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曾想放弃《红高粱》 激情戏仍狂野

2013年10月22日14:28  精品购物指南 微博
郑晓龙 郑晓龙
郑晓龙 郑晓龙
郑晓龙 郑晓龙

  采访/底延 撰文/底延

  郑晓龙导演,有中国影视界的巴顿将军之称,他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创造了众多的“第一”: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第一部长篇室内剧《渴望》,第一部贷款拍摄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第一部喜剧系列片《编辑部的故事》,第一部以“天价”卖出网络独播版权的《后宫·甄嬛传》,可以说,他本身就是一部20多年的中国电视发展史。他还发掘了大批影视界大腕,如果没有郑晓龙,冯小刚[微博]可能还在工会里画板报,赵宝刚[微博]还在首钢当工人……

  为了采访郑晓龙,记者专程赶到山东高密的《红高粱》拍摄现场,却意外发现,与他头顶上这些亮瞎人眼的光环相比,导演本人却是出奇的谦和、质朴、低调。难道就像姜文所评价的郑晓龙:呵呵,你不能相信你的眼睛……

  采访手记

  为了采访郑晓龙,记者专门赶到山东高密探班,采访的时候才发现:因为高粱红了的季节特别短暂,郑导正在忙碌抢戏。工作态度认真到近乎纠结的他,为了改写剧本3天没有合眼,而他已经是60岁的年龄。即便如此,他仍然挤出时间为《精品》拍摄了封面。

  经常接受采访的人,说话会有套路,而郑晓龙不是这样,他说自己聊天没有技巧,然而,这个世界上最牛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

  姜文说:回忆自己的演艺生涯,郑晓龙是最让人舒服的导演,他能够让人在很舒服的环境中最大程度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乐嘉[微博]评价:郑晓龙独特的气场让人瞬间放松。表面上他没有掌控,其实却一切尽在掌握。

  还有媒体人爆料: 有一次采访郑晓龙,面对摄像机,他毫无顾忌地把手伸到衣领中抓背,边抓边说。难登大雅之堂的一个动作,反而惹人喜欢,特别真实的状态。

  真实,不装,是郑晓龙一贯的态度,谈到对冯小刚、赵宝刚等大腕的提携,他也很坦诚:“冯小刚和赵宝刚都是我给调进电视艺术中心的,其实我也不是那么高尚,要培养新的苗子之类的。他们也努力工作,也愿意干,我又是中心的领导,他们好我政绩也好嘛。所以我也没有‘施恩’的感觉,也就不‘图报’,他们现在红了,我从来没有不平衡的感觉。”

  采访郑导,你会惊讶于他的低调和谦和,尤为难得的是:在浮夸、混乱的娱乐圈,他对自己始终保持一份清醒的认识。谈到某些媒体对《甄嬛传》的恶意诋毁,他激动地说:“其实,我郑晓龙算个什么东西?《甄嬛传》是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

  分析郑晓龙的性格时,他坦承:“我骨子里并不自信,放眼周围,每个人都很努力,很多人都很有才华,因此,我必须勤奋,必须努力。很多时候我在想:我的想法对吗?我常常自问。我会大量地求证、倾听,专注地了解每一个人的想法。也正因为如此,我在别人身上吸收了很多营养,对一些事情有了深刻的认识。我的自信常常是别人给的。别人的肯定,让我也明白了我的选择是对的。我的自信来自观众,来自其他创作人员。”

  这部戏让我几度想放弃

  9月底的山东高密,大片大片的高粱正由绿转红,可以想象,到时将汪洋成怎样的一片血海。这茂盛的高粱是专为拍摄电视剧《红高粱》而种植的。这部正在高密热拍的大戏,吸引了全国上百家媒体。

  大批媒体的到访显然影响了拍摄环境,于是,清场,采访时间排在了晚上。

  晚间,刚刚在酒店开始吃饭的郑晓龙,就被记者们围作一团,这个时候的郑晓龙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大T恤,满脸疲惫。有熟悉他的记者问:郑导,好像瘦多了?他点点头:连夜改剧本,3天没合眼,高密的天气又热,瘦了十几斤。大家就从这部让郑晓龙倍感纠结的作品聊起。

  前所未有的挑战

  电视剧《红高粱》的开拍很匆忙,导演郑晓龙本来在筹备另外一部戏,4个月前才临时接下了《红高粱》。到了9月,电视剧就开机了,刚接下电视剧时,有的仅仅是剧本大纲。这对郑晓龙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几乎没有任何准备,5个月的时间就要写出剧本而且开机,这在他拍戏生涯中都是头一遭。

  翻拍经典,十有八九会“折”,费力不讨好,更何况电影版《红高粱》已经占领了电影史上的制高点,另外,《红高粱》这种偏艺术和文学性的题材市场接受度也很难料,为什么还要接?

