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笑谈植入:看电视不花钱那就看广告

2013年06月13日19:38  新浪娱乐 微博
郑晓龙谈广告植入 郑晓龙谈广告植入
蔡艺侬对大漠谣能否播出称“不知道” 蔡艺侬对大漠谣能否播出称“不知道”

  吴毅谈市场束缚 称《士兵突击》如今或许无法播出

  李星文:谢谢蔡总的精彩发言。我们今天论坛最后一位发言嘉宾是吴毅老师,曾经制片过《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是非常有名、有品质的作品,请他最后谈一下关于现代剧的创作和出路。

  吴毅: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交流心得。我今天能够让人记住的,往往是这些作品。像《绝对权利》、《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应该怎么讲呢?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也谈谈自己对未来的看法。我觉得作为一个创作者来讲,更重要的的,赞成晓龙老师这个,一个是情怀,还有触动内心来做戏。为什么一个作品出现不同的气质,可能人文气息弄一些,是我们对这个作品的定位,我觉得困惑的一点,我们今天进入了一个,说庸俗时代也好,我们进入了一个标准的时代。刚才刘杨说07年能集中出现这样的作品,我觉得那个时候人们对市场、对行业,我觉得都是比较宽容的。

  所以我们今天如果说真话,我们都被一个事困扰,就是标准。现在标准什么?收视率,我们从来不反对收视率,但我们束缚在哪?是结构。我们都推崇好莱坞,但真正今天回头看一看,每个年度好莱坞推出的影片被世人所推崇,我觉得这就是它的价值。为什么现在欧洲电影灭了,其他的电影受到了困扰,但我们回头看看好莱坞这样的国家奖项成为世界奖项,还讨论什么?讨论的是人类共同的一些东西,人性,谈到了一些战争,别人思考的是什么。既然我们所谓的,作为文化工作者,还是有一定责任和良心。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东西作为你事业的支撑,我觉得我们今天没有价值做这件事情。

  李星文:刚才吴总的发言已经提到了关于标准的问题,我接下来这个问题还是关于标准的,我们知道去年的时候吴总出品了一部非常不接地气的电视剧《圣天门口》,安徽卫视播出的时候,在评论界的反响口碑非常好,但收视率不是很理想。我想问一下,如果让吴总重新选择一下的话,还会不会再做这部《圣天门口》?

  吴毅:我觉得可能人的天性,特别已经入行二十年,加上这个年龄很难改自己的作品选择,当然会做一些调整,因为这部作品争议比较多的就是我们迈的步子大,这个我会思考。你在传递你的,实际上我们也想,野心可能是有一点大。我们想讲到革命给我们带来什么,通过一个小镇,国家的缩影,当然可能我们艺术表现的手法,我们都有很多的思考。也许创新的步伐怎么走,我会考虑。我们要娱乐性,但不要娱乐化,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同时我也在反思,我们也希望我们的作品,像《士兵突击》当年最初卖的时候并不是很好,正因为播了,四个台联播产生的效益出来了,放大了价值。如果今年再做《士兵突击》,可能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在电视台播放。

  郑晓龙笑谈植入:看电视不花钱 那就看一点广告

  刘杨:主办方说我们超时很严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提问:在座几位都是做现代剧的,植入式广告,我想问一下刘江[微博]刘总,对于植入式广告怎么看?接下来会继续搞吗?也想请郑导说一下您的看法。

  刘江:这是必然要做的,其实大家应该要习惯这个,当然你不能太生硬,其实好莱坞的大片全是植入广告,但不能影响大家的观感,我觉得这个很正常,产品有植入,很正常。而且作为一个投资者来做时装剧的,题材有时也在这,能够有植入,多了一份盈利,古装戏就没有这个。其实我觉得只要不妨碍观众观赏剧情,其他方面都可以。

  郑晓龙:植入广告,我觉得太正常了,因为看电视不花钱,你看电视不花钱,那就看一点广告吧。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情况。最早的植入就是我们做的,《编辑部的故事》,当初我们做植入广告的时候,大家还为我们鼓掌叫好,(其实)特别生硬做得,特别不讲理。当时大家还说做得特别好,报纸还在登说我们由于做了这个广告,不但拍了个片子,还救活了一个企业,特别好。怎么到今天就不能理解了呢?我们还救活了更多的企业呢!

