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知影
前段时间,韩寒宣布自己执导的第二部电影《乘风破浪》定档2017年大年初一,遭到网友吐槽到电影制作周期这么短?据悉,这部电影于12月14日杀青,拍摄历时2个月半,杀青仅一个月半便上映,对此很多网友表示“制作周期这么短的电影质量能有保障吗?”
对于网友的疑问,作为资深影迷的小影可以给大家科普一下。电影的制作周期的长短跟电影质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例如,《朗德海花园场景》(Roundhay Garden Scene),拍摄于1888年,是人类摄影历史上第一段电影。片长不到两秒钟,共24帧。
虽然,制作周期堪称史上最短也就两秒,而且只是记录了一家人在花园里转圈嬉戏的场景,但是这个片段拍摄于《工厂大门》之前七年,豆瓣评分8.5,是imdb认证的世界上首部电影,是电影史的开端。
这个例子是一个电影制作周期很短,但在电影史成就很高的影片。那么当然还有电影制作周期越长,电影质量越好的影片。
例如纪录片《人生七年8》,这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八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
人生行至大半,岁月蹉跎。是悔恨感慨,还是遥想当年风华正茂。年华终有老去的一天,可生活仍将继续。 陪伴这些孩子拍摄半个世纪的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也已两鬓斑白,《人生七年》并未完结还将继续。
一般来讲,纪录片拍摄的时间越长,所反映的内容才会更加客观真实,时间能够说明一切,这也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通常来讲,纪录片拍摄和制作的周期越长,纪录片的口碑和质量越好。
有的人可能会反驳道,电影史的开端距离现在比较成熟的电影体系相差太远,100多年的影片不能够用现在的电影价值体系来评价。而且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影一般指的都是剧情片,而不是纪录片。
那小影就拿2015年的剧情片《鸟人》来举例。这部长达119分钟影片,完全是一个长镜头一气呵成拍摄而成的,片场几乎就等于拍摄时间,当然正式拍摄之前,也仅仅进行了两周的排练。这部用时很短的影片,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15年《鸟人》战胜了同样提名9项大奖的《少年时代》,分别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和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成为了本届奥斯卡上的最大赢家。
如果说之前讲的都是国外电影,现在就举个华语电影的例子。由杜琪峰执导的《枪火》在没有剧本,全部戏份都是现场临时编,而且全片基本都是一遍过。仅用19个工作日250万港币就完成拍摄和制作。
《枪火》的艺术价值,在于由音乐、画面、表现层次共同体现的价值,每一帧画面都很考究,随意截图都构图完美,90分钟内保持这种考究相当不容易。
《枪火》,最终成为评分最高的杜琪峰电影,也成就了老杜独一无二的华语黑帮电影地位。
那换个角度,是不是制作周期越长,电影就越好看呢?当然答案也是否定的。我们拿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来举例,影片从2001年开始筹备到正式开拍花了10年时间,拍摄花了三年。
梁朝伟为拍《一代宗师》可谓尽到全力,梁朝伟并非学武出身,苦练咏春拳推掉片约。影片中其他主演,只要涉及功夫,也都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包括章子怡、宋慧乔。张震也为了这部电影苦练3年八极拳。
虽然《一代宗师》在画面、意境、演员的表演上获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在前期拍摄了大量素材的的赵本山和张震的戏份几乎删的所剩无几,剧本的缺憾不能归咎于王家卫的故意的留白。这部影片很难达到相对用时较短的《花样年华》的艺术成就。
最后再回到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上来,电影2个半月的拍摄时间也属正常,比较短的是后期制作和宣传营销。韩寒的电影偏文艺,不需要太多的包装和特效,拍摄期间剪辑也是同步进行。
可以想象《乘风破浪》也会如他上部电影《后悔无期》一样故事性不是太强,在后期剪辑上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再加上身为作家的他在故事出现短板的时候可以用充满文艺气息的画外音来弥补。
在宣传营销方面,韩寒在微博上依靠自己的强大的粉丝量,在电影拍摄期间就多次发微博宣传进行自我营销,开机的工作人员发一下,每位演员加盟入组发一下、凭借自己4千多万的粉丝量,以及自带流量的主演邓超、彭于晏、赵丽颖、李荣浩等的转发造势,韩寒在微博上自我营销上就打了一首好牌,也取得了不错的营销效果。
另外,春节档是一年中票房最佳的档期,电影挤入多达十几部的大年初一,除了信心十足之外,也是想抢占这块肥肉,在春节档的票房上分一杯羹!
一部电影的质量的好坏,由导演、演员、摄影、灯光、舞美等诸多因素决定,而跟电影的制作周期没有必然的联系 。一部电影在未上映的之前不能仅仅因为制作周期短就被妄加判断。影片到底如何,待到2017年大年初一观影之后,再做讨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