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3年迎来终结季的知名美剧

2013年10月14日16:57  综艺报

  文/马巍 晓毅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2013年的秋季有不少美剧将和观众告别,其中不乏一些已伴随了我们多年的重量级制作,尤其是以下几部,即将完结的它们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会被人铭记,因此也值得我们总结一下,好好说声再见。

  《绝命毒师》(Breaking Bad)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经典电视剧,或许是美剧历史上最优秀的作品。《绝命毒师》在各个环节几乎都做到了完美——从不同凡响的编剧、到富有西部片风味的摄影、场景以及精准的剪辑……近乎无可挑剔。主演布莱恩·科兰斯顿(Bryan Cransto)把一个濒临人生绝境的潦倒老师走上制毒之路,并成为一代毒枭的过程演绎得细致入微而又令人信服。科兰斯顿在2008至2010年连续三年夺走艾美奖的最佳剧情类男主角奖,另一位主演艾伦。保罗(Aaron Paul)亦有两次最佳男配角进账。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命毒师》与《广告狂人》的对决也成为了很多美剧相关奖项的主旋律。

  自2009年首播以来,凭借始终过硬的素质和口碑,《绝命毒师》每一季的收视率几乎都能创新高。跟所有经典美剧一样,该剧的成功首先还是源自编剧。这是一个所谓的高概念剧本,矛盾集中,线索清晰。该剧的头两集就极为精彩,充满了悬念、动作与黑色幽默。其实就美剧来说,能做到一集或一季精彩的为数不少,但《绝命毒师》的超凡之处在整个剧集从头到尾都保持着饱满的戏剧张力,对人物身上复杂人性的表现也堪称淋漓尽致。整体优异,局部也不乏出彩,《绝命毒师》不少单集都被视为美剧史上的经典,例如第三季的最终集、第五季的第5集“Dead Freight”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绝命毒师》在创作上始终忠实于自我。不同于很多一朝走红后就想尽办法一季季拖下去的美剧,该剧主人公身患绝症的设定就决定了其时间跨度有限,而这个故事也注定将以家破人亡的悲剧告终。主演科兰斯顿之前就向媒体透露,全剧的结尾将异常“丑陋”。客观而论,整套剧集最精彩的高潮还是位于第三、四季,负责收官的第五季则压抑、黑暗许多。然而进入最终季后,《绝命毒师》的收视却一直呈爬升态势,最新播出的第14集(倒数第三集)在直播阶段吸引了超过640万观众,成为了当晚全美非体育类节目的收视冠军,要知道该剧上一季的首播集只吸引到了290万人观看——看来对于《绝命毒师》毫不媚俗的自我成全,观众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绝命毒师》的巨大成功,其最初创作者(Creator)文斯·吉列根(Vince Gilligan)功不可没。此人编剧出身,之前履历中最显眼的是热门剧集《X档案》( The X-Files)。作为该剧的粉丝,吉列根主动给福克斯发了一集自己创作的剧本,结果被看中并在第二季中最终使用。其也由此加入了《X档案》的主创团队,最终编剧了其中的26集,并参与了44集的制片工作。2001年,吉列根又为福克斯创作了系列剧《孤枪侠》(The Lone Gunmen)。两次成功热身后,他独挑大梁做出了《绝命毒师》。吉列根也亲自执导了《绝命毒师》的若干单集,包括备受推崇的全剧开篇第一集和第四集的最终高潮《Face Off》。

  在9月29日播出最后一集后,《绝命毒师》与观众告别。不过就在9月初,AMC和Sony确定将合作一部该剧的衍生剧《风骚律师》(Better Call Saul)。新剧的故事将围绕《绝命毒师》中极为出彩的流氓律师索尔展开,据悉其风格不会那么黑色,而是会更偏喜剧。令粉丝放心的是,该剧依然将会由吉列根和主力编剧彼德。古德(Peter Gould)掌舵。

  《嗜血法医》(Dexter)

  在本剧之前,似乎还没有一部在主流范围赢得广泛成功的美剧的主人公是如此的心理不健康。《嗜血法医》的主角德克斯特白天是迈阿密警局的血液鉴定专家,夜晚则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杀人狂魔——把这样一个人物摆在美剧传统的英雄主人公位置,无疑具有极大的刺激性。德克斯特的嗜血源自本性,只是出于风险控制的原因,才把杀戮的对象限定于十恶不赦的罪犯。无论再怎么辩护,这样的角色设定都是反社会的。加上最近几季,这位血液分析专家的行为似乎越来越有失控之势, 因此围绕正在热播的完结第八季将如何收尾,嗜血法医最终结局也是网络热议的对象。

  《嗜血法医》惹出的争议着实不少。早在2007年12月,CBS最初考虑在公共电视网上播出该剧时,就引起了美国家长电视协会的强烈批评。近年来,关于该剧引发模仿犯罪的新闻也时有传出。不过这未阻止《嗜血法医》的收视一路走高。

  实际上,本剧能够取得成功或许也正在于把连环杀人狂摆在了主角的位置。其每一季的模式基本也都围绕着嗜血法医的身份是否会被暴露这一悬念而展开,观众跟着主人公一次次涉险过关。此外,在极力渲染这位杀人狂作为普通人一面的同时,该剧也确实展现了一些所谓普通人同样疯狂的一面。不可否认,观看《嗜血法医》能带给观众一种反传统的乐趣。事实上,这或许也是限制级内容所取得的最广泛成功。作为Showtime的标志性作品,《嗜血法医》屡屡创造收视纪录,从第三季创造的单集151万观众,到第四季最终集的260万,再到第七季创造的610万新高,德克斯特无愧为美国人民最喜爱的连环杀手。

  《我为喜剧狂》(30 Rock)

  《我为喜剧狂》是由蒂娜·菲编剧、制作并主演的情景喜剧,2006年10月在NBC开播,讲述一个虚构的综艺节目《与崔西·乔丹的女子秀》(TGS with Tracy Jordan)制作团队、成员及幕后的种种趣事,剧中大部分故事都是来自主创蒂娜·菲在担任NBC综艺节目《周末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编剧时的工作。

  这部喜剧涉及了相当多有关NBC内部文化的笑料,对电视业界和媒体来而言,剧中描绘的电视幕后生活是他们长期接触并且熟悉的,当然倍感亲切,无论是剧情里对体制的冷嘲热讽还是对广播电视网高层的调侃开涮,都能引发这些人的共鸣。也正是因为题材的相对小众化,虽然剧集播出后获得了高度的舆论评价,但收视上一直叫好不叫座,收视人数始终保持在500万至700万这个层级。在“收视率就是一切”的美剧行业内,它奇迹般地躲开了被腰斩的命运。直到2013年,《我为喜剧狂》的全部7季播放完毕,寿终正寝。

  过去几年的艾美奖曾见证了《我为喜剧狂》和《广告狂人》双星闪耀的辉煌年代。2009年更是《我为喜剧狂》的鼎盛时期,一举拿下22项艾美奖提名的壮举也创下单年获得提名最多的喜剧,至今也未被超越。

上一页1234567891011下一页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