    因为时代发展了,大家对广告的要求也更高了,比如说做得更精致一点、做得更好一点。其实国际上面还有广告评奖、广告比赛,很多优秀广告做出来很有艺术价值,非常好看,只是我们在这方面,没有给我们更多的机会下功夫去做。其实我们作为创作者,我们将来不但要做植入,还要做评奖,看谁植入得好,看谁植入得精彩,而观众又喜欢,是吧?我们应该那样才好。

  蔡艺侬[微博]回应《大漠谣》播出前景:我也不知道

  提问:大家很关心《大漠谣》的命运怎样的?能否正常播出?

  蔡艺侬:我也不知道,暂时没有办法回答您这个问题。

  郑晓龙称应提高制作门槛 谈拍摄艰辛:完全违背《劳动法》

  提问:我想问一下两位导演,昨天在这也开了一个论坛讨论会,关于剧本的,大家就说,之前有人说三流编剧写故事、二流编剧写人物、一流编剧写的是情怀,刚才两位导演也提到了情怀,我想问一下,从导演角度你们怎么理解故事、人物、情怀之间的关系,或者你们怎么把握一部剧?

  郑晓龙:我不知道谁说的这个话,其实他们意思能理解,但这个说得有一点极端。有情怀的作品也要有好的故事、好的人物,否则你的情怀也传达不出去。情怀一定要在好的故事、好的人物当中,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当然了,在讲这个话的时候现在很多创作者开始在提这个问题了,就是大家现在对于唯收视率不满,现在只要收视率高,就什么都行。其实这个问题是特别有问题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有很多作品不一定收视率那么高,但真的是质量。而且那个作品能走得更远,时间更长,我觉得这一点是更重要的。

  在我们现在电视剧里面,我觉得特别大的问题是数量问题,我们去年生产一万七千七百零三集电视剧,有时候讲起这个数量,我就觉得这是可笑的数量,大跃进的方式在拍电视剧,如果全播出的话,一天播多少集才能播出一万多集。我们一天只有24小时,要播60集,这是特别奇怪的一个事。美国是全球电视剧生产的最强的国家,去年才生产四千集左右,四千多一点点。也就是说我们是美国的四倍。其实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大的量吗?我觉得最大问题除了浪费人力、物力以外,财力,还浪费了题材,有很多题材我觉得是不错的,其实认真的做,是能够做好的,结果就赶紧匆忙拍,最后结果特别悲惨。全中国一年电视剧播出量八千多集,也就是说有八千多集是根本播不出去的,纯粹打水漂,这是巨大的浪费。如果按一集一百万算,八千集是多少钱?八十亿,有八十亿在打水漂。

  如果这些钱用在播出的那八千集上,我们的制作费用翻一番的话,比如说我们编剧费用提高,至少我们生产周期可以长一点点,拍摄周期。我们现在拍戏每天工作12小时是正常的时间,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完全违背《劳动法》。可是影视剧创作真的是一个艺术创作,需要有一点点,需要有脑力劳动,是一个很强的脑力劳动,而且也需要一定的体力。你说演员每天要背那么多词的时候,怎么可能把这个词说好?把这个时间延长一倍的话,片子的质量会比现在好一大块。我觉得这个,就是减少数量是特别重要的,怎么想办法把数量压下去,这个还进一步的提高门槛,提高制作的门槛和费用。

  刘江:我觉得这是不是游戏规则制定的问题,靠谁自觉没戏,就是大家都觉得这里面有利益可捞,都来拍戏了能挡着谁不让谁挣钱?美国现在电视台就那么几家,有它的垄断性吧?

