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季礼吴敦批演员价高 于正谈金庸剧改编

2013年06月13日19:38  新浪娱乐 微博
吴敦直呼中国演员太贵 吴敦直呼中国演员太贵
唐季礼谈岳飞 唐季礼谈岳飞

  唐季礼[微博]痛批演员价格虚高

  刘杨:谢谢于正[微博]老师的精彩发言。今天我们在午饭的时候有跟唐季礼导演聊天,我跟他说,他即将要播的《精忠岳飞》,我看了,非常好看,引人入胜。唐季礼导演跟我说你觉得这是一部什么片子?我说这是非常成功的商业电视剧。向请唐季礼导演对于现在古装电视剧自己的一些看法?

  唐季礼:大家好!其实从我一入行,在香港一个电影公司跟TVB无线电视,我参与电影跟电视的制作,我做幕后的,一直成长到我做导演的时候,我拍时装的电影,拍成龙[微博]的电影。第一次拍电视剧,做总导演、监制,是在美国拍的一个。之后我回来内地发展,刚回来的时候,我也想回来学习,看看现在怎么接地气,可是回来一看古装剧,跟我以前在香港TVB拍那种古装剧,那个水平差很远。国内的古装剧景色漂亮,跟我们香港TVB以前那种影棚里面的不一样。可是香港的明星,老百姓比较喜欢。这个过程当中我一看,我刚刚拍完200万美元一集的电视剧,突然做一个最多只有80万的,我怎么做呢?古装剧一看道具、服装、景,根本没得做。我想拍时装剧,可是一拍最多50万,而且老百姓说时装剧又不好卖,海外又卖不出去,相对比较土一点。那个时候我也是拍什么都是个人自己的喜欢,我就有一点点较劲。岳飞的精神,我用50万一集拍了《郎才女貌》。

  《岳飞》是一个古装剧,可是我拍《岳飞》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收视会不会好,观众会不会喜欢。我的创作,我一直希望我们的题材能够走出去,我的愿望是希望回来发展,希望把中国的电视剧怎么走出去。可是走出去,你拿什么题材,我们拿什么东西走出去呢?我必定要考虑我们自身本土市场的制作成本能否承担我这个题材,在承担这个题材,这个题材走出去人家会不会喜欢,有没有感觉。第三我自己的资源、能力,我能否做得到。所以我基本上不考虑别人怎么做,我是考虑我自己的能力,我能做什么。岳飞是我从小崇拜的偶像,是我在整个中国历史里面,在香港念到初中毕业,我去加拿大念书,初中之前我念的中国的历史是非常全的,可是在整个历史长河里面,岳飞是我最崇拜的一个人。崇拜他什么,每个男人都希望是文武双全;第二是忠孝两全,也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共性的;第三岳飞的感情是非常专一的一个人,没有纳妾,他很清廉。这几个共性,英雄全世界有很多英雄,美国有美国的英雄,我觉得他们的英雄可能相对来讲都比较简单,可是在我们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历史里面,岳飞是文武忠孝非常突出的,人又清廉,也非常专一,这是我想要拍的人物和题材,只是这个人生在古代,而且是一个战神。所以我可以在他的功夫、武术上面,包括他做人、处事方面,可是那个钱太贵了,最后我们还是完成了。

  刘杨:唐导,在我们内地从事了多年拍摄工作。我想知道对于古装剧来说,您觉得您的香港从业经验跟我们内地拍摄方式,现在已经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融合吗?

  唐季礼:我觉得很多古装的大剧都有香港的导演参与跟内地的导演融合,我觉得香港的风格跟大陆的风格其实都已经在融合了,大家都结合在一起。电影也一样,包括李安、张艺谋导演,其实很多成功的电影都是跟香港合拍的。其实合作,包括台湾吴老师他们,都跟我们一起合作。我觉得中国的古装剧,其实台湾的感觉不一样,香港感觉不一样,内地的不一样,但我感觉最适合的还是在内地拍。结合我们走出去的经验、结合接地气的经验。我看到我们不停的在进步,你看内地的电视剧在十年前和十年后是百花齐放的,没有这么单一。现在情景剧也有,古装剧现代拍也有,穿越剧也有,都有成功的例子。

  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是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契机,只是大家要克服的困难,因为太多不懂行的人,入行的时候都加钱,只会加到演员身上,变成演员价格虚高了,然后好的编剧、导演,所有工作人员一般价格都虚高,可是我们市场没有涨,电视台给的价钱没有涨。我们制作人的困苦是,钱给了演员以后,我不是一个演员、两个演员,可能一百多个演员、几十个演员。我们要克服的是,如何做里面合理的分配,投入资源,而且我尊重知识产权,如何能够保证我们制作人的回收。因为制作人投完钱,我们不会拿去别的地方,只会一部接一部,越投越大,要求的质量越高,所以我觉得还是要给予制作人他们更宽松的条件,而且有一个合理的回收,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投入,去创作,我觉得创新、创作是我们最周期的一个环节。

  刘杨:今天中午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就是古装戏,我说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唐导说我用非常严肃的心态做一部这样的电视剧,您给大家介绍一下怎样能够做到一个市场化和精品剧结合的古装戏的概念?

