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类真人秀的第一期故事究竟该如何讲?

2017年06月13日 10:52  娱乐专栏  作者:冷眼看电视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冷眼看电视

  随着《花儿与少年3》和《旅途的花样》的热播,有关旅行类真人秀的讨论似乎又开始热了起来。当然在这其中,明星和节目制造的话题会讨论得更多一些,这也无可厚非。

  但是相比之下,冷眼君更愿意去思考这一类节目的共性问题,比如:

旅行类真人秀的第一期,故事究竟应该怎么讲,情境该如何制造?

怎么才能让旅行变得有趣真实,而不是打卡式的去国外完成体验任务?

或者是同样的任务,如何去触发,才能确保其真实感?

  冷眼君认为,这些才是旅行类节目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有关旅行的这个故事应该怎么开始?

  可能国内观众开始熟悉这一类旅行真人秀是源自韩国罗英石PD制作的“花样系列”,这包括《花样爷爷》、《花样姐姐》和《花样青春》。

  而在这些节目中,旅行故事的开始,通常的做法都是罗英石PD与诸位明星吃饭聊天,在过程中公布旅行任务和嘉宾阵容,制作人会高度参与其中。而且旅行很快就会开始,也会通过剪辑提前插入大量之后旅行的片段,让第一期的节奏变得很快。

  总结下来,在罗英石PD的这几档节目的第一期里,都会完成这几件事:

嘉宾的邀请与集结

旅行目的地与规则的交代

嘉宾从生活状态向旅行状态的快速转变

  其中第三点,冷眼君认为是最难的,也是国内目前同类型节目都做得不太好的地方。

  所谓嘉宾从生活状态向旅行状态的快速转变,其实就是如何开始建立旅行的这个故事。比如《花样青春》惯用的“突袭”与“绑架”手法,用一种极端的角色转变去建立旅行规则与背景。

  在《花样青春非洲篇》的第一期,罗英石PD制造了一个蓄谋已久的“绑架”。他提早打听到了《请回答》剧组会在杀青之后去普吉岛度假,主演安在洪、柳俊烈和高庚杓也都在,但完全不知情。结果罗英石PD串通好剧组和经纪人,直接带着《花样青春》的摄制团队去到普吉岛,然后通过一个局直接把这三位年轻人带上了飞往非洲纳米比亚的飞机。没有行李、没有任何准备,拿上随身的背包,接过护照,旅行就开始了。

  而另一位成员朴宝剑,则是在首尔参加完一个节目录制准备回家的路上,直接被《花样青春》的团队“劫持”,而且节目组还联合远在普吉岛的三位哥哥一起戏弄朴宝剑。结果也是一样,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节目组架到了仁川机场,准备与三位哥哥在非洲汇合。

  所以我们会发现,《花样青春》是通过“绑架”这个情境,制造出了整季旅行的基本基调和规则,旅行故事将始终伴随着不确定性和突发感。除了出发的机票,后面的酒店、租车、去哪里等等都是未知的,旅行故事也就随之开始了。

  而同样的做法,第二季东方卫视的《花样姐姐》第一期,也曾有过类似设计,应该说效果和戏剧性还是很强的。

  节目组串通好挑夫李治廷的经纪人,把李治廷“骗”到上海拍摄广告,当拍摄结束,导演组突然出现,直接打板开机第二季《花样姐姐》的拍摄,并且直奔上海浦东机场,飞往墨西哥。

  但是李治廷的这部分设计只是单人线索而已,同行的其他人还是比较规矩的操作,但总的来说,第一期因为有李治廷的这个“突袭”事件的制造,还是会让人有很大的惊喜感。

  所以我们会发现,虽然是一个假的工作场景,但是有一个李治廷从工作状态向旅行状态快速转变的过程,这就是冷眼君先前说的很难做到的第三点,但只要有体现,效果就会好。罗英石PD习惯约嘉宾吃饭的做法其实也是一种状态转变的营造,吃饭喝酒的状态和旅行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回到国内的这两档旅行类节目,常规的手法还是在收拾行李以及敲酒店的门制造所谓的“突袭”,当然不同明星的家会有很大不同,但是那都是一个层面的体现,没有剧情感,也就让观众很难快速跟随节目进入到旅行状态中去,节奏松散就会导致观众进入不了剧情。

  其实在前两季的《花儿与少年》里,总导演廖珂用电话的方式通知各位成员的做法还是有点意思的,但是并没有充分利用好。比如第一季第一期的开头,张翰接到总导演的电话,神秘感和剧情感其实已经开始在建立,但是之后却让成员集结去学语言,让整个情境一下子就断掉了,非常可惜。 