  “我一开始坚决不同意。”郑晓龙实话实说,“不是因为珠玉在前,就是因为时间。”精益求精的郑晓龙,每次拍戏的工作方式是开机前一点点抠剧本,优秀的剧本创造都需要过程,然而高粱不等人,今年如果不拍的话,就得推到明年秋天,郑晓龙没这个时间。

  作品中有旺盛的生命力

  但是故事大纲拿来,郑晓龙心动了。“它能讲一个好看故事。”可第一稿出来后还有很多地方要改,“逻辑上、细节上、人物语言上都要加工打磨。”说到这里,郑晓龙承认这部戏很多次让他想放弃。

  谈到当年看电影《红高粱》的感觉,郑晓龙记忆深刻。“我看到姜文时,就感觉和过去看到的电影不同。在表达人和性这种生命中最原始的东西时,在中国电影中有巨大的突破,那种干净、简单、力量会让人看得很兴奋。‘文革’后,中国也有文艺复兴的过程,这算是一个小标志。”时隔多年重新将之翻拍成电视剧,郑晓龙觉得作品中“旺盛的生命力”在这个时代依旧显得那么突出和耀眼——“现在很多的作品都是阴柔的。”

  激情戏依然狂野

  中国读者一定不会忘记,《红高粱》的原著中有不少惹火内容,甚至堪称一代人的性启蒙教科书;当年的电影版中,姜文和巩俐在“高粱祭台”之上的那段纯粹又狂野的激情戏,更是中国电影留给一代人的集体回忆。那么,电视剧的播出尺度,会破坏原著中所表达的最原始的激情吗?

  好在,山东卫视播放的该剧片花中,朱亚文[微博]饰演的余占鳌和周迅饰演的九儿在高粱地里野合的戏份颇有力量。导演郑晓龙称,两人不止有一场野合的戏份,但拍摄的时候不能太露骨,不过依然能把两人的情感进行很好地展现,“很激动人心的,仍然很激情。这些戏份保留人性的张扬,很多内容都有,怎么把九儿扛进高粱地,怎么抱进高粱地的。”

  《红高粱》虽然拍摄得如此艰难,但是郑晓龙的想法就是:一场戏一场戏地去做。设计得精彩,效果自然就出来了。他说:“拍摄现场,经常是我还盯着监视器的时候,一回头,周围的人都已经眼含热泪了。这让我倍感欣慰,演员精彩的表演,给了我自信。”

  和青春有关的日子

  谈起郑晓龙,姜文的印象是:郑导开车特别快,在高速路上不断超车,就好像别人都是静止的,只有他的车在移动。其实,郑晓龙不仅仅是开车快,他还很早就开始骑摩托车,穿着皮衣,头盔是空军的那种,带大风镜的,在马路上疾驰而过,超级拉风。

  年轻时候的郑晓龙曾经相当叛逆。年轻时候的郑晓龙曾经因为爱听邓丽君的歌曲,而和父亲发生了争执,甚至把父亲气得犯了心脏病。少年时代,远赴冰天雪地的北大荒建设兵团插队。在火车站,他为被抢粮票的战友抱打不平,结果肩胛骨上被刀子扎进7公分,只剩刀把。

  聊起当年,他感叹:“我特别喜欢我们搞《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那会儿。那真是解放思想的时代,进行创造的时代,我们在那个时候特别兴奋,特别有精神,从上到下都在鼓励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而且那会儿领导和群众特别平等,认为不好,就直说,你也可以申诉……那会儿有一种艺术民主的感觉。”

  我们发明了室内剧

  当时,郑晓龙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他和主任李牧,想改变电视剧的生产方式,过去电视剧都像电影一样,拿着单机在室外拍摄,拍摄进度慢,用钱也多。后来看了国外的电视剧,《女奴》《诽谤》啊,发现人家是室内搭景,多机拍摄,同期录音。“我们是一个个镜头地拍,人家是一场场戏地拍。就想,我们也搞个‘室内剧’。”

  室内剧这词就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发明的。中心发明了很多词儿,室内剧、策划、贺岁、执行制片人。

  可是室内剧怎么拍呢?郑晓龙拉着李晓明、王朔、郑万龙讨论:最好以家庭为核心,受“室内”限制嘛。怎么才能好看?四个大老爷们儿都说——拍女的好看!男的有什么好看啊。要年轻、漂亮、善良,任何美德都放她身上,再把磨难都放她身上。刘慧芳就这么出来的。

  “那她得有对立面啊,工人阶级不成吧,农民,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也不成吧。只能说说我们知识分子自己吧,就拿自己开涮。当然不是我们北京人,所以……就……上海人吧。‘沪生’!于是就有了王沪生了。《渴望》就是这样聊出来的。”