  唐季礼:做《岳飞》的时候,大家感觉题材老,怎样把一个古装剧更加时尚化,首先我觉得在创作的画面上面,选演员上面,这个故事的内容结构,我们必须要非常厚重。可是在厚重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融于现在的审美感,而且老百姓喜欢的演员。如果把现在的审美感,那个节奏,其实融入了,结构是我做美剧的结构,以前我们做美剧是单元剧,基本上一个主干线带五条基线。你看《越狱》,哥哥一条线、弟弟一条线,几条线是平行的。我《岳飞》也是这样,岳飞一条线、秦桧一条线,他们的家眷一条线,就是几条线,每一个线的人物好看的时候,你必须要重复平行,平行的时候节奏要看,美剧的方式把你讲故事的节奏加快了,同时也要符合我们三天一集,演员到时候又不给档期的问题等等,我们必须要在制作上面来解决,我们现在这些在座的制作人也真的蛮累的,就是有一些行业的规矩,不是说像美国接了这个戏,一定要给足时间,给足宣传时间,费用各方面都有合理的标准。现在是蛮困难的,可前景还是好的。因为大家的水平都一级一级在增长、成长。

  宁财神[微博]笑言请不起腕 于正愿用新人不愿依赖明星

  刘杨:刚刚唐导提到演员高片酬的问题。我们知道宁财神老师的《龙门镖局》也有很多的实力派演员客串,但主角也不是大腕,你们对这样的现象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呢?

  宁财神:我也想用腕,但请不起啊。我们当时拍《龙门镖局》的时候,所有的这些主要演员都是原来一直演我话剧,将近演了两千场话剧,也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而且对喜剧的理解已经磨合得差不多了。最后呈现出来效果,我觉得现在其实用明星,其实只看电视台,我认为观众对明星也免疫了。如果你这个戏戏种很合适,戏剧好看的话,不用明星的话,OK的。但我相信随着今年这个片子最后的结果,我觉得这种情况再延续一下,可能电视台也会考虑一下购片思路,我不懂发行,我是随便说。用明星收视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好。我觉得未来更多关注戏本身的质量和贴合观众的程度。

  于正:首先觉得演员的职能干什么?把我们所要写的剧本、所要呈现的故事完整的呈现出来,这是他最大的职能。如果因为一个演员时间比较急促等等,反而损害了我的剧本,宁可不用明星。明星也是从新人开始的,如果大家不给新人机会,都用明星,首先明星太忙了,时间也不够用,观众打开这个台也是他,那个台也是他,观众也看腻的。对我来说,跟宁财神老师想法一样的,我们的钱更愿意花在制作上面。至于出来的,我反而更愿意花在美术、造型等等,这些更能呈现在画面上面,能够让画面更加丰富,对故事是有帮助的。明星这个,如果太过于依赖明星的话,这个明星80岁怎么办呢?还让他演18岁吗?所以在演员上面,我觉得合适,比任何一个明星都重要,而且我觉得明星不是万能的。比如我妈妈看一个电视剧我问她好看不好看,我说你喜欢哪一个演员,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喜欢那个,新人出来成明星了,她也挺喜欢的。

  刘杨:于正老师,其实您的戏,造星的梦工厂。如果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制作人、默默无闻的制作公司,我这样用,更冲不出这个市场?

  于正:我从编剧过渡到制作人的时候,我第一部戏就没有用明星,当时是用一个女演员,霍思燕[微博]。我觉得合适很重要。就是画面漂亮,演员青春。你的东西,明星,还有比明星更红的明星,还有更红的明星,你怎么跟人家比。我就觉得,把戏做好。如果故事不好,你用再大的腕,也是泡沫。我觉得电视剧行业,在我心里面,跟小说的作家,跟所有做雕塑的艺术家是一样的,首先是一个作品,如果当你把电视剧变成一个商品的时候,我觉得电视市场是不会接受你的。

  于正谈金庸剧改编:我的兴奋点是东方不败

  李星文:刚才我们两在下面的时候,电视节工作人员在交待,说提一些尖锐的问题,虽然我是一个很平和的人,但这个地方还是尽可能提一些尖锐的问题。接下来有关于武侠剧的问题提给吴敦老师和于正老师。前一段的时候,华策公布了一组新的《天龙八部》的剧照,雷翻一众金庸迷。我这要代表网友问一个问题,你们对金庸剧做如此的篡改是不是想气死八十岁的金庸老爷子?

