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杨善朴:《唐山大地震》传递正能量

2013年05月21日11:02  新浪娱乐 微博
《唐山大地震》感人场景 《唐山大地震》感人场景
《唐山大地震》大合照 《唐山大地震》大合照

  新浪娱乐讯 由华谊投资并制作的电视剧《唐山大地震》播出已近尾声,作为一部由电影衍生出来的电视剧,内容还算扎实丰满,在山东卫视的播出成绩一直在前五名徘徊。新浪娱乐独家对话华谊电视剧事业部总裁杨善朴,由他解构在如此浮躁的市场环境下这部戏所传递的正能量,对于一家上市公司,华谊电视剧近一两年作品不多,杨善朴也透露了下一步华谊电视剧事业部的发展动态。

  坚守品牌价值观 以情动人

  新浪娱乐:《唐山大地震》还挺沉重的,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是因为之前有电影么?

  杨善朴:这算是华谊兄弟[微博]的一优势和特点吧,每一个优秀的作品,电影、电视都会打通的。这样做,从产业链布局来讲也相对合理。比如冯小刚[微博]导演的电影作品,我们都会进行再开发,改编成电视剧。从题材来说,确实《唐山大地震》这个题材会感觉到有点沉重,但产品研发来说,比较看好这个题材独有的适合影视改编的特质和方向的。从大的角度来讲,这是人类共有的题材,有普世价值观的;从小的角度来讲,影视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已情动人,我们追求每一部剧都深入人心。那么,我们常说一个题材可以感动人,感动人可以为人们带来温暖、力量和方向,所以说像今天这样的市场里面作这样的题材,我们坚持认为这样的题材依然有它的生命力,虽然我们现在的形态,电视剧播出的形态发生了比较大的改编,影视剧的根源还是跟情感有关的,像这样的在大灾面前,人们和自然抗争,和自己的内心抗争,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像这样的题材依然能打动人和鼓舞人,这是华谊兄弟电视剧作这部电视剧的初衷。从现在的收视率表现来看,也印证了我们的这个初衷。

  新浪娱乐:剧本算是扎实,故事的推进,有很多让大家追看下去的情节,没有注水。

  杨善朴:这个剧本花了很大的劲,小说和电影篇幅都不太长。电视剧改编上,主要发掘的这组人物32年的跨度中,经历的情感的重生。小灯肯定是怨恨母亲李元妮的,只有当她做了母亲,经历了作为母亲艰难选择的时候,她才能理解母亲当时的心境。理由和过程都给的很足,最终观众才会得到情感中的释放。其实这个剧写的是地震,说的是人类内心受到自然灾害的摧残之后,内心重建的故事,这个故事本身有他的普世性。观众喜欢它,也是因为人性和情感,战争自然和战争自我的普世价值观和情感历程在里面。

  新浪娱乐:我们关注山东卫视的播出情况,收视率还不错一直前五。

  杨善朴:这个跟华谊兄弟的基本运营理念有关系,华谊上市四年,从整个华谊的运营体系上来讲呢,我们要注重产品的品质要求,一直关注于产品的制作品质和水准,并强调产品在市场中的稳定性,这三四年以来,业内有很多非理性投资,也有很多非专业投资,应该说极大地冲击着我们的市场,反过来也是对于我们的考验,我们在这样的浮躁的市场环境中,能否坚持自己所认定的市场方向。对公司而言,市场方向是坚持产品品质和制作水准;对市场而言,要坚持产品的稳定性。更重要的一条,在这个浮躁的市场环境下,作为华谊这样一个龙头企业,怎么去坚守自己的制作理念(这个制作理念就是以往我们强调的:主流价值观,包括新一届政府所强调的中国梦主题),中国梦衍生到我们的产品里面应该是什么,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励志的,同时兼顾娱乐性的影视剧产品。我们这样的公司,还是要考虑到对整个娱乐方向性的引导作用上来。不能盲目跟风,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基本理念。

  《唐山大地震》这样的产品在今天的市场里依然获得了这样好的收视率和口碑,这印证了我们的坚守是没有错。

  新浪娱乐:《唐山大地震》这个题材很好,但为什么播出平台这么不给力呢?

  杨善朴:从题材角度来讲,《唐山大地震》的题材比较偏北,不太适合浙江、江苏、上海、湖南等卫视,它们比较偏时尚、洋气,收视主体是年轻群体。《唐山大地震》就更偏北方,更传统一些。第二个原因呢,这部戏是四颗星,在现在这个市场里面想做到4颗星是很难的一件事,播出档期不好调整。所以为了能更早排期播出,我们放弃了一些卫视。但我觉得也很好,因为《唐山大地震》播出,这卫视播出平台在全国收视排行的名次都有很大的提升,辽宁卫视[微博]第十三名,河北一直在23,24名,播出《唐山大地震》播到第18名了。

  减少产量 勤练内功

  新浪娱乐:坚守其实在今天的市场中是很难做到的,观众都喜欢抗日雷剧,收视率也很高。虽然收视率不能代表一切,但从市场层面来说,它还是被很多人作为衡量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标准。