  “一开始拍的戏全部作废,大家都不知道三机怎么摆。拍一天都拍不下一场戏来。我们把北京电视台报废的三台机器给借来。设备也不怎么样,演员也不知道怎么演了,机器也不知道怎么放了,全乱套了!特别可笑。就这么折腾了十几天,才折腾出一场戏来!我们一个50集的《渴望》,拍了一年;现在《甄嬛传》拍了90集不过5个月。”

  到美国拍戏

  为了拍《北京人在纽约》,郑晓龙去美国体验生活半年。郑晓龙说:“也是因为没有钱,我把我们的节目拿到国外去版权注册,然后在美国发行。我就推个小车,小车里就是《渴望》等等电视剧,想在当地华人圈里发行。走到各个音像店里推销,被人家给轰出来再去下一家。1991年我在美国,为了筹备《北京人在纽约》,开了6次座谈会。和当地留学生、华人座谈。我想了解在美国的华人是什么样的。那时候艾未未就住在八街的第二大道那个地下室,给我这个片子当的是副导演。我们那个戏里的一些场景,就是艾未未他们家。”

  二百五导演

  “那时,我们管导演叫二百五导演,一集250块钱。100块钱的劳务费,150块钱的分镜头费。演员还不如二百五呢。那会儿演员哪有那么多钱,哪有导演值钱!不像现在都是明星制了,演员都值钱得不得了。那个时候我们倒也都没想着钱,就想做点事儿,做事儿牛逼啊!出去说,这是我弄的啊!”

  “有一次我在朋友家吃饭,见到了葛优,葛大爷那时候还没戏拍呢,也是自由职业者。《编辑部的故事》,在友谊宾馆开讨论会,李晓明、王朔、朱小平、付续文、苏雷、冯小刚等等这些人。大家就先说出一些人物来,牛大姐啊、李冬宝啊、葛玲啊。然后开始设计话题,谁主沉浮啊,星星撞地球啊,就是社会上有意思的话题。这些就大家分了各自回去写去。写完回来我一看,没法弄。朱小平写那个剧本,带陕西味儿的。有的写得口很脏,有的写得像相声,唯独王朔写的那两集最好,很幽默,有喜剧效果,就把王朔定为总编剧。大家都照着王朔的写。”

  郑晓龙也说不清楚,当时,是什么力量把这些人攒到一块。“可能我跟大家年龄差不多,我有权力,我是北视中心管生产的副主任,领导也特别支持。那时候王朔就觉得,哎!我在圈里有一个自己哥们儿!而且大家年龄都差不多,想法也类似,都是一帮年轻人带有自由化的思想,那会儿我们都是很潮的!”

  慢下来,成功自会等你

  郑晓龙在北京市中心的胡同里购置了一处院子,这一带是人民艺术剧院的宿舍区,自然是往来无白丁,在这里溜达,与你擦肩而过的说不定就是一位人艺的老艺术家;胡同口的宅院就是章含之的故居,因为变故,如今章含之的女儿,洪晃一家也搬离了老宅,只剩下看门人,守在旧宅门口。

  郑晓龙家的院子里养着锦鲤,室内有一些拍影视剧时留下的道具,最著名的大概要数《甄嬛传》中,皇帝点名侍寑的翻牌儿了。因为工作太忙,郑晓龙住在这里的时间并不多。

  闲下来,郑晓龙会自己为鱼儿喂食。10月,刚刚过完60岁生日的郑晓龙依然忙碌,不过,他说,有时候他会设想自己的老年生活,住在这里,有花草和鱼儿做伴儿。

  不被快节奏裹挟

  时下的中国,每个人都在被社会的快节奏所裹挟,一路狂奔,甚至失去方向。平和、耐心、不浮躁已经成为稀缺的修养,然而郑晓龙依然在坚持,一集戏可以改十几遍,没有想法也不急,大家坐在一起聊,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对此,郑导曾经评价:“2012年,中国电视剧的拍摄数量为1.7万集,这是一个让全世界笑话的数字,作为电视剧大国、而且是强国的美国,一年也不过4000集左右。与其追求数量,不如放慢点速度,讲一些品质。生活中也要讲品质,不是说要住多大的房子,而是回到家里可以很平和地跟家里人在一起,小富即安也是一种幸福。”

  郑晓龙曾经在央视讲了一堂有关耐心的公开课:“谁能耐得住寂寞,谁未来就能比别人高一块。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打出去的时候更有力。”这一收一击,看似力学,实则哲学。

  在郑晓龙看来,成功应该是多元的、多种含义的。不同于以成败论英雄、以金钱做标准的成功,郑晓龙更喜欢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中的人物,“那里面的每一个人,我觉得他们就是人性的成功者,最高的成功。”

