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张一山乏善可陈!《余罪2》黑锅谁来背?

2016年07月01日09:54   娱乐专栏  作者:纳兰惊梦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纳兰惊梦

  《余罪》现在到底有多火已经无需赘言,不仅将男主张一山“咸鱼翻身”,就连诸多配角都被各种科普。诚然,《余罪》第一季的成功已经为爱奇艺刷了一波会员,然而那些怒充会员的观众很快就发现,《余罪2》的口碑成色就跟傅老大的智商一样直线下滑。

  除了张一山那场惊天地、泣鬼神,一人分饰两角的床戏以外,整个《余罪2》中能被记住的亮点实在乏善可陈。不仅如此,各种不符常理逻辑的BUG也备受吐槽。《余罪2》变成了“余罪二”,这档爆红的网剧似乎也没逃出“续集必二”的怪圈。

  值得注意的是,《余罪》和《余罪2》事实上是一次性摄制完成,只不过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剪成了两季播出。在主创未变的前提下,剧集品质口碑却呈现如此天壤之别,实在让人有点捉摸不透。对此各路神仙都各有所见,而在纳兰看来,造成《余罪2》品相滑铁卢的诱因有多个。

  原著作者常书欣率先发难,把黑锅丢给了编剧“编剧没看过小说,自己乱改,剧情没有逻辑,人物关系混乱,缺乏罪案推理细节,片名可以直接改成《白痴与笨蛋》了。

  第二个故事是全本最惊心动魄的,一夜之间把几路罪犯一网打尽。编剧把刑侦编成感情戏了。改了框架之后,编剧驾驭不了人物,而且犯了很多常识问题。”对于责难《余罪》的编剧余飞就公开表示这个锅我不接,“《余罪》小说是很好看的,我很喜欢。

  不过,它能变成视频播出你就谢天谢地吧,别要求什么忠实原著了。我认为原作者骂编剧和制片方没什么必要,大家都心知肚明为什么要这么改。好作品动一发牵全身,有些非回避不可的元素必然导致成片无法满足小说的还原度。”

  这样的嘴炮之争很耐人寻味,但纳兰始终还是觉得编剧的推脱有些无力与站不住脚。文字影像化必然要经过改编这点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改编也要能够改的能够自圆其说。

  原著作者发难的落点在于“剧情没有逻辑,人物关系混乱”而非“原著还原度”,纵然改编是门不易的技术活,但干到像《余罪2》剧情这般糙的也是够偷工减料的。所有的矛盾冲突模式几乎都是余罪被怀疑,余罪身处险境被各种折磨,余罪各种爆发撕逼傅国生,然后巧舌如簧化险为夷的套路。

  如果说在第一季中张一山爆发式的演技还能掩盖剧情BUG的缺陷的话,那么到了第二季中编剧挖的坑大到已经用十个张一山都填不了的地步。《无间道》里陈永仁用十年时间才成功卧底,结果到了《余罪2》里面分分钟能够把一个班的警察都潜伏进贩毒组织——老大们要就这智商基本也就别干这行了吧?

  除了逻辑上的严重BUG与悖离常理可信度的剧情内容以外,《余罪2》里另一大败笔则是人物性格形象基本没有能够立起来。尤其是几个反派黑老大,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脸谱化角色,丝毫没有个性特点。

  正因为缺乏旗鼓相当的对手,也直接导致了张一山的表现也多少有些程式化。在第一季中,余罪尚有一场与大胸姐在游乐场的感情文戏,情节细腻之处让观众体会到了这个角色的隐忍与柔软。但在第二季里,类似这样的小细节难觅踪迹,最终也导致了《余罪2》卖相的不尽如人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张一山 余罪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