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新电影》专题 >正文
5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空前绝后的政治大奖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15:10 新电影

  [华氏911]Farenheit 9/11

  导演:迈克尔-摩尔

  人物:迈克尔-摩尔、德比-佩特利肯、乔治-布什、本-拉登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港台明星流行隆胸吸脂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最新高薪空缺职位查询

  片长:115分钟

  国别:美国

  《记者手记》

  笔者有幸参加了当天下午全体剧组列席参加的光明大厅的正式放映,迈克尔-摩尔还在登红地毯的时候,场内观众已经通过现场转播的大屏幕,看到了这个无比硕大且具有挤压力,却在无形中让人无比仰慕的身躯,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等到导演进入大厅,掌声更加激烈。放映中那些对布什的讽刺旁白,那些机智大胆的总结或反语,每每引来观众的笑声和掌声支持,场面蔚为壮观。到影片结束,大厅再次被掌声淹没,5分钟后变成了有节奏的拍击。迈克尔-摩尔在感动中一次次鞠躬对现场观众致意后,观众的掌声依旧没有停止。

  迈克尔-摩尔垂下那个聪明的大脑袋,这一刻,想必他的眼睛是湿润的。所以,他在获奖以后对于法国近乎肉麻的感激有充分的理由真诚。法国甚至很多从美国专程赶来观摩这部在号称自由世界的美国被禁映的影片,对导演的机智和多方深入采访表达了无比敬意。迈克尔-摩尔身边的陪同男士们则被这一幕感动的热泪盈眶。持续的掌声一直没有停止,10分钟过去了,会场的热烈是多少年来大家观看影片都不曾有过的,既有对影片成功的祝贺,更有对导演拍出这样特殊甚至危险的影片的敬佩和感动。第二天,几乎所有的法国媒体都以头条大幅刊登新闻,称“迈克尔-摩尔的[华氏911],为今年戛纳电影节掀起了真正的高潮。”

  《剧情》

  影片以四年前的美国总统选举为序幕,画面一开始就对布什总统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摩尔谴责舆论都被ELLIS领导的FOX NEWS控制了,而ELLIS是未来总统的堂兄弟。接着镜头回到了授职典礼上,人群把新总统举起来抛进了专车。

  在揭露了当时的选举丑闻后,影片以时间发展为顺序,渐进到2001年那场如世界末日般的“911空难”。为了生动表现布什在面对这个对美国打击沉重的灾难时的最初反应,迈克尔-摩尔选取了许多从来未在大众媒体中出现过的原始素材:第一架飞机撞到曼哈顿的双塔之后,正在一座小学校参观的布什接到了最初报告。坐在讲台前面面对学生的布什原本堆满笑容的脸庞,突然间抽动了一下,笑容随即变得僵硬。然而,他还是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自己的参观。紧接着第二架、第三架飞机撞毁的消息陆续传到他的耳朵里。这时候,在迈克尔-摩尔放大特写的布什面部表情里,有一些犹豫,不知所措,再加上导演不失时机的旁白讽刺,你很容易被带到一种和导演想要表达的印象中:面对如此重大的事件,在灾难发生后的十多分钟内,反应如此迟钝和犹豫,这样一个总统,如何能让美国人民放心?迈克尔-摩尔的煽动水平的确一流。

  从“911”出发,迈克尔-摩尔揭露了本-拉登家族和布什家族,以及美国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特殊关系。于是石油、金钱和政治的关系,在这里被迈克尔-摩尔绘声绘色地,象剥去妖怪美丽的画皮一样,赤裸裸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进而影片推进到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中。他不仅质疑了布什代表的美国政府高层,以及跟战争利益相连的军火商,谴责他们以牺牲老百姓为代价,通过战争大发横财,而且对于战争中死亡的美国人和亲人的悲痛,给予了大笔墨的书写。这里还顺带讽刺了支持发动战争的高级议员们,在他们鼓吹军人荣誉和国家利益的同时,却没有人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前线去。当然摩尔还借这个话题关注了美军虐待俘虏问题,此处的镜头虽然不多,却引起事后媒体的强烈反响。要知道,这些都是在美军虐待俘虏的丑闻曝光前就已经有的录像,却从来没有被人播映过。就象在[科伦拜恩的保龄]一样,摩尔还表达了媒体对于恐怖的夸张效应。