  郑晓龙:没有垄断的,比我们还自由。我觉得最大问题不在这,问题是这么大的数量,就让电视剧的质量,比如说为什么演员费用那么高,这跟数量有关的,你不要人家要,这些人,比如说搞剧本,他不懂剧本,但是我有钱,我懂什么呢?有明星啊。我们很多明星,我问他们,他们说我不想拍,但也没有办法拒绝,有人找我,就随便说一个价,高高的说一个,没有想到竟然就答应了。

  刘江:最近有一个天价。有一个演员天价开到一部戏2700万。

  郑晓龙:这是很正常的,这边要那边就真给。因为他们不懂剧本,如果在剧本上面下功夫用不着那么高价的演员去,所以这个情况又变成这个了。演员说我还累得要死呢,我凭什么呢?17000集,得多少演员啊,而且这造成了我们多少题材浪费,所以说跟风,不跟才怪呢。我要拍,不知道怎么拍,看他怎么拍的,跟着拍。所以把那个门槛提高到跟都不敢跟,吓死他,这个我就觉得变正常了。

  观众称下半年不可能出现好剧 刘江直呼:太不讲理了!

  提问:我想问一下导演以及在座的制片人,今年有好几部名导、名编剧写的戏遭遇滑铁卢,这是因为什么?制片方出了问题,还是观众出了问题?第二个问题往年都会有洗,有好剧,去年是《甄嬛传》,前几年有《士兵突击》之类的,为什么今年目前为止一部好戏也没有,而且估计下半年也不可能出现,为什么没有好戏?

  刘江:这个问题太不讲理了,凭什么说下半年没有好戏,你为什么能够断言呢?

  提问:因为今年上半年这些戏播掉了,下半年只能出现黑马了。

  侯鸿亮:刘江导演的戏下半年播。

  刘江:你说的这个现象,刚才晓龙导演也说了,什么叫做滑铁卢?我觉得有一点放大。晓龙导演说。

  郑晓龙:我觉得你不能要求每一个片子,每年都要有那么几个顶尖的。我们电视剧总是有大年、小年的说法,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情况,不能要求每一部片子都一定是大年。另外你也不能要求名导名编一定是名片,这也不一定,创作是有起伏的,谁都有不同,谁也不是神。而且也不认为是滑铁卢,就是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认识。但是现在电视剧的创作,我们是不是走到了一个拐点上?我们在这些年创作当中过度商业化,或者过度以收视率为标准的,是不是达到了这方面的问题?这个我觉得是可以好好讨论的,对我们以后电视剧的创作会有帮助的。这里面包含着,我觉得不光是创作者,创作者确实有存在这些年,比如说市场发展,让大家急功近利的问题,或者创作当中的短视。但同时也包含着我们收视率的影响问题,我们收视率是哪些收视率高,如果把这些年高收视率的片子拿出来仔细看看,是不是我们追求的那些影片?是不是应该是我们追求的那种影片?我看未必。所以说,这里面就变成观众的问题了,因为观众喜欢看那些,烂剧是吧?观众追求的是这种,比如说有一些抗战剧收视率真的非常高,难道以后真的按照那个做吗?然后都变成这样的名导和名编吗?

  收视率话题引台下观众展开激烈辩论

  提问:因为刚才说这个问题有观众的原因,但实际上您的《甄嬛传》还是有很多观众追捧的,说明观众不是只喜欢看烂剧啊。

  郑晓龙:《甄嬛传》也可能也算是一个烂剧呗,《甄嬛传》并不是唯一的标准。

  观众争辩:这个提问思路本来就有问题,我们讨论很重要的点在于我们做剧的人不应该以收视率定成败,我们应该引导市场,而不是迎合市场。为什么《甄嬛传》火,因为《甄嬛传》讲的是生孩子的事,现在最好卖的是什么?婆婆妈妈家庭伦理戏,《甄嬛传》讲的是女人和女人之间的,骨子里面的是一样的,但真正的好戏,像团长、《士兵突击》,这样的戏,观众可能没有够不到那个层面,但要引导他,让他知道这个戏有价值在的,慢慢我们可以把这个市场做起来。而不是说这个播的不好,这个就失败了。我想对所有的媒体,你们在做报道的,你们有这个责任去对文化市场、对文化产品,对老百姓进行引导。因为我是学编剧出身的,我对这个特别激动,这个提问真的让我有一点情绪激动。

  吴毅:我们刚才没有反对观众,我们问题出现的还是我们谈到的标准的问题。观众是什么?电视剧放的什么,刚才提到五六百部,一个电视台可能三十部,放什么时候,观众是被动接受的。现在我们问题在哪?既然都说收视率,那你收视率的架构是什么?现在问题出在收视率,你的样板结构是什么,这个很重要。

  郑晓龙:第一我们不反对收视率,第二我们反对唯收视率,这就有问题了。你的价值观在什么地方?你自己的认识在什么地方?