  杨善朴:我们也感觉很无奈,从传统媒体(电视台)、新媒体(网络),收视率和流量,当下它们就是标准,不管科学与否,那么我们如何去达到这个标准,这个方法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还是坚守,我们认定的这种市场标准和制作标准,和产品的稳定性。

  刚才你说咱们两三年没见面了,应该说这两三年,华谊兄弟电视剧在忙着锻炼“内功”,这四年中华谊兄弟电视剧团队的发展非常快,从3-4个团队,发展到了12个之多。我们团队的能力(制作、市场、资源配备、整体运营能力上)参差不齐,所以我们用了三年时间来提升团队的整体运营能力,所以这三四年时间,我们从来都没有汗出过“我们要做大剧”的口号,从来都没有。我们更注重于内部团队的磨合,团队能力的提升,包括整个团队对市场水准和对市场看法的一致性。所以到了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要出更好的和更大的产品,我们前面一直关注于稳定,而2013年开始,我们强调“发展”,所以从去年底开始我们开拍了几部制作、阵容都很不错的剧,这些剧在未来都可以达到当下市场的唯一标准-收视率和流量。

  新浪娱乐:您从91年就开始作戏,这么多年我听到很多资深人士抱怨:不知道怎么作戏了,他们面对一些不专业和浮躁带来的冲击,您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杨善朴:有这个感觉,20年前拍摄一部剧,大家都可以沉下心来,比如说做剧本,真的可以一直在讨论,直到把这个剧本做扎实。而在今天这样的市场里,好导演,好演员,好编剧,他们都是稀缺资源,这个资源是有限的,可是我们目前在这样浮躁的市场状态下,非理性和非专业的投入过大,造成了这些稀缺资源的分化,加剧了市场的供需矛盾,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带来产品质量上不去。我们看到很多剧所表现出来的是浮躁的创作态度和急功近利的创作过程。从这些来比较的话,今天比20年前难很多,因为大家的动机都是趋利,不能沉下心来作剧,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不难的是什么呢?,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中,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如果你能沉下心来,这个事就不难了。我们从2年-3年前,就已经在主动减少产量,我们一年的产量应该在800集,20部多一点,从生产能力和题材储备上我们都是有这个能力的,我们每个工作室都是6:1,就是说一个工作室储备6部剧,但我只开1部剧,选择一部最合适的剧开拍。盲目上产量是不对的,还是要把质量做上去,华谊兄弟电视剧基本上市场渠道是畅通的,销售是有保证的,尽管没有什么大剧,但华谊兄弟要保证整体的稳定性和稳定的增长,作为上市公司,我们对股民的承诺是每年30%的增长,那么如何兑现这种承诺呢?就是用这种稳定性,不盲目求多求大。所以,业内也有疑问,华谊电视剧怎么没有大剧,没有声音,没动静呢。其实看我们的年报,我们每年都非常稳定。

  新浪娱乐:华谊电视剧这两年为什么没动静了?

  杨善朴:我们不想做雷声大雨点小的事,我们首先要练内功,第二是把产品的质量抓上来;单纯盲目靠炒作,不是华谊的风格。或许外界会认为这样做比较保守,还是更多的用产品的品质和水准来说话。

  新浪娱乐:很多人很喜欢去炒作,每天都有话题和事件见诸报端,你觉得这不是华谊兄弟的做事风格?

  杨善朴:我们还是拿产品说话,尤其是华谊电视剧更需要拿出好的产品给观众,我们跟电影还不同。

  新浪娱乐:《唐山大地震》这个题材很好,但为什么播出平台这么不给力呢?

  杨善朴:从题材角度来讲,《唐山大地震》的题材比较偏北,不太适合浙江、江苏、上海、湖南等卫视,它们比较偏时尚、洋气,收视主体是年轻群体。《唐山大地震》就更偏北方,更传统一些。第二个原因呢,这部戏是四颗星,在现在这个市场里面想做到4颗星是很难的一件事,播出档期不好调整。所以为了能更早排期播出,我们放弃了一些卫视。但我觉得也很好,因为《唐山大地震》播出,这卫视播出平台在全国收视排行的名次都有很大的提升,辽宁卫视第十三名,河北一直在23,24名,播出《唐山大地震》播到第18名了。

  新浪娱乐:您对未来的市场方向有什么预判呢?

