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选择激流勇退 人生的第N次归零

2013年07月25日11:51  精品购物指南 微博
马东 马东

  撰文/白郁虹

  马东跳槽,是去年年末视频行业的一大新闻。但就公众而言,马东何时离开央视几乎无人知晓。直到今年年初,原央视主持李咏[微博]、王凯[微博]、白燕升纷纷高调出走,人们才将注意力转向马东。在这次央视人集体出走事件中,马东似是最早引燃炮捻的那一个。事实上,在跳槽之前,他有长达8个月的时间赋闲在家。与其他跳槽者不同,除去主持、制片人身份外,他还是央视大型晚会的导演,并且已经成功坐上了央视频道管理层的高位,仕途已然开启。然而,此时的马东,选择激流勇退,这让包括央视两任台长在内的很多人无法理解。只有马东心里清楚,“人生归零”是他喜欢并且一直在做的一种状态。

  “白岩松应该有无数机会当领导,但他选择了不,他是个特例,我没有那种力量。”

  “今天辞职了。从此问心而生,随性而活。决定不容易,但说出来就是春暖花开……”这是原央视主持王凯离职后在微博中写的一段文字,后被许多人拿来解读猜测。在央视平台内,到底什么样的环境催生了央视体制内的很多人不能“问心而生”?有人说,是自由受限,是人事关系,是奖金分配,是权力角逐,是人才竞争……总之,这些放在马东身上,也可能是很多的不能和情非得已。

  当记者将这个问题抛向马东时,他脸上露出了憨态可掬的笑容。“这事没那么奇妙,也没什么内幕。”轻描淡写间,将严肃的采访气氛调和得刚刚好。

  回看马东在央视的11年任职经历,从主持到制片人,从2009年春晚语言类节目导演、2011年春晚总导演之一到CCTV-3频道总监助理,他的升职之路走得顺理成章、无牵无绊。

  所以,马东的请辞让人费解,央视两任台长先后多次找他谈话,几乎问到了同一个问题:“有的人因为大环境离开,有的人因为小环境离开,你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都很好,你在中央电视台不是没有发展,为什么要选择走?”

  马东的回答很像是一种官方说辞,他说:“我想换一种生活方式。”事实上呢?这确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跟中央台很多同事探讨过,我觉得中央台就是一个单行道,我做主持人时间长了,发现我得做导演,要不然我不能实现我的很多想法。做了导演,我发现我得当制片人,当了制片人,我得当主任,这样也就上了这条单行道。你有没有回来的路?有,成功的例子是白岩松,他应该有无数的机会能当领导,但他选择了不,他是特例,我没有那种力量,也没有那种运气。所以,与其翻回头来重新当制片人,不如干脆跳出来,重新想想自己的人生到底怎么过。”

  至于外界猜测的压力、压抑之说,至少对于心宽体胖的马东来说,无足挂齿。

  “哪个工作没有压力?哪个工作没有束缚?哪个工作没有规矩?”一连串反问之后,马东说一切都源自个人选择,“咱说话得凭良心,到今天,还有哪个平台比中央台好?离开或者继续,都不过是个人选择。但永远记住,甘蔗没有两头甜,你选择了一个平台,就要接受它的制约,离开,就要放弃它带给你的好处。”

  “在IT公司和创业公司,决策和执行的效率远超出体制内。”

  离职后的马东,并没有如传闻那样被某个有钱人高薪聘请。他失业在家,最大的消遣是约上三五好友打高尔夫,日子过得轻松自在,可是,这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为他接下来的最主要的生活方式。

  机缘巧合,马东遇见龚宇,三四年前就对互联网视频有所观察的他,确定自己的人生新方向是什么了。“我们干传播的,对传播渠道的变化最敏感。2011年年底,北京地区黄金时间的电视开机率比2009年同期下降了将近一半,这不是电视不好,是传播方式发生变化。”于是,当龚宇向马东伸出橄榄枝时,马东毫不犹豫地接了过来。“这是一个正在上升的、充满未知和挑战的行业,关键是我有挺强的好奇心,我特别想知道这样的创业公司是怎么运作的。”

  某日,马东与龚宇走进电梯间,里面一则招贴画吸引了他,上面写着当时互联网公司相当流行的一句话:“先开枪,后瞄准。”不解其意的马东在龚宇的点拨下明白了其中的涵义。

  “它意味着容错率,就是创业公司允许失败,大决策如果有问题,你的代价是惨重的。但是小的决策是允许有失败的,这叫做试错演进。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都是在试错演进,摸着石头过河,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事。”

  上班第一天,马东领到了自己在新单位的工作胸牌,上面的编号是1288,很吉利的数字,意味着他是全公司第1288位入职的员工。论年纪,龚宇第一,他第二。但论经验和抗压能力,他应该算是公司中的一枚“菜鸟”。“这6个月,他们很多地方都在教我,我正在经历从一个电视到互联网视频行业的转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IT公司和创业公司里司空见惯的邮件系统,决策和执行的效率远超出体制内。“很复杂的事也是一个上午搞定,它是以分钟和小时为单位来决定的。但在体制内,它是以天、星期,甚至月为单位做决策。”

  在央视的十几年,马东每天坐班,通常审片花去五六个小时,台领导对他的《文化访谈录》并没有硬性的收视指标,换句话说,这些年,他的工作节奏不算快,也谈不上竞争压力。但到了爱奇艺,先看看他的行程安排,光是飞行里程数,就已经让他在短短两三个月内迅速成为航空公司的金卡会员,在城市间的不断往返中,他要迅速了解并打通市场。“在中央台,有很多参考数据是模糊的,比如收视率,但在这里很明确,每一个点击都直接在后台蹦出来,很多东西都是直接的。”

  转变很难,但很新鲜,很刺激。

  “公司在我进来之前积累了3年,而且是高速发展的3年,我要想在6个月里弄明白这事,不现实,我也没那个奢求,我只能拼命追赶,学习怎么面对市场,面对客户,做一个有互联网基因的好的商人。”在马东眼中,商人绝不像文化人轻视的那样,相反,他尊重他们,并从他们身上吸收养分。“很多文化人对商人有偏见。商人追求效益,但本质上说追求的是效率,资本效率,时间效率,智力效率,商人群体对效率的追求导致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这事让文人办,就很要命了。”

  某种程度上说,作为分管内容的高层管理,马东同时扮演着文化人与商人的双重角色,更多时候他要做出市场判断。“我们有很多投资项目,在这些项目的判断上对一个人的考验非常大。”为此,他接受了天津卫视的邀约,与老搭档张绍刚一同主持与投资有关的《藏龙卧虎》。“我在现场认识了很多投资人,他们要在短时间内判断选手带来的项目是不是一个好项目。它带给我思考问题的角度,这是个好项目,它的另一个描述是这是不是一个好生意?不是所有赚钱的生意都是好生意,也不是所有赔钱的生意都是坏生意,这里有很多判断的维度,它挺考验人也挺好玩的。”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