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是侯孝贤的,但影帝是冯小刚的

2015年11月22日12:42   娱乐专栏  作者:肥罗大电影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肥罗君

  11月21日晚,侯孝贤在金马奖颁奖现场做出了许多可爱的鬼脸,冯小刚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献出“老炮儿”的演唱,许多年之后,人们或许会忘了这个鬼脸和这场演出,但会记得这个夜晚,侯孝贤终于凭借一部《刺客聂隐娘》夺下五个大奖,而导演冯小刚以一记《老炮儿》为中国导演界增加了一枚重量级影帝。

1

  在52届金马奖上,我们看到了台湾电影蛰伏已久后的一个大年,看到大陆电影的强悍与遗憾,也看到了逆境中的港产片。

  从1996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金马奖成为两岸三地影人的奖项。在大陆电影市场奔腾向钱的背景下,这个奖项更显得意味深长,它不足以比较各地电影工业发展,却可以检验各地电影的品质成色,因为它的独立性与公正性,某种程度上,它可以作为华语电影的“华山论剑”。

  再过48年,待到金马奖百年,这个夜晚会成为华语电影值得记忆的一部分吗?台湾电影是否在这个时刻转了个弯,结束了长久的崎岖与徘徊?贾樟柯说,“这个晚上很热闹”,我们且路过这个热闹的夜晚,尝试解读金马奖,以及热闹背后的华语电影。

  大陆影片:这晚只赢了一尊老炮儿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冯小刚的获奖,让看冯小刚电影长大的电影观众们吃了一惊,但在行内看来,并没有太大悬念。

  在21日的正式决审之前,陈国富与其他评审进行了所谓的“假投票”,以模拟投票来判断形势,在评审过程中冯小刚一直赢面颇大。

  这尊老炮儿,不是险胜,如果昨天夜里他没有赢,那才是爆冷。

  因为冯小刚这回演得真好。

  这部电影曾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作为闭幕影片放映,冯小刚当时就被赞扬表演惊艳。简单评价冯小刚这次演技的精彩,就两个字:起范儿——三个字。

  在电影里,冯小刚演的是一个为解救儿子不得不重出江湖的老混混。电影先不评价,但冯小刚一招一式一举手一投足都是老江湖的规矩,他什么都不演,往哪里一站,哪里就有种不怒而威的气场在。观众看着他,就觉得过瘾,就觉得眼睛里除了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没别的东西好装。

  为什么?因为他演出了变化时代里一种不变的东西——江湖的威仪感和江湖人的尊严。这才叫演戏。下了台你可能谁都不是,上了台你就是角儿。老炮儿冯小刚,是个角儿。电影里,没有导演冯小刚,只有老炮儿冯小刚,这尊老炮儿当得起这尊金马奖。

  可惜的是,冯小刚没有来领奖,他正在影视歌全面发展的道路上一路嘶吼。而其它想上台的大陆电影,没得到机会。

  《解救吾先生》的王千源男配角争夺输给了香港影片《踏雪寻梅》的男配角白只,这可能是本届金马真正的大冷门,王千源的回答倒是幽默得很:“他比我变态”。口碑动画电影《大圣归来》1票惜败《麦兜:我和我妈妈》;马思纯和小姨蒋雯丽一起输给了《醉生梦死》的女配角吕雪凤;从戛纳斗到金马的《山河故人》再次输给了《聂隐娘》,但好在贾樟柯还拿到个最佳编剧,破尽票房纪录的《捉妖记》则是空手而归。

  在任何电影节中,都没有绝对的公平,因为艺术永远没有统一标准。相对于过去几年“包围”金马奖的成绩,今年的大陆影片确实有些落寞,尤其在大陆电影市场屡破票房纪录的对比之下。但这又是一记难得的警醒:在一个又一个被刷新的票房纪录之下,大陆电影工业固然一日千里,可是电影人手中的活儿真的与票房一样成长了吗?

  台湾电影:终于等到一个大年

  金马奖已经多少年没有遇上台湾电影的大年了?

  有评论说,有侯孝贤的年份就是金马奖的大年。可是实事求是地说,有些有侯孝贤的年份,也不是大年。更准确的说法是,当遇到侯孝贤电影大年的时候,台湾电影和金马奖,都是大年。

  侯孝贤用8年拍出了《刺客聂隐娘》,他的电影大年来了,台湾电影仿佛也活过来了。

  《刺客聂隐娘》到底算不算侯孝贤最好的那部分电影自可探讨,但影片的盛唐气象和艺术水准已经无须质疑,获奖没有悬念。有悬念的是,在票房日新月异的华语电影市场中,还有多少导演能够不被市场裹挟,用8年拍摄一部可能并不卖钱的电影,并且能够保持导演一贯以来的艺术风格和水准?