  迈克尔-摩尔将影片的进攻性发挥到了极至。在这部纪录片里,他对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四年来的政治主张和做法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全面攻击。从2000年的总统选举丑闻开场,以陷在伊拉克泥潭里的僵局结束。在灼人的美国总统政治大选拉开帷幕,以及美军虐待伊拉克俘虏调查展开的背景下,该片的发行,可以看做是反布什的一个毫不留情抨击的重型炸弹。

  《点评》

  迈克尔-摩尔采取了不断展现累积的素材的方式,尤其是那些精彩的从未在屏幕上出现的原始镜头,这样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视觉和思维神经。这本来应该是客观和中型的作法却因为麦克摩尔过于强烈的主观倾向而变成了一个极具煽动性的反对布什的政治电影。

  迈克尔-摩尔始终认为,世界上最强势的国家是由一个最没有竞争力和责任感的总统掌管。摩尔运用了电视图像资料,文献资料,其中很多还属于绝密的论据,及具体证人来充分论证自己的论点。这个常被人指责拍摄有偷乖卖巧嫌疑的导演,在整部纪录片中几乎无时不在。

  既然名字就叫[华氏911],显然“911”是片中的最重点。摩尔不想放过这一最重要的大事件。但是再现了警笛长鸣哀嚎一片这样人所共知的恐惧场面不是摩尔所希望的,这部片子里面有很多新闻背后的秘闻,目的当然就是揭开面具下面的真相,通过这些摩尔眼中的真相,他想要做的是如何强调自己影片的悲剧色彩。说到底,迈克尔-摩尔是个思维操纵者,如果你看进去了电影,你的很多想法就容易被他所操纵。

  《精彩对白》

  JOHN CONYERS:坐,年轻人……现在好象没有人在乎法律了,你知道,如果没有人在乎法律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迈克尔-摩尔:我不相信任何国会成员在投票之前不先去看看内部协定,我想他们爱国的作法就是在乎这些约定。

  GORDON BOBBIT(美国武器装备供应商公司市场经理):“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象伊拉克那样,进行交易和签订新合同的市场前景如此广阔和乐观。”

  BLAINE OBER(主要厂址设在亚特兰大的装甲车制造公司主席):“说起来很恐怖,但是至少在段时期内,我们认为形势还是很乐观的…...嗯……尽管很危险。对于做买卖,这太好了,但是对人民来说,将是不幸。”

  迈克尔-摩尔:“布什总统,我是迈克尔-摩尔!”

  乔治-布什:“还是管好你自己吧,找一份真正的工作做!”

  LILA(一个士兵儿子丧生在伊拉克的母亲):“我的家庭,还有很多象我的家庭一样的家庭……,这是美国的脊梁,而我想说的不仅仅是我的家庭,上百万这样的家庭用鲜血建立了这个国家。”

  《媒体评论》

  《影视周刊》★★

  迈克尔-摩尔不断地揭露,深入,解析,以至于你能够被深深感染,每一幕都表明了迈克尔-摩尔的勇气,对于这样一个导演,我们可不想把他扔到阴沟里面去。缺点是这部片子缺乏创意,比他此前的作品有更多的主观操纵色彩,相反,在感情上获得共鸣的力量增加了。

  《ZURBAN》★★★★

  这时一部关于拯救的作品,选择的是世界最为瞩目的重大题材,目的是唤醒那些美国观众的良知,是打在脑袋上的一记拳。在影片中,摩尔没有改变自己一贯的风格,但是摩尔再一次让人对于他的潜力叹为观止。

  《HUMANITE》★★★

  摩尔在影片中的表现是令人震惊的,我们于是理解了为什么迪斯尼公司很犹豫它的子公司MIRAMAX在布什的国度里发行反布什的片子。不过,美国人从6月份就可以看到了,全世界都感兴趣的是他们看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响。麦克摩尔已经准备好了菜单,美国人怎样吃下去呢?