  于正:首先我觉得我还没有这样的资格说什么,但是我在做这个戏的时候,因为我接到这个任务必须要完成,首先我在想,我在里面要找到我的兴奋点,我的兴奋点是东方不败,那没有办法。写这个戏的时候,看金庸老师作品的时候,我觉得里面有很丰富的意义。但我觉得对于今天来说,人都有贪婪的心理,都希望能够基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如说岳不群明明有老婆、有女儿,还要拿到葵花宝典,争武林第一。这个东西对现代人挺向往的。这个东西,我把东方不败放大,我就觉得,你看已经得到了所有的人该得到的东西,但还渴望得到一份正常的爱情。

  我只是想把金庸老师这个主题更加用一个对应的方式告诉观众要珍惜身边所有的一切。在创作的时候,改编的时候,我自己挺兴奋的。我觉得我加的内容只是他的30%,但这30%已经引起轩然大波了,但我刚才说了,创新一定要采现,采现一定要挨骂,总得要有人走出这一步嘛。我不是说想气死金庸老师,说一句实话,《笑傲江湖》,于正不是第一部,也不是最后一部,这只是一种尝试,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东西,也希望抛砖引玉,出现更多新的、好的金庸的作品。谢谢!

  吴敦谈请韩国人演段誉:中国的演员太贵

  吴敦:大家都很奇怪为什么会请一个韩国人来演段誉,我只能讲中国的演员太贵了。弄一个韩国人来,将来用中文配音,配得好一点。其实在于这个这个角色,需要稍微有一点喜感、活泼的人来演,我觉得那个段誉找他来演是适合的。很多人骂中国没有演员了吗,怎么找一个韩国演员拍,我说中国演员太贵了。一个乔峰已经花了很多钱了,你们大家都知道,他英雄嘛,当然要多花一点钱。我相信金庸看完这些东西不会反对我的,我把人物定位定得很清楚,我觉得拍戏选角色是最重要的。于正拍了这么多,我常常看他们戏里面很多美女都很美,但他的美女好像都太像了,都很漂亮,我的感觉不一样,我弄三个女的,三个要不同的,冷酷、艳丽、温柔或者是甜美的,区分开来,让电视剧里面出来的每一个形象不会重叠。

  我过去拍了很多的,我在台湾过去拍了很多的,都是自己去发掘演员,演成功了,别人说我是制造新人的,我带出很多的新人。我觉得,尤其像今天中国的市场,演员太贵了,贵到吓人,数字讲起来别人很怕,都会吓一跳,所以我们决定培养新人。我们在做的时候,就决定做新人,带新人出来,将来不要受那么多的牵制和压力,这样拍戏的时候不会那么辛苦。

  刘杨:下面我们把时间也留给现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场上四位?

  李星文:可以尖锐。

  于正为演员量身定做角色

  提问:我想问于正老师一个问题,古装正剧,很多角色比较固定,粉丝也缺少想象空间。古装偶像剧,很多粉丝自己可以投入到这些角色里面,所以古装剧容易产生偶像明星。我想问的问题是,于老师怎么样把这个角色跟粉丝关联在一起,使得剧里面这个演员迅速的成长,好比最近的陈晓[微博],这个角色的设置问题。

  于正:其实这是一个,说到了我编剧创作当中一个比较偷懒的方法。因为对于我来说,我写作的时候,因为人物千变万化,我的老师跟我说你写剧本最重要的是人好看,戏才能好看。人物写得千变万化才会有意思。我根据演员度身量作,写作的时候把演员先定下来,很容易照着他的样子写。包括陈晓也是,对于一个新人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陈晓在演《陆贞传奇》之前已经拍了我八部戏的龙套了,我不断的对他了解。写陆贞的时候,我们找到这个兴奋点的时候,就觉得陈晓跟这个人物特别像,因为他的像我们调整剧本当中的一些结构,最终成就了这样的。

  提问:我是搜狐娱乐的记者,我想问一下,因为今年上半年的时候,类似于《楚汉传奇》这些戏被网友批得比较厉害,大家也觉得不好看,也骂得比较厉害。我是想问,如果你拍《楚汉传奇》你用什么视角来拍?第二个问题,于正老师做古装戏比较多了,大家也在想,有没有可能做现代戏,如果做现代戏,你的呈现方式会不会和现在的现代剧有一些区别?