  《刺客聂隐娘》的成功,与其说是为复苏路上的台湾电影带来一部力作,不如说是为华语电影提供了一次“慢电影”的示范。它的存在提醒着电影人,在一个动辄言IP的电影市场,还有种东西叫对电影的执守。

  但是这届金马奖台湾电影不是只有侯孝贤。

  拿下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演员的张作骥的《醉•生梦死》,融暴力、黑暗、底层、魔幻于一炉,电影精耕细作,摄影音乐美术细细打磨,在五光十色的金马奖影片中,写下了浓重黑色的一笔。

  在金马奖之外,台湾商业类型也在恢复元气,就在金马奖颁奖的同时,一部《我的少女时代》仍在横扫两岸三地电影市场,男女爱情,少年青春,台式新清新再次以小搏大,为台湾商业电影征服华语电影市场别开生面。虽然不入金马奖法眼,但林志玲开场秀中的演出无疑提醒着众人:台湾电影有侯孝贤,还有《我的少女时代》。

  台湾电影,终于苦等到一个大年,商业与艺术皆有收成,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大年,明年还会继续吗?台湾电影不能只有一个侯孝贤,它的未来,还需要台湾电影人自己去创造。

  港产片:失意金马之后,如何“踏雪寻梅”

  相比之下,今年的港产电影略显尴尬。获得九项提名的《踏血寻梅》仅收获一个最佳男配。带来惊喜的,是五年后复出的林嘉欣凭借《百日告别》打败《山河故人》赵涛、《刺客聂隐娘》舒淇和《华丽上班族》张艾嘉等,首次获得金马奖影后。

  但是这样的惊喜,并不足以告慰困境中的港产片。在失落金马奖的同时,今年的香港票房冠军也有可能被正在上映的《我的少女时代》夺走。

  北望神州这么多年之后,香港电影人还在北上与坚守港片的两难中打转。

  相对于《踏血寻梅》这样的坚持“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港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续集《三打白骨精》,《澳门风云3》才是如今香港电影人的主流选择,面对巨大的内地电影市场,一向善于生存的香港电影不可能不以大陆市场为先。即使新导演借《踏血寻梅》见缝插针在电影里为旧港片写下一封暴力情书,也难免因为剧情上的不完整和人物塑造的局限,让这部电影停在问鼎大奖的途中。

  香港电影在本届金马奖的境遇,或为一个隐喻,从北望神州到北上神州,杜琪峰等香港电影人融入内地电影市场,大量选用内地及国际级班底之下,《华丽上班族》等电影在市场上的褒贬不一,或正反应了在不同口味或标准要求下,香港电影人的应变及歧路。 

  对于香港电影来说,港片固然不需要执守,但一面本土,一面合拍之下,香港电影向何处去,却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香港电影一向代表着华人电影不断的开放性与闯劲,失意一届金马并不可怕,问题是香港电影人下一步将如何在这个不断嬗变的华语电影市场中“踏雪寻梅”。

  华语电影:金马奖之后,去向何方?

  相对于往届,本届的金马奖,其实没有太多意外。

  尽管长久以来,金马奖一直因为“奥斯卡的玩法,戛纳的心”,赛果屡屡遭遇舆论质疑,但正是在这样的冷门频现中,成就了金马奖就“电影”论“电影”的专业公信力。

  在华语电影奖项中,也只有金马奖最能海纳百川,完成了从台湾本土电影到香港,再到大陆电影,直到将马来西亚、新加坡电影也涵盖进来的“华人电影节”的概念重塑。也只有金马奖最能在一片商业洪流中,为独立制作和独立电影人提供一个出头的机会。

  金马奖之外,是再无法忽略大陆电影市场的华语电影。香港电影当年的北望神州,正在成为台湾电影今日新的选择,即使是侯孝贤也不可能抛开巨大的大陆市场。然而香港电影在北上融合与港片坚持之间的困顿与反复,却可以成为所有人的前车之鉴。如何在争取大陆电影资源的同时走好自己的路,或许是所有人的考验,但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侯孝贤。

  好在对于华语电影来说,并没有真正的地域之别,在同文同种的文化之下,观众期待的,永远都是内外兼修的说着华语的电影,对于电影人来说,拍出好电影则是争取市场与奖项的不二法门。 

  对于金马奖赛果,《大圣归来》的制片人胡明一在微博写下:“对于自娱自乐的金马奖!我只能说一个字!不服!!”

  任何电影人都有权表示不服,但一届金马的赛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金马奖后,如何找到电影的路。就像当年侯孝贤《悲情城市》失意金马奖,但终于凭借《刺客聂隐娘》成为昨晚的大赢家。电影和人生一样,胜负从来不在一城一池。

  从这个意义上说,金马奖赛果不重要。金马奖以后,华语电影能不能像老炮儿一样起范儿,才重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冯小刚 侯孝贤 金马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