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or山寨?湖南卫视两桩版权公案

2015年03月19日12:32   娱乐专栏  作者:湘人李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湘人李

  ——从《我们约会吧》暨《非诚勿扰》到《花样姐姐》暨《花儿与少年》

  2010年或此之前的一段时间,大家知道一桩公案,就是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与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的那一场角力。

  购买了版权的《我们约会吧》节目,其收视、收益,均比不上没有版权的《非诚勿扰》节目。而事实上,忍恨痛失版权的江苏卫视通过改造,对外宣称自己是原创。

  如今,《我们约会吧》苟延残喘并到最终停播,而《非常勿扰》依旧生力强劲,看上去还能长命富贵。

  也许,是湖南卫视深刻吸取了这一次惨痛……

  2014年,湖南卫视与东方卫视又发生了一桩关于版权的公案,这一次是“‘花样’版权”。

  似乎是湖南卫视吸取了教训,没有最终去坚持版权,采用了与当年江苏卫视一样的套路:好吧,版权你要去吧,我自己改造。

  这一改造不得了,与“花样”版权千丝万缕的《花儿与少年》,在2014年“名利双收”,虽称不上“现象级节目”,但收视率与收益,“双收丰盈”则是名副其实。

  相反,拥有“花样”版权的东方卫视,率先推出《花样爷爷》,虽然绝对收视率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有了《花儿与少年》,令其憋屈郁闷。

  东方卫视似乎深刻吸取了教训,2015年,赶在湖南卫视《花儿与少年》第二季推出之前率先推出了《花样姐姐》。以个人观感而言,虽首期收视率未能超越《花少》,但其实际效果当属惊艳。

  我们先看一张关于“花儿”与“花样”的收视率图表:

  图表并不复杂,湖南卫视《花儿与少年》,CSM50城最高收视率达1.918%,最低1.66%。东方卫视《花样爷爷》,CSM50城最高1.122%,最低0.774%。而2015年率先播出的《花样姐姐》第一集为0.945%。

  先不要着急,我这不是通过收视率一较高下,只是通过这个收视率图表做一些最简单的认知或者个人的判断。因为收视率既是“公平”的,又是“不公平”的。

  “公平”的地方在于它能反映一些真实的情况。“不公平”的地方在于,如要想真的透过收视率说明一切问题,则它所需要的前提太多了。

  所以没有完美无缺的分析。但我们可以通过这张表格,基本搞清一些情况,在“山寨”与“版权”之间,收视率为何有很大的差异:

  这张表格所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三点:

  一、一档节目的好坏成败,不仅仅只是“节目本身”的问题;

  二、节目的竞争,其实还在于平台与平台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

  三、版权只是一个“法律前提”问题,但绝不是一个“创意角力”问题。

  由此,再以同类模式来剖析《我们约会吧》与《非诚勿扰》的那桩“公版权案”所折射的问题,其实也是如出一辙。

  不过,我们是不是产生一种错觉:具有“版权”身份的“创意”,究竟是用来启发和创新我们的,还是用来约束和禁锢我们的?

  所以对于《我们约会吧》与《花样爷爷\姐姐》,抑或对于《非诚勿扰》与《花儿与少年》而言,它们彼此之间都有“版权公案”的背景,但亦有对于“版权创意”再度“新创意”领域给我们电视人弥足珍贵的三点启发:

  一、必须敢于颠覆版权的规则问题。即使是珍惜或者捍卫版权,也是需要通过颠覆性的创意来提升版权创意,这才是最好的珍惜。这是“创意精神”;

  二、充分运用综合有利因素形成竞争的综合张力。创意不局限于单纯的节目内容创新,还有编排创新、宣传创新、竞争创新等等。这是“创意内核”;

  三、世界上没有单一因素的成功,但往往会因为一个单一的原因获得取胜的关键条件,从而势如破竹、气势如虹,光环闪闪。这是“创意机遇”。

  那么,对于多年前《非诚勿扰》与《我们约会吧》的“版权公案”,随着《我们约会吧》变成尘埃,我们除了反思中的扼腕叹息,似乎已无法作为。但对于现在“花样”与“花儿”这桩“版权公案”的探索,则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皆因番茄与芒果在同一个节目创意的基础上展开博弈,所以在客观上,双方算是各自调动兵马,运筹帷幄,捉对厮杀。所以,不管番茄认不认,也不管芒果信不信,总之番茄与芒果就这样“拼”起来了。

  拼的是什么?

  拼的是实力!

  此时,我们以“灿星制作”的《中国好声音》为例,也许能说明很多问题。

  其一,《中国好声音》不存在版权的法律问题,它属于灿星,所以这是一个不存在法律问题的“创意角力”;

  其二,这个“创意角力”的内核在于:灿星制作人与自我惰性之间的博弈、颠覆版权创意和新创意之间的较量、也是“新我”毁灭“旧我”的勇气博弈;

  其三,同时,更是投资的远见意识、资源的组织能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相得益彰的匹配艺术能力等等。

  由此,握有“花样”版权的东方卫视,应该检讨湖南卫视在握有版权之后的失败案例、以及没有版权前提下的成功案例,更要学习江苏卫视没有版权之后的惊艳爆发案例,还有灿星制作在握有一把“好牌”(版权)之后同样惊艳爆炸的案例。

  事实上,版权只是一个筹码,但这个筹码的杀伤力,必须依赖于一个平台的综合实力,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实力是一个“有机混搭”的系统内涵。

  所以说,针对《花样姐姐》而言,依据前面的“三点启发”,也许可以给东方卫视三大建设性的意见:

  换言之,创意无极限,创意的角力,更是无极限的无极限。

  我们再三说道:拿到一把好牌,如果打不好,也会输得干干净净。

  这好牌就是“版权创意”。说实话,每个电视决策人真的非常富有智慧与谋略,对于不好的版权创意,谁愿意花钱去买?对于不好的版权创意,谁蠢猪一样去山寨?

  所以,“版权创意”的背后,深刻揭示了各卫视的“创意角力”问题。

  但我们更要知道,不仅仅只有节目创意,还有营销创意、宣传创意、运营创意、谋略创意、竞争创意等等……

  总而言之,这就是“创意角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非诚勿扰 花儿与少年 花样姐姐 花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