  杨善朴:我觉得,这种胡闹之风的产品很快很消失,洗牌要开始了。近3,4年,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变化越来越大,定位越来越清晰。无论是传统媒体-卫视的天空大战,还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都显示这个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们做为产品的制作方,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必须要有冷静的分析和判断。华谊电视剧能够做一点,我们不去羡慕眼前的事,我们相信市场未来的需求还是那些有诚意的作品,下功夫的作品。也许有人觉得这种想法老旧和保守,但我们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这几十年变化很多很多,只不过这三四年市场的变化更快、更激烈了。

  新浪娱乐:您觉得未来相关政策什么走向和趋势。

  杨善朴:政策上,肯定是要求所有影视剧产品所传达的核心价值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这种真情实感的肯定是未来政策倡导的主流。因为现在我们国内影视剧的题材太窄了,都是一窝蜂,这是政策调控和制定者方面需要考虑。我觉得没有好题材或者坏题材,是能不能做好的问题。从大的战略上来讲,一种是感受型、一种是释放型、还有一种是纯娱乐型的,那么从戏剧类型上去分析,任何产品和题材都属于这三种类型。我觉得,未来感受型是主流,表现今天人的情感、生活和行为方式的作品,肯定是未来的主流。到了明年,我觉得整个市场会更好一些。

  新浪娱乐:有业内人士表示,我们的电影发展越来越良性,越来越贴近生活,而我们的电视剧越来越往低谷里走,有一种看不见光的感觉。对于这种论调你们怎么看?

  杨善朴:这个说法,我觉得基本是正确的。这就是浮躁造成的,过去我们那个年代叫“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文艺创作都是源于生活和对生活的感悟和提炼,这样才能打动观众。今天不是的,今天大家都是按照编剧模式来写戏,按照一定的套路,这样很难打动观众。当然我相信,在这么激烈的市场面前,电视剧市场会有一个好和大的改变,很快,不会超过明年底。而且我特别高兴地看到,电视台的很多购片人员更多的参与到创作和剪辑的过程中来,因为以前购片不那么专业,不那么有针对性,现在卫视对自己频道的定位和对市场的判断越来越精准和清晰了,我要什么样的产品,什么产品适合我,那些产品足够让我和其他平台去竞争。他们对自己受众群的了解远远多于制作公司,制、播双方的良性结合起来,电视剧的制作水平会有显著的提高。对于有些论调认为要走美剧的路子,这个观点我不认同,美剧的这种模式在中国还很遥远,不能盲目去学美剧英剧,真的能把日韩剧学明白,就已经很不错了。

  新浪娱乐:影视行业的格局,三足鼎立?还是战国时代?

  杨善朴:很多小的制作公司,反而做的更好。但是是局部的,如果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方向来讲,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几家大公司来主导这个行业。从资金链来说,现在从投入到播出到收回,一年内就几部剧是良性收回,绝大部分都要2年以上的资金周期,这么漫长的资金周期小公司是扛不住的,压在市场里要压五个亿以上的资金,而且规模越大,所占压在市场中的资金就越大,所以很多小的公司,都拍了很好的戏,第一,第二部都赚钱,到拍第三部戏的时候没钱了,资金都压在市场里,要不催账回款继续拍,要不就得融资才能继续拍了。如果一旦融资,从第三部戏开始压在市场里的钱越来越多,一旦有一部戏做不好,那么所有资金几乎很难收回来,这样不就崩盘了。所以,从未来的格局来看,有几个大公司主宰着整个市场的走向,但是这种格局短时间内做不到。现在我们还处于战国时代。

  华谊电视剧格局优胜劣汰 提升影响力

  新浪娱乐:华谊从最初3个工作室,发展到12个工作室,在未来会不会减量呢?

  杨善朴:从产品来说,我们产量再减,质量在提高;从制片人团队来说,我们会陆续的优胜劣汰,今年我们还会充实一些新鲜血液,再加盟华谊的基本是在40-50岁的制片人,并欢迎更年轻和有经验的制片人。

  新浪娱乐:那么最终要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规模呢?

  杨善朴:我们的目标是:一年产值做过10个亿;什么概念呢?按大剧来说,就是十剧大剧。当然现在还无法保证这个规模,现阶段我们能做到良性运转的制片人团队也就是五个,所以要我们要极大提升团队的运营能力,同时充实新鲜血液进来。

  新浪娱乐:新一届政府未来会否对影视产品的意识形态把关更加严厉?

  杨善朴:会对非专业,过度娱乐化的管理上一定会有相应管束政策出台。但这种政策收紧对华谊不会有什么影响,华谊兄弟历来没有一部戏在意识形态上出现过问题。我们的产品一定不能过度娱乐化,作为精神产品,电视剧是要附有教育意义和引导作用的。电视剧是对人们现实行为有影响。电视剧是全国落地的,多边远的山村都能看到,那些没有城市化教育的人,看了电视剧会怎么样?所以一定不能忽略电视剧的教育意义。为什么电视剧比电影的监管要严呢?电影是城市年轻人有选择性的娱乐消费产品,电视机是祖孙三代一起看的,这种形态不去进行监管肯定是不行的。反过来,我们应该给边远山区的老百姓提供什么样的电视剧作品,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新浪娱乐:影视剧中如何中国梦如何体现?

  杨善朴:中国梦演化到影视剧中就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它还是要写百姓的真情实感和积极的精神状态。《唐山大地震》为什么让人感动,因为它会给观众温暖和力量,这是很重要的元素。刘杨/文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