  但是到了第三季《花少》的第一期,漫长的导游选择就让整个旅行故事的推进变得缓慢无比,这也成了节目首播之后争议最大的地方之一。

  所以在这一类旅行真人秀的第一期中,如何快速将旅行的故事通过某种事件展开,让明星和观众能同时进入节目所营造的旅行故事中去,就是这类节目需要解决的共同难点。就目前而言,除了第二季《花样姐姐》第一期李治廷的设计之外,其它的处理都不太好。

  《旅途的花样》第一期其实是在讲一个有关“错过”的故事

  如果前面说到的都是一些共性上的点,那么下面来具体说说这一季《旅途的花样》和《花儿与少年3》的第一期。

  可能很多观众都发现了,这两档节目的第一期都在试图制造两条故事线。《旅途的花样》是人文路线与自然路线,《花儿与少年3》是个人旅行和集体旅行。而《花儿与少年3》的第一期,冷眼君在之前的评论中已经说过很多了,所以重点说一下《旅途的花样》。

  在《旅途的花样》第一期中,节目组也是人为的制造了两条线索,即两条不同的游览线路,但实际上是在讲一个有关“错过”的故事。

  两组人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于是在第一期的主体内容里,两组人在卡萨布兰卡市多次的错过,可能这才是节目组最想在第一期里表达的旅行故事。从播出的效果来看,在空间交代和两组人的隔空对话上都有专门的强调,但是有关“错过”的这层故事似乎隐藏的太深,再加上收得有点快,所以第一期营造的故事和剧情没有完全出来。

  其实冷眼君非常喜欢这个“错过”的情境设定,因为这是对旅行另一种状态的描述,有别于《花少3》里的个人与集体的定位,“错过”的这种状态会显得更感性,是这一类型节目从未深度涉及的一种状态。如果这种状态能够延续得再长一点点,把“错过”这个感性的点与北非那种神秘的情绪进行交融,或许会是一种对旅行类真人秀全新的叙事表达。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难度太大了,真心希望下一季能够对此有更加巧妙的展现。

  如果不是打卡式的任务体验,还能怎么做?

  无论是《花少》还是《花姐》,都在试图通过节目去对“旅行”这件事进行多角度的诠释,但是在真正的操作阶段,还是难免陷入明星打卡式的任务体验中去。

  可能有人会说,这类节目探讨的其实是旅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旅行的这种状态脱离了真实,那种人物关系的探讨可能意义就不是很大吧,所以“撕X”就成了前两季《花少》的重要看点。

  对于旅行,每个人都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但是作为一档节目来说,能够让观众有代入感,就需要尽可能的让观众感受到真实,或者制造出来的一种真实。明星下了飞机直奔酒店、专车送到一个又一个景点、体验各式项目,不能说不好,只能说这不太像观众所希望看到的那种旅行,会有距离感。

  在冷眼君看来,旅行类真人秀最大的看点是看明星与陌生环境、陌生人之间产生的真实互动,所有的任务线索一定是让明星自己去触发,而不是悠闲的完成打卡任务。虽然在那些规定的任务中,明星们也能实现很多笑点,但是总会觉得状态不对。

  在《花样青春非洲篇》里,安在洪、柳俊烈和高庚杓在纳米比亚机场的租车事件就是主动触发,来回折腾选择,不断的与当地出租司机和陌生汽车租赁公司进行沟通,最终还是回到机场租车。这个过程虽然很长,但是每一段都是三位明星主动触发进行故事线索的推进,多次辗转和讨价还价,加上镜头的处理与音乐的配合,真实感就会提升很多。

  相比之下,国内的这两档旅行类节目的任务触发,都像是让明星在一种既定的游戏场景内去完成任务体验。其实陈柏霖的个人旅行已经有那么一点效果了,看他与哈纳斯当地人的交流,会有一种自然触发的感觉,但是任务感还是有点不明晰,加上只有一个人,最好的效果没出来。而之后所有成员在非洲集结之后的所有任务,就全部回归于任务体验了。

  总的来说,旅行类真人秀一定是一个可持续操作的节目类型,但真的希望能在叙事表达和任务的触发方式上有更多新的尝试,让旅行故事不仅仅发生在明星嘉宾内部,而是要更多的体现在明星与外部环境之间,这样的关系探讨才更具代入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花儿与少年 旅行 真人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