  《费加罗报》 ★★

  这部片子中的表现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纪录片的意义了。这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但是麦克摩尔干得很轻松,因为他手里有一张有利的牌,那就是这场战争越来越不得人心,甚至使得美国总统都面临了被质疑的窘境。

  《世界报》★★

  [科伦拜恩的保龄]的作者再一次用富有攻击性的场面拍出了一个富有煽动性的片子。

  《解放报》★★

  这部美国制造的片子显然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到更值得表现的地方,有个别的地方含混不清,麦克摩尔最终还是没有避免两三个陷井,比如选择一个在KERBELA失去儿子的前公民来表达美国民心所向的时候,就表现出导演个人的局限。

  《好莱坞报道者》★★

  如果摩尔的论据是可以接受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就把几十年来美国的外交政策简化为一张黑白的漫画,所有的罪过的集中在了一个家族的身上。

  《VARIETY》★★

  我们可以理解麦克摩尔的政治观点,但是很遗憾的是,他没有更好的展开他的作品。我们觉得,在这些表面背后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但是麦克摩尔为了在大选之前完成这部片子,没有做更好的处理。

  《获奖反响》-政治大于艺术

  在评选尘埃落定后,笔者和《STUDIO》杂志主编拉瓦尼亚谈起这部片子。他坦言自己对于这个结果觉得很意外,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纪录片一般来说不会被作为金棕榈大奖的候选对象,获奖的先例要追溯到50年前;其次,迈克尔-摩尔的这部片子政治倾向太严重了,而更应该值得关注的是艺术性本身。这位法国专家的看法基本上代表了影评人反响的主流。

  第二天几乎法国所有报纸对于这个结果的惊讶验证了这一点。解放报的头题就是“从克洛瓦泽特大街射向布什的火箭”,《回声报》则对于评委会提出了指责,认为他们向除了影片质量之外的一切妥协,还有的报纸干脆借用塔伦蒂诺的[干掉比尔2]”的片名把[华氏911]改成了[干掉布什2],的确,大选当前,看过这部片的人很难再会投布什的票。

  在破天荒举办的评委会新闻发布会上,塔伦蒂诺声称[华氏911]获选不是因为政治,而是电影本身,但这种解释显然缺乏说服力。很多法国记者当场就不满地说,这根本就是一次政治选举,只是投票的变成了戛纳评委。显然,就艺术性本身而言,这部片子并没有赢得圈内好评。

  而最强烈的反对声音来自大洋彼岸。获奖当晚,FOX NEWS女主持就说她们收到了一个邮件,提出是否把迈克尔-摩尔留在法国,取消他的美国护照。而第二天的大多数报刊都把这个结果当作一个政治信号。《纽约时报》对于迈克尔-摩尔的报道甚至没有放到文化版而是放到了政治版。《华盛顿邮报》则指出这不是一个艺术上的成功,而是对于白宫的一次打击。白宫的发言人不得不做出反应,他们对法新社的记者说:“这表明在美国所有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可以说一切想说的话。”

  政治最大

  ——该片的成功恐怕只有一点,就是政治正确。

  文/ 任意(本刊驻英特约撰稿)

  摩尔明确为了打击布什(“我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帮助美国公众了解真相,并把布什赶下台”),并且把在坊间最为流行,最为陈词滥调的,但会被任何一个严肃的美国内外政治学家,评论家和分析员否定掉的“布什——拉登联系论”加入到他的“公布事实”的纪录片里,不可能是客观公正的。能得奖一方面它是政治正确,一方面它是题材正确。《华氏911》说出了人们想听到的声音,提供了人们愿意看到的事实。比如他提供的在伊拉克拍到的未曾批露的暴力片断。这些暴力片断在任何一个战争中都会出现,但能给战争以外的平民巨大冲击的,足够迫使他们反对所有战争。

  这次《华氏911》获奖,可以说是戛纳电影节堕落的最高标志和体现——奖项颁发成了一种政治手段,成了一种表明政治态度的方法和立场,成了政治的奴隶,已经完全丧失了独立性。戛纳人太热爱摩尔了,特别是后伊拉克战争的戛纳,美法冲突后的戛纳,法国人愤愤不平,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戛纳。他们需要更多的摩尔,成千上万的摩尔——一个美国电影导演,一个激进左翼,一个反美畅销书作者,一个愿意公开发表自己声音“反对权威”,出各种各样风头,在多媒体平台上工作的人物,实在是完美的候选人。