  提问:刚才几位导演和制片人讨论一个问题,我是专门投资影视工作的法律从业者,刚才咱们讲到今年片子,很多没有机会播出,还讲到目前很多煤矿老板也好、房地产商也好等,我自己感觉,首先这几年政策的情况,很多看到了影视的机会,很多大老板进来。但里面确实有很多乱像。我的问题是,作为国家在政策层面和法律层面,对于一个行业有一定的规制,但同时咱们影视行业内部,包括咱们在座的都有导演协会的相关领导,在一个剧成本有限的情况下面怎样平衡制片人、编剧、演员相关的费用问题。其实咱们行业协会也能够做很多的工作,刚好刘江和晓龙导演都是导演委员会的。

  刘江:你的问题有一点大了,私下交流。

  提问:你刚才说观众喜欢看婆婆妈妈生孩子,那《宝贝》,为什么收视率不怎么的。还有问题出在制片方身上还是观众身上,没有多回答。

  侯鸿亮:其实我们现在这个市场,包括我们创作者个人,都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我们不能单纯的去说一个收视率,可能有一些热钱进来以后,把这个市场搞得很乱,让很多创作者自己都产生了动摇。这个时候能够坚持下来的就尤为不容易。吴总今天中午见面第一句话说我们往后做越来越难了。现在很多人都会这样说,我们自己也应该改变,因为我们的观众改变了,原来网络新媒体没有这么重要,现在越来越重要了。如果恪守传统的创作观念往前走,那也是死路一条。这个原因是各方面的。

  蔡艺侬:如果问我几年前哪一部戏收视率最高,我可能不记得了。但如果问我过去哪一个影响力最大,我们就能够数得出来?比方说《渴望》、《金婚》、《甄嬛传》都是一代一代的影响,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你说他们收视率是多少,我真讲不出来。

  刘江:这些可能不是收视率最高的戏。

  蔡艺侬:比方说曾经唐人两部代表作,其实收视率并没有很高。《步步惊心》最高好像就1.7几。所以我觉得有时候我们不应该用收视论英雄看待。

  刘江:美誉度,有时候是一个综合的,其实戏影响力大不大、火不火,收视率是一个指标而已,不是一个围收视率。

  蔡艺侬:确实现在收视的体制并不是那么的完善,现在其实收视率往两个指标看,一个是传统的收视,一个是百度指数,可能我们现在必须从这两个层面去看。百度指数非常高的戏里面,可能收视并不是很高。

  观众:首先我们讨论的,刚才我跟你有争议,大前提,我和你的观点不一样,所以我们有争议。你刚才问我问题我重复一遍。为什么《宝贝》是婆婆妈妈,讲生孩子,好像符合婆婆妈妈这种题材的受众,但是收视率为什么不高,你是这么问我的。为什么《甄嬛传》也有这个部分,这个元素在,收视率很高。首先我先说大方向上面我们两不同在于我不觉得一部电视剧作品收视率可以衡量它的价值的唯一标准或者制高标准。第二点,我想和你说的一个点,因为有前面那个前提,我们两个想法是不一样的,你要知道不是说《甄嬛传》只有这一部分的东西在,只是讲说生孩子,然后婆婆妈妈,有其他的元素融合在里面。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宝贝》,就是一个家庭伦理戏,你说这两个东西有可比性吗?我觉得没有可比性的,还有收视率是谁决定的?是观众决定的。现在谁在看电视剧?现在的观众基本上都是退休的,或者是家庭妇女,更多的是作为电视剧的受众,他们会直接导致收视。这和作品创作是两个出发点的事,这个问题是没有逻辑放在那讨论这个问题的。

  刘杨:时间有限,我们争论留到台下,这一次论坛也就结束了,感谢华策对我们这一次的大支持,也谢谢台上各位嘉宾。谢谢!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