  于正:你的第一个问题我不用回答,我已经做了,我做了《王的女人》,从吕后的角度写的。这个就不多说了。我之所以没有做现代戏,我这一代人缺乏生活的体验,有很多直感的东西不一定能做得很好。今年30多岁了,也是有自己一些沉淀的东西,我觉得我明年想做一个时装剧,至于什么方式呈现,说老实话,还没有想好,等到想好了,应该大家就能看到。

  提问:我还没有怎么想好,先问一个,我想问宁财神,因为宁财神已经转型了,还是以编剧的身份做的这个,现在看到很多编剧为了保证一个戏的艺术质量就深度介入一个戏,这样的情况是好还是不好?因为有时候一个剧组的工种之前,不一定有那么顺的组合,有时候会有矛盾,这个怎么处理?

  宁财神:还是得看性格吧,性格相对比较外向,能处理突发事件,对资源有不同的理解,就适合当制片人。我如果有很好的制片人、好的合作方,我会让自己在家写东西,不会再干其他事,目前也没有碰到这样的搭档。

  提问:我问一个具体问题,先问唐季礼老师,刚刚拍了《岳飞》,我正在写一个老子西行的电视剧,老子西行的时候,道德经,传经布道,想将来这个戏在市场上面发行,是以文戏为重。想听听您的建议,如何让文戏电视剧将来在市场上面有更多的卖点?也请吴敦老师谈一下您的看法。谢谢!

  唐季礼:我不晓得,我可能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对于老子的思想,我没有揣摩得很透,更重要的是,其实你的剧本,最后写好剧本以后,它的可看性、它的内容的精神,包括你的导演,他的能力,你选择的演员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大文豪、大思想家,这些剧本比较难弄,那个年代的精神在现在的观众能否产生共鸣。所以你在写这个历史任务的同时,我建议还是要看它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哪一方面是现在的观众能够理解的?而且你的观众层面、观众的年龄主要是针对哪一块?我觉得这些都要细心去研究,也不能说很简单的去分析。因为如果以我自己个人能力的话,我就不敢拍这个题材了。

  吴敦:刚刚听你讲,我吓了一跳,这件事很难。不容易成功,除非你改变了,用另外一种东西来表现。如果要拍老子,拍老子这个传,老子的这个学说里面无法用电视剧来表达,不容易表达,你如果说把故事情节,喜怒哀乐,爱恨情愁放进去,找不出点来。可能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很难琢磨,要我,我不敢拍,我也不会拍这个。现在的电视剧有两种,一种是让大家轻松一下,所以我认为将来的电视剧走向喜感。但如果把老子往这个方向推的话,不对题了。如果谈他的精神,不应该在电视剧里面表现,应该在另一块领域里面去做,可能成功的机会更大。在一般人的心里面,只有少数的观众,家庭主妇,一般年轻的孩子,你说老子怎样吸引他,一定要有吸引他的点,不然你写出来还是少众的观众,会很辛苦。

  提问:我来自东方早报的。想问一下在座四位,最近出了一个22条军规,对古装剧播出有一些限制,想问一下,关于这个政策实施以后,对古装剧市场是怎么看的?另外第二个问题,今年古装的大剧好像播出的时候遭遇了滑铁卢,是不是未来古装的偶像剧、神话剧当道的情况?

  吴敦:22条,刚才吃饭的时候在讨论这个22条的约束,我想,广电总局不断的会有一些约束,让我们拍电视的人不要太放纵,你们写什么东西保守一点,不要超越得过多。穿越多了,一样,收一下。这是政府前置的一个功能,所以我们不要去紧张,随着环境,会自然的淘汰,会自然的拍出比较接受的东西的时候。套用别人一句话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知道怎么度过他给你的政策,度过这个难关。

  唐季礼:我觉得中国几千年文化,虽然我只念完初中就去加拿大念书了,我觉得中国的文化还是蛮有特点的,特点就是矛盾的学问,一方面我们希望所有的去创新、创作,一方面又有很多规定,就像我们的教育,念书的时候,以科考为主的时候,我们依然要死念书,小创新,脑子先装满了所有的既定的东西,你才能创新。美国可能两百多年的历史,没有更多的历史,所以没有更多的框架框死你,你只能创新,不能走回头路,他们创作就走向太空,所以侏罗纪公园、外星人、星球大战,所有的东西就会往前走,不会往后走。这个矛盾的方式其实是,有一些人会不满,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电影人还是蛮伟大的,我们不屈不饶,努力奋斗,这种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在这22条新出台的情况下面,我们还是可以欣欣向荣的。

  于正:我其实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中国的古装剧市场真的是有一些乱,因为有很多公司急着要上市追求量产。其实如果量少了,只有15%了,大家挤进这个门槛必定会在很多地方下功夫,无论是我们的拍摄质量、故事质量,都会提高一个层次,我觉得非常好,我支持这个22条。

  宁财神:这个话题我真没有办法说真话。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