  戛纳是有董事会的,有领导人的,他们基本都是法国人。戛纳有自己的议程,自己的宗旨,比如强调多样性(意即反对美国的文化同质)。他们选评审团成员肯定是有考虑的。你跟法国毫无联系进入戛纳评审团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此外,即便选了几个好莱坞影人,也同样是自由左派,同样不具代表性。我们看一下评审团最典型的两位成员。Benoot Poelvoorde,比利时导演,注意他的法国名字,不用问是在法语区的。这人和法国人可以说是没有区别的。比利时自己也是对伊战争中反对美国政策叫得最响的一个西欧国家。Edwidge Danticat,海地出生的女作家,在美国工作。海地是法国殖民地,这人母语是法语。 她在大学学的是法国文学。她的小说主要是关于海地。作为一个居住在大城市的黑人少数民族移民,她几乎是百分之一百支持民主党,光明正大的左派。此外,这人还是女性主义者,其左派身份更是一清二楚。她的一部小说被美国左派知识分子重镇,《纽约客》杂志评选为美国最有潜力的小说。

  评委Tilda Swinton记者会上说得很清楚了:“这部片子……在美国现在是不能播出的……它发出了一些在美国人们听不到的声音。因此它有特别的价值。”这个解读纯粹是政治性的,这更像是新闻自由大奖,政治行动主义大奖,不是什么电影艺术奖。至于发出独立特异的声音,也不是纪录片本身好坏的评判标准。而强烈并公开的政治意图和客观中立的纪录片在宗旨和精神上是根本对立的,就凭这一点,新闻自由奖他也拿不了。

  除非别的参赛片通通是烂片,否则我们无法相信摩尔的这部政治搞政治攻击的片子在艺术上能高到一个无法触及的档次。这种政治正确,是针对于法国反美情绪的政治正确,它迎合了法国。法国人天生内在的反美情绪。而且,这是由一个美国人自己替法国人说出了他们压抑已久的怨恨,而不是由法国人自己——这使事情显得更为公正可信。法国人通过颁发艺术奖项的手段,拥护了这个政治立场,并给它批上了艺术的外衣:“我们只是一群电影艺术人而已。是的,我们有政治立场,但是请注意,对艺术的判断是最重要的!”他们期望借这个手段,借着戛纳电影节的一点声明荣誉影响力,进一步推广和宣传这个片子,宣传它里面观点和意识形态。

  戛纳人要建立一个激励机制,一个新的公众空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个alternative,一个戛纳认同,一个日益政治化的认同,并且希望笼络所有和他们价值和立场接近的世界人民,把这里建设为反美话语的艺术中心。戛纳还要制造更多的摩尔。但是必须指出,给该片颁奖这一做法其实是非常愚蠢的,非常短视,并且也不能给戛纳的声名带来实际的好处,无非使它更具争议罢了。法国人在处理大西洋两岸关系上是极其狭隘,《华氏911》获奖这一事件必定增加大洋两岸的敌视和隔阂。

  就摩尔本人而言,这是个哗众取宠的激进左派,应该像反对激进右派一样反对他。他鼓吹的什么布什和拉登家族阴谋论,实在是流传于坊间好几年的经典陈词滥调了,最能挑动一小批不了解政治,但又希望发现重大政治内幕的反布什人士的神经。那是最为完美的饭后谈资。只要看过《科伦拜恩的保龄》和《愚蠢的白人》,就会知道知道布什、拉登阴谋论早已经出现过;摩尔这个人的政治偏激和他片子的政治目的,注定使这个片子不可能客观公正;而一个打着纪录片旗号,显示自己是真理代言人的,抱着明显的政治意图的纪录片,不会是好的纪录片。充其量就是一部漂亮的政治宣传片。

  政治非中心

  文/林楠 (特约撰稿)

  左翼人士掌握戛纳评审团这样的阴谋论,谁都可以轻易编出来。既然可以说是法国人自慰式的胜利,那也可以说这是米拉迈克斯颠覆迪斯尼的阴谋。哈维-韦恩斯坦叮嘱好了昆汀,让他好好照顾摩尔的片子,确保能拿奖。这样哈维在和迪斯尼叫板的时候,就又多了一张牌。昆汀和迈克尔-摩尔的关系也不一般,如果你去看[低俗小说]的花絮,里面就有迈克尔-摩尔。但是以这些没有事实来作依靠的讲法,恐怕和迈克尔-摩尔攻击布什的方法没有什么区别。

