的马书军是感恩的,受到帮助的马骁帆更加不会忘。相信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他们会把曾经从别人身上得到的爱心,传播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