  不喜欢浅交流

  在郑晓龙看来,在知识和信息爆炸的今天,每个人都会变得手足无措。他说:“我曾经想用微信。可是设置微信的时候,发现有几千人都要跟你聊微信。当时,真把我惊着了,工作太多,我实在没法挨个回,做不到面面俱到,既然如此,干脆把微信关了。”

  “我也不大用微博。相比这些交流工具,我更愿意打电话,和人面对面交流。现在的社会交流越来越肤浅,比如:浅阅读,浅交流,而我喜欢更深入的交流。”

  严江征

  提起最佩服的人,郑晓龙提到了严江征,一个大众不太熟悉的名字。

  严江征,毕业于空军气象学院,在部队的时候,郑晓龙就听说过他。退役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参与了众多野外考察,足迹遍及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江峡谷、塔克拉玛干沙漠、横断山脉。

  “他为中国探险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曾经花费了多年的时间去寻找60年前‘飞虎队’的坠机,他用探险的方式还原了历史,用他的行动赋予了探险以新的内涵。我对他由衷地佩服。”

  戒烟&瓜子

  拍《甄嬛传》前一个月,郑晓龙把烟戒了,他可是几十年的老烟枪了。

  18岁,也就是他当兵的第二年就开始抽烟,那时他是有文化的城市兵,所以,指导员专门把写总结的重任交给了他,当然不能白忙活,奖励是两包烟,许昌牌的。于是,就这么抽上了。后来,了解到抽烟的种种害处,就一直想戒,直到2009年,听说德国有一种戒烟药,服用后没有戒断症状,吃了2个多月,老烟枪就摘帽了。不过,自从戒烟后,郑导就改嗑瓜子了,在拍摄现场领着大家一起嗑,害得制片人买瓜子,一买一麻袋。

  郑晓龙年代表

  1953年 出生于北京的部队大院。

  1970年 到黑龙江建设兵团当兵。在部队里,郑晓龙就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在部队待了5年。

  1975年 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当了3年记者。

  1978年  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成为78级大学生。

  1982年 大学毕业,毕业分配时有很多选择,最终进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搞剧本创作。从编辑、编辑室主任、摄制部主任,到中心副主任、主任。从写剧本到做导演、策划、监制、出品人,每一个领域都有过涉猎。

  1990年  《渴望》播出 万人空巷,据说还降低了北京市当年的犯罪率。剧组得到公安部门表彰。这部戏当年还与北京三环路开通一起被列入北京市三件大事之一。

  1991年 拍摄《编辑部的故事》  成为中国情景喜剧的开山之作。

  1992年 策划了《北京人在纽约》   中国首部全程在美国拍摄的电视剧。

  1995年,与全国28家省级电视台签约开办中国首个国产电视剧精品剧场——“常青藤剧场”,推出多部名剧。

  1998年 执导《一年又一年》

  2001年 执导《永不放弃》

  2007年  《金婚》热播

  2011年   《甄嬛传》播出

  2013年  《红高粱》热拍中

  对话郑晓龙

  Q:10月初,孙俪因为在《甄嬛传》中成功饰演了甄嬛这一角色,而被提名美国艾美奖最佳女主角奖,听到这个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A:我并不意外,也没想太多。这只是中国电视剧、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一步。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一直想把中国文化推向主流世界,我们拍作品不只是中国人的自娱自乐,也希望可以通过文艺作品,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价值观,传播到国外。

  Q:千里马和伯乐,你更愿意做哪一个?

  A:能够跑得很快的伯乐。

  Q:虽然说《甄嬛传》始终在各台持续热播中,但是也有一些批评的声音。

  A: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烂剧、雷剧不去批评?有的人是无知无识,有的人是无聊无耻,对于热衷于炒作的媒体,我认为不值得一驳。

  Q:你一直认为中国的编剧制度存在很多问题?

  A:是的。以美国为例,美国电影的编剧分工很细致,有的人只负责写结构,还有专攻台词的,甚至包括笑料噱头的添加,都有专门的编剧,划分非常专业。咱们国家很缺乏这些,不光是编剧的生存环境太差,甚至连这种专业的教育都没有。我们的一些学校的老师甚至连国外的创作方式都不知道。

  Q:《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出国热降温了;《金婚》让离婚率下降;《甄嬛传》终结了宫斗戏。因此,有人说你的作品永远能踩到时代的G点,为什么?

  A:很多人说我总是能按住时代的脉搏,总是踩在点上,其实,我从来没有故意踩点。如果你的作品是有人文关怀的,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这点就对,你就能永远踩在点上。

  Q:有没有什么遗憾?

  A:如果能早一点从行政职位上退下来,去搞创作就好了。也许不一定会奉献更多的热播剧,但是,至少这些电视剧是我想拍的,有我想表达的意思在里面。

 

(责编: 山水)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