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神剧泛滥:出品方想歪招搏出位

2015年04月10日01:59   京华时报 收藏本文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经历了前几年各路抗战神剧热潮后,去年的抗战剧总算转入了一个平潮期,未再惊现手撕鬼子、手雷炸飞机等离谱奇观,然而整个抗战剧的创作也陷入了一个瓶颈。除了《红高粱》这种传奇剧赚了个盆满钵满,并没有出现标杆性的佳作。今年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可以预感一大波抗战剧正在等待播出,那么抗战神剧会否卷土重来?近日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的一番讲话,为今年此类剧播出指明了风向。

  田进的讲话分四点,简明扼要。首先强调:“中央电视台和全国省级卫视要按照统一部署,统筹做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电视剧的创作生产和播出工作。”对制作行业透露的信息是,别急,抗战剧今年还是有大好机会的。其次“中央电视台要发挥国家大台的作用,率先垂范,早着手,早准备,特别是跟进和抓好几部重点抗战题材电视剧的播出安排。”换句话说,只需在已生产的抗战剧中优选几部重点戏即可,不必上量。那么什么样的抗战剧将会得到厚爱?田进指出:“全国省级卫视尤其是影响力较大的重点电视台,要把握节奏,在宣传纪念期安排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抗战剧的播出。”言外之意,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三体合一的作品将是今年抗战剧的赢家。至于这个观赏性是怎么样一个尺度,田进把门槛说得再明白不过:“要把好内容导向关,宁缺毋滥,对过度娱乐化的剧不得发证。”也就是说,手撕鬼子一类的抗战神剧将被挡在闸门之外,今年不会再出现。

  这番讲话出自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题材电视剧播出工作部署会,对于各电视台的选片和工作部署来说是及时雨,对于早已腻烦了抗战神剧的观众来说也是利好消息。但对于抗战剧投资、制作和发行公司来说,却可能是个晴天霹雳,意味着一大波不符合标准的抗战剧将被打入冷宫。这番指令能早一些发布就好了,毕竟制作不像选片,关起门来一合计,几天就搞定。电视剧的创作从研发到剧本,再到制作和发行,起步就是一两年的周期。当然话说回来,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三体合一的作品永不过时,只要制作方奔着这个方向走,也不至于被挡在门外。

  前几年抗战神剧的涌现,原因之一是正剧站不住脚,拿不出《生死线》那样的高质量作品;其次是有些题材受限,让一大波迷失的热钱都躲进了相对安全的抗战剧领域,作品一多,出品方多想些歪招来搏出位,于是为了娱乐而娱乐的夸张手法层出不穷,这些其实本身也是创作盲目的一种体现。像去年热播的《红高粱》《二炮手》《大刀记》等抗战剧,虽未沦为抗战神剧,但在创作上依旧未摆脱桎梏。抗战剧正剧太少,一味追求娱乐依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如果有关部门对剧作也能够像对电视台工作部署会那样,提前指导疏通,留出一两年的时间给编剧重起炉灶,抗战神剧也不至于泛滥成灾。

  (曾念群)

文章关键词: 抗战剧正剧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