  《华氏911》的金棕榈,和政治有摆脱不了的干系。我们说,这大概是法国人反美的新高。因为这部片子不符合戛纳的口味,也未必符合昆汀的口味。按理说,韩国暴力片《老男孩》应当是昆汀的最爱,不过还是让给了[华氏911]。按照戛纳的一贯风格,今年得奖的应当是沃特-撒勒斯的《摩托日记》,讲切-格瓦拉年轻时代的故事。戛纳是“反美帝国主义的论坛”,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而且,这政治宣传片,未必就没有艺术成就,这是有里芬斯塔尔的东西摆在前面作无法否认的例子。

  其它的,不妨继续说下去。一个,摩尔在好莱坞的形象,被认为是左翼文艺人士中的小丑,所受的待遇并不是那么好。再一个,好莱坞是左翼人士和自由主义者的乐园,这谁都知道。可以帮你举出十打儿喜欢在媒体上开炮的电影明星来,或者去看一下前两届奥斯卡的获奖者就知道有多少无政府主义者。此外,纽约的文艺界也和洛杉矶的电影工业一样,属于此类film élite ①群体,比如以[村声]杂志、NYFCC和一圈艺术院线为中心的文化阶层。米拉迈克斯的总部也就是在纽约。他们同样是属于与当前的美国主流意识对立的群体。电影界被美国现代保守的主流意识边缘化,这一点是很明显的,从去年战争时期大批导演和演员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攻击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这却并不影响他们赚钱,美国的观众未必在意电影的政治性,你可以看到到处都在叫嚣抵制某导演某演员的影片,但是他们依然叫座。不妨等着看一下[华氏911]的票房。另外,说好莱坞接近法国而不是华盛顿,这就没有道理了。撇开美国电影人和法国电影人在电影理念上的隔不谈,就是这“反美”的动机上,好莱坞的是出于自由主义,而法国的更多是民族主义的成分在里面。

  去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战争之雾》,在我看来是比摩尔的那些东西好得多的纪录片。作为长期的纪录片作者,Errol Morris很注意一个纪录片导演的责任。他去采访McNamara,很仔细的避免了这部片子成为McNamara自我标榜和为美国政府辩护的宣传片,也没让它变成用来反对美国政府的小册子。

  《战争之雾》基本上就是一部20世纪美国的政治和战争历史的回忆录,主要是McNamara对这些政治历史的看法。越战的内容不是太多。从他最早回忆一战结束开始,包括大萧条、二战、冷战、肯尼迪遇刺、越战,一直到后来的世界银行的很多问题。但是,这种“负责任”的,试图排除任何主观偏见的纪录片,需要观众自己对看到的东西做出判断。这不是以娱乐或者满足好奇心进电影院的观众能干的事情。所以,这部片子再厉害,对公众来说等于无物。纪录片不是故事片,没有吸引人的角色,没有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也没有多少人愿意进影院去坐上两个小时看一个又一个人头在银幕上没完没了的讲话。这远没有坐在家里看探索频道、历史频道、纪实频道来的舒服。现在的纪录片也许从reality show里学到了吸引观众的方法,知道如何兜售骇人听闻的“真相”。

  对摩尔的这些闹剧式的纪录片,铁定有大批的观众喜欢看。这就是以后纪录片的发展方向。Errol Morris是现在所谓的“新纪录片”的最早的提倡者之一。比较注意纪录片的可观赏性,注重剪辑和配乐的技巧。和摩尔不同的是,Morris的东西会刻意避免带有主观性。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的电影不能吸引观众。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作者把大量自己的主观看法和推断加入到纪录片中的做法,似乎已经被多数人认可了。

  《科伦拜恩的保龄》到现在为止是史上最卖座的纪录片。有无数的人就喜欢看阴谋论,对大众来说,有娱乐的东西远胜过需要脑子的东西。摩尔的东西,在娱乐的功能上,和[南方公园]没什么区别,在形式上,也颇有南方公园的精神。但是,这东西管用。现在的纪录片作者,已经不是生活在过去那个cinéma-vérité②的时代。(文/ 刘敏(本刊常驻欧洲记者)

  编注

  ①:film élite, 电影精英,指得是那些“品位”特别高的电影人和观众。

  ②:cinéma-vérité,“真实电影”从俄语翻译而来,最早由苏联人提出。60年代最流行的一种纪录片的形式。主张在完全不干扰现实的情况下拍摄,甚至放弃了解说。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音乐 明星 好歌 歌手 
酷图 刀郎